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841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雷电活动空间特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对雷电活动的地域演变过程进行描述,包括雷电活动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影响面积的大小。该方法采用网格法对雷电活动的空间进行划分,采用八连通区域法对闪电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定义一系列地域参数对雷电活动的地域演变进行描述,得出雷电活动的空间特征。征。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雷电是对流活动的产物,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长距离放电现象。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许多地区主要的降水源,更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物理过程。然而,雷电活动带来的灾害也不可忽视,雷暴天气常伴有破坏性雷击、冰雹、下击暴流和龙卷风的发生,严重的雷暴事件可能导致航班延误、电信质量恶化、电力网络损坏等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对雷电活动的产生机理、发展过程认知和雷暴的实时预警十分重要。借助于现代化探测设备获取的闪电资料,分析了解雷电的时空发生特征是一项极为基础性的工作。针对雷电的时间性、空间性和强度性,对雷电资料进行分析,能够很好地研究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的特点、规律和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性,为防灾减灾提供预防依据。为了更好的研究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充分利用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雷电活动空间特征研究分析方法。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雷电活动空间特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对雷电活动的地域演变过程进行描述,包括雷电活动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影响面积的大小。该方法采用网格法对雷电活动的空间进行划分,采用八连通区域法对闪电数据进行分类,然后定义一系列地域参数对雷电活动的地域演变进行描述,得出雷电活动的空间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首先采用网格法将经纬度为2的空间区域分成若干网格,然后针对雷电活动空间分布的特点,定义一套网格参数,对雷电活动特征进行描述,最后利用八连通区域法处理闪电定位数据,计算雷电活动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影响面积来描述空间分布特征。
[0005]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0006]步骤1:采用网格法将经纬度为2的空间区域分成若干网格。
[0007]步骤2:针对雷电活动空间分布的特点,定义一套网格参数,对雷电活动特征进行描述,网格参数基于以下定义
[0008](1)闪电空间密度STD:12分钟内一个网格中发生的闪电次数;
[0009](2)闪电空间邻域STN:12分钟内某一放电中心所连通的区域;
[0010](3)主放电中心坐标C:以STD占STN范围内总闪电次数比例为权重,雷暴扩展有效范围内网格的加权中心坐标。
[0011]步骤3:利用八连通区域法处理闪电定位数据。
[0012]步骤4:计算雷电活动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影响面积来描述空间分布特征。
[0013]在上述的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网格法划分空间区域包括下述步骤:
[0014]步骤1:确定雷电活动空间区域范围及网格大小。
[0015]经纬度:经度区间[112.5,114.5],纬度区间[22,24];
[0016]网格数:经纬度为2的空间区域分为40000个0.01*0.01的网格。
[0017]步骤2:统计每一网格范围内闪电定位数据,确定每一网格内闪电频次。其中,经度范围[(112.5+0.01*x),(112.5+0.01*(x+1))],纬度范围[(22+0.01*y),(22+0.01*(y+1))],该次闪电属于第[x,y]个网格。
[0018]步骤3:标记每12分钟,空间区域中闪电次数最多的网格。
[0019]在上述的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八连通区域算法包括下述步骤:
[0020]步骤1:八向连通指从指定网格开始,向该网格的左、左上、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这八个方向进行查找。
[0021]步骤2:若指定网格的八向连通网格中有闪电次数大于或等于2的网格,则以该网格为新的指定网格,继续寻找新的指定网格的八向连通网格,直到没有新的指定网格,进行步骤4的操作。
[0022]步骤3:若指定网格的八向连通网格中无闪电次数大于或等于2的网格,则主放电中心坐标C为该指定网格的坐标。
[0023]步骤4:记录八向连通区域的网格数n,每个网格的闪电次数f。
[0024]步骤5:计算主放电中心坐标C(Clon,Clat)。
[0025](1)连通区域内某一网格A(x,y)的权重:
[0026][0027](2)主放电中心坐标C的横坐标:
[0028]Clon=(P1*x1+P2*x2+

+P
n
*x
n
)*112.5
[0029](3)主放电中心坐标C的纵坐标
[0030]Clat=(P1*y1+P2*y2+

+P
n
*y
n
)*22
[0031]在上述的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计算雷电活动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影响面积来描述空间分布特征包括下述步骤:
[0032]步骤1:根据两个连续时间段的主放电中心坐标C1、C2,得出该时间段内雷电活动的影响面积S
[0033]S=n*1.12[0034]步骤2:根据两个连续时间段的主放电中心坐标C1、C2,得出该时间段内雷电活动的雷电活动的移动速度V
[0035][0036]步骤3:根据两个连续时间段的主放电中心坐标C1、C2,得出该时间段内雷电活动的雷电活动的移动方向Ang
[0037][0038]当(Clat1‑
Clat2)>0,(Clon1‑
Clon2)>0
[0039]Ang=ang+180
[0040]当(Clat1‑
Clat2)>0,(Clon1‑
Clon2)<0
[0041]Ang=ang+360。
[0042]本专利技术能够对雷电活动的地域演变过程进行描述,包括雷电活动的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影响面积的大小。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流程图。
[0044]图2是网格法分析结果图。
[0045]图3是八联通区域算法分析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47]如图1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首先采用网格法将经纬度为2的空间区域分成若干网格,然后针对雷电活动空间分布的特点,定义一套网格参数,对雷电活动特征进行描述,最后利用八连通区域法处理闪电定位数据,计算雷电活动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影响面积来描述空间分布特征。
[0048]网格法将经纬度为2的空间区域分成若干网格,对闪电定位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包括下述步骤
[0049]步骤1:确定雷电活动空间区域范围及网格大小。
[0050](1)经纬度:经度区间[112.5,114.5],纬度区间[22,24];
[0051](2)格数:经纬度为2的空间区域分为40000个0.01*0.01的网格。
[0052]步骤2:统计每一网格范围内闪电定位数据,确定每一网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采用网格法将经纬度为2的空间区域分成若干网格;步骤2:针对雷电活动空间分布的特点,定义一套网格参数,对雷电活动特征进行描述,网格参数基于以下定义(1)闪电空间密度STD:12分钟内一个网格中发生的闪电次数;(2)闪电空间邻域STN:12分钟内某一放电中心所连通的区域;(3)主放电中心坐标C:以STD占STN范围内总闪电次数比例为权重,雷暴扩展有效范围内网格的加权中心坐标;步骤3:利用八连通区域法处理闪电定位数据;步骤4:计算雷电活动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和影响面积来描述空间分布特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网格法划分空间区域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确定雷电活动空间区域范围及网格大小;经纬度:经度区间[112.5,114.5],纬度区间[22,24];网格数:经纬度为2的空间区域分为40000个0.01*0.01的网格;步骤2:统计每一网格范围内闪电定位数据,确定每一网格内闪电频次,其中,经度范围[(112.5+0.01*x),(112.5+0.01*(x+1))],纬度范围[(22+0.01*y),(22+0.01*(y+1))],该次闪电属于第[x,y]个网格;步骤3:标记每12分钟,空间区域中闪电次数最多的网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活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八连通区域算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八向连通指从指定网格开始,向该网格的左、左上、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这八个方向进行查找;步骤2:若指定网格的八向连通网格中有闪电次数大于或等于2的网格,则以该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伟男王红斌程思栾乐莫文雄蔡力许中刘俊翔王建国张亚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