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及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8147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50
本申请提供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及记录装置。一种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具备:高频电源,产生高频电压;第一共振电路,与高频电源电连接,输出基于高频电压的第一共振电压;以及天线,具有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容器及线圈,与第一共振电路电连接,被供给第一共振电压,线圈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共振电路串联地电连接,第一共振电路包括静电电容值固定的电容器,第一共振电路的共振频率与天线的共振频率不同,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和天线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重叠,高频电压的频率存在于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中。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中。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及记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及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研发出各种类型的记录装置。并且,不仅仅是记录装置,还对记录装置所具备的结构分别进行了研究。例如,已对使附着于记录装置的油墨尽快干燥的机构进行了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高频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对介质施加交流电场而对附着的油墨进行感应加热使之干燥。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010842号公报
[0004]但是,干燥的对象即液体作为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器(天线)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是,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的效率会根据液体的形状和组成发生变化。
[0005]另外,在将小型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器(天线)用于记录装置的情况下,需要使加热器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着进行加热,随着记录装置的高速化,记录介质和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相对移动速度上升。由此,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的效率快速且发生复杂的变化。
[0006]关于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的效率,由于作为加热对象的液体的形状和组成的变化,加热器的阻抗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从高频信号源朝向加热器的信号传输量发生变化及变动。因此,虽然通过追随液体的形状和组成来变更加热器的阻抗,能够使加热的效率始终达到最大,但是在液体的形状和组成快速变化时,有可能对调整阻抗的整合器及其控制产生较大的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一个方式,所述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具备:
[0008]高频电源,产生高频电压;
[0009]第一共振电路,与所述高频电源电连接,输出基于所述高频电压的第一共振电压;以及
[0010]天线,具有线圈和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容器,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电连接而被供给至所述第一共振电压,
[0011]所述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串联地电连接,
[0012]所述第一共振电路包括静电电容值固定的电容器,
[0013]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共振频率与所述天线的共振频率不同,
[0014]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和所述天线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重叠,
[0015]所述高频电压的频率存在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中。
[0016]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一个方式,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0017]上述方式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0018]滑架;以及
[0019]液体喷出头,
[0020]所述滑架至少搭载有所述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中的加热器及所述液体喷出头,
[0021]通过所述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使从所述液体喷出头喷出并附着于记录介质的液体的薄膜干燥。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极附近的示意图。
[0023]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24]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极附近的示意图。
[0025]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26]图5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0027]图6是表示天线的回波损耗的频率特性的图表。
[0028]图7是表示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的频率特性的图表。
[0029]图8是表示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回波损耗的频率特性的图表。
[0030]图9是表示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回波损耗的频率特性的图表。
[0031]图10是天线的电磁场模拟的图表。
[0032]图11是共振电路的电磁场模拟的图表。
[0033]图12是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电磁场模拟的图表。
[0034]图13是天线的阻抗的史密斯图。
[0035]图14是天线的回波损耗的频率特性的图表。
[0036]图15是实验例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0037]图16是实验例涉及的从高频电源朝向加热物的能量传输特性(C1=1.5pF)。
[0038]图17是实验例涉及的从高频电源朝向加热物的能量传输特性(C1=0.5pF)。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4a

内部导体;4b

外部导体;10

第一电极;20

第二电极;22

连接部;30

线圈;40

第一共振部;42

筒状导电体;44、64

环状导电体;46、66

柱状导电体;47、48、67

绝缘体;50

天线;60

第二共振部;100

高频感应加热装置;150

滑架;160

液体喷出头;200

记录装置;B

高频电压产生电路;M

记录介质;L1~L3

线圈;C1~C5

电容器;MS

扫描方向;SS

移动方向;R1~R3

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例子的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的实施方式任何限定,还包括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中实施的各种变形方式。另外,下面说明的结构未必全都是本专利技术的必要结构。
[0042]1.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0043]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具备高频电源、第一共振电路和天线。图1是
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一例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是高频感应加热装置100的等效电路图。高频感应加热装置100具备包括第一电极10、第二电极20及线圈30的电磁波产生部、以及构成第一共振电路的第一共振部40。
[0044]1.1.高频电源
[0045]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100具备高频电源。高频电源包括高频电压产生电路B。高频电源产生用于施加给天线的高频电压。在图1中,高频电源例如由晶体振荡器、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电路、大功率放大器构成,但省略图示。通过高频电源产生的高频电压经由例如同轴线缆被供电给第一共振部4。
[0046]本实施方式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100的高频电源的基本的周边电路结构,是将在PLL产生的高频信号在大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并供电给天线的结构。当在天线50中使用第一电极10及第二电极20的多个组的情况下,例如针对一个组使用一个大功率放大器将PLL的输出进行分割并发送给大功率放大器,由此使电磁波独立地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高频电源,产生高频电压;第一共振电路,与所述高频电源电连接,输出基于所述高频电压的第一共振电压;以及天线,具有线圈和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电容器,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电连接而被供给所述第一共振电压,所述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串联地电连接,所述第一共振电路包括静电电容值固定的电容器,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共振频率与所述天线的共振频率不同,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和所述天线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重叠,所述高频电压的频率存在于所述第一共振电路的回波损耗为0.1dB以下的频带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波长的1/10以下,所述波长是由所述天线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电极施加所述第一共振电压,向所述第二电极施加基准电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共振电路,所述第二共振电路电连接于所述高频电源和所述第一共振电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泽直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