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881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属于电气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夹板、转动杆、回复杆、重锤、弯折连杆和触头,所述底座设于撞头的正前方,所述夹板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杆与回复杆之间以大于等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气自动化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连铸坯经过火焰切割进行定尺切割后,由输送辊道运送到翻钢机出坯辊道处;连铸钢坯撞击撞头后减速急停,同时钢坯接通撞头下方的接地开关;接地开关发出信号至PLC控制系统,控制翻钢机进行翻钢工作。由于现有的连铸工序翻钢机处检测钢坯到位信号均采用接地开关进行检测,检测到钢坯后进行翻钢动作;其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钢坯的冲击力,经常造成撞头处螺丝变形松动,绝缘垫片损坏,破坏接地开关线路,导致无法接通接地开关;二、钢坯撞击过程中会出现氧化钢渣飞溅,导致接地开关短路出现误信号或无信号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该装置能够稳定接地开关的导通信号,减少电工维修工作和因误信号导致的设备热停损失。
[0004]技术方案: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夹板、转动杆、回复杆、重锤、弯折连杆和触头,所述底座设于撞头的正前方,所述夹板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杆与回复杆之间以大于等于90
°
的夹角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和回复杆的夹角处与所述夹板转动连接,所述重锤设于所述回复杆远离夹角处的另一端,所述弯折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夹角处的另一端,所述触头设于所述弯折连杆的另一端,随所述转动杆的往复转动与设于撞头一侧底部的接地开关进行接触或断开。
[0005]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回复杆的固定夹角为100/>°
~135
°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回复杆一体成型。
[0007]优选的,所述弯折连杆的弯折角为直角。
[0008]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包括撞击层、减震层和连接层,所述减震层设于所述撞击层与连接层之间,所述连接层设于所述转动杆与弯折连杆的连接端部。
[0009]有益效果:本装置可以利用机械杠杆原理,远距离接触接地开关导通信号,从而防止氧化钢飞溅引起接地开关短路无信号或误信号,使接地开关导通信号稳定,减少了电工的维护工作,从而减少了设备热停损失和钢坯碰撞损失。
[0010]本装置设于撞头正前方,还对钢坯产生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因钢坯冲击力产生的撞头螺丝变形松动,绝缘垫片损坏等现象,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1]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自动实现往复转动的循环过程,进行高效长久运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各数字标号表示含义如下:1.底座、2.夹板、3.转动杆、4.回复杆、5.重锤、6.弯折连杆、7.触头、8.缓冲板、81.撞击层、82.减震层、83.连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所述装置整体为钢结构,包括底座1、夹板2、转动杆3、回复杆4、重锤5、弯折连杆6和触头7。所述底座1固定在撞头的正前方,所述夹板2底部焊接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转动杆3与所述回复杆4之间连接固定形成100
°
的夹角。所述转动杆3和所述回复杆4的夹角处与所述夹板2通过贯穿的铆钉进行活动铆接。所述重锤5固定在所述回复杆4的另一端。所述弯折连杆6的弯折角为直角,其一端与所述转动杆3的远离铆接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触头7设于所述弯折连杆6的另一端,随所述转动杆3的往复转动与设于撞头一侧底部的接地开关进行接触或断开。
[0018]使用时,连铸钢坯先撞击到本装置的转动杆3端部,在钢坯的冲击作用下,转动杆3发生转动,带动弯折连杆6向接地开关方向转动,从而使钢制触头7接地,导通接地开关传输电信号至PLC控制器,控制翻钢机运转翻钢,同时钢坯减速至撞头停止运动。
[0019]实施例2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所述装置整体为钢结构,包括底座1、夹板2、转动杆3、回复杆4、重锤5、弯折连杆6、触头7和缓冲板8。所述底座1的四角通过螺钉固定在撞头的正前方,所述夹板2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杆3和所述回复杆4一体成型,夹角为135
°
。其夹角处与所述夹板2通过贯穿的铆钉进行活动铆接。所述重锤5悬挂固定在所述回复杆4的另一端。所述弯折连杆6的弯折角为直角,其一端与所述转动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触头7为圆筒状,设于所述弯折连杆6的另一端,随所述转动杆3的往复转动与设于撞头一侧底部的接地开关进行接触或断开。所述缓冲板8包括撞击层81、减震层82和连接层83,所述减震层82为固定在所述撞击层81与连接层83之间的弹簧,所述连接层83焊接在所述转动杆3与弯折连杆6的连接端部。
[0021]本装置使用时,由于缓冲板8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钢坯急停的冲撞损耗和撞头的损坏故障,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2]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因此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头信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1)、夹板(2)、转动杆(3)、回复杆(4)、重锤(5)、弯折连杆(6)和触头(7),所述底座(1)设于撞头的正前方,所述夹板(2)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转动杆(3)与回复杆(4)之间以大于等于90
°
的夹角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和回复杆(4)的夹角处与所述夹板(2)转动连接,所述重锤(5)设于所述回复杆(4)远离夹角处的另一端,所述弯折连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杆(3)远离夹角处的另一端,所述触头(7)设于所述弯折连杆(6)的另一端,随所述转动杆(3)的往复转动与设于撞头一侧底部的接地开关进行接触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忠王德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