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纤维素纤维喷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15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所述喷丝板本体设有多个喷丝孔,所述喷丝孔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孔、过渡孔和微孔,所述过渡孔截面呈楔形,其斜率从所述导孔到所述微孔依次递增。过渡孔的设置,使导孔更加顺滑的过渡到微孔,从而增大了聚合物的流动性,便于导孔中的聚合物更加顺畅的进入微孔,避免了微孔堵塞的现象。避免了微孔堵塞的现象。避免了微孔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纤维素纤维喷丝板


[0001]本技术涉及纺丝
,具体是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喷丝板。

技术介绍

[0002]喷丝板又称纺丝帽,喷丝板能将黏流态的聚合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喷丝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之后形成丝条。
[0003]喷丝孔一般由相互连接的导孔和微孔组成,导孔与微孔通过斜面过渡,由于导孔直径比微孔直径大3倍以上,聚合物容易堆积在导孔与微孔的连接处,造成微孔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喷丝孔中的微孔容易堵塞的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所述喷丝板本体设有多个喷丝孔,所述喷丝孔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孔、过渡孔和微孔,所述过渡孔截面呈楔形,其斜率从所述导孔到所述微孔依次递增。
[0006]过渡孔的设置,使导孔更加顺滑的过渡到微孔,从而增大了聚合物的流动性,便于导孔中的聚合物更加顺畅的进入微孔,避免了微孔堵塞的现象。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孔设为相互连接的三段,分别设为与所述导孔连接的第一过渡孔、第二过渡孔以及与所述微孔连接的第三过渡孔,所述第一过渡孔与所述导孔构成120
°
夹角,所述第一过渡孔、所述第二过渡孔和所述第三过渡孔的倾斜角度以20
°
的幅度依次递增,所述第三过渡孔与所述微孔构成160
°
夹角。如此设置,使导孔中聚合物的流动性达到最大,导孔中的聚合物更易进入微孔。
附图说明r/>[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
[0010]图2是喷丝孔的主视剖视图;
[0011]图中:1、喷丝板本体;2、喷丝孔;3、导孔;4、微孔;5、第一过渡孔;6、第二过渡孔;7、第三过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1,喷丝板本体1设有多个喷丝孔2,如图2所示,喷丝孔2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孔3、第一过渡孔5、第二过渡孔6、第三过渡孔7和微孔4,第一过渡孔5、第二过渡孔6和第三过渡孔7截面呈楔形,其倾
斜角度从导孔3到微孔4以20
°
的幅度依次递增;第一过渡孔5与导孔3构成120
°
夹角,第三过渡孔7与微孔4构成160
°
夹角。
[0014]第一过渡孔5、第二过渡孔6和第三过渡孔7的设置,使导孔3更加顺滑的过渡到微孔4,从而使聚合物的流动性达到最大,便于导孔3中的聚合物更加顺畅的进入微孔4,避免了微孔4堵塞的现象。
[0015]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1),所述喷丝板本体(1)设有多个喷丝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孔(2)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孔(3)、过渡孔和微孔(4),所述过渡孔截面呈楔形,其斜率从所述导孔(3)到所述微孔(4)依次递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纤维素纤维喷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孔设为相互连接的三段,分别设为与所述导孔(3)连接的第一过渡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为民许建南李梅宏毛伟如盛小平徐明朱建新杭海飙戴志成汤宇峰金盛殷亮王涛周峰徐丽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纺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