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月异专利>正文

家用电热冷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11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家用电热冷开水器,主要特点是在内、外桶体的缘口盖合有一具有烧水圈槽及加水槽的电热烧盘,电热烧盘上又盖合有一具有积水圈槽的溅水盖盘,电加热器设置在烧水圈槽内,内桶体中设置有一单螺旋管,内、外桶体的间隔中盘置有一组双螺旋管,单螺旋管的一端与加水槽的出水管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双螺旋管中的内螺旋管相连接,该内螺旋管的另一端与烧水圈槽相连接;双螺旋管中的外螺旋管的一端与积水圈槽相连接,另一端与内桶体相连通并装有一个放水龙头。(*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饮料制备装置,具体是一种冷开水的制备装置。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和清洁卫生意识的不断加强,冷开水的用量日益增加,特别是在较热的日子里,传统生活方式是用冷开水解渴降温,用冷开水清洗生食食品,随着冰箱的普及,已普遍可见用冷开水自制冰粒或冷饮。因此,制备大量冷开水已成为一般家庭的负担。一般家庭制备冷开水的方法,无非是用锅、壶把冷水烧成开水后倒入容器中冷却而成。这种方法既麻烦,不方便,烧水、储水量极受条件限制,而且也不安全,容易发生烫伤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烧水和储水于一体的家用电热冷开水器,使一般家庭都可较大量地制备供饮用、使用的冷开水,并且烧水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冷开水的取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一是能尽量降低装置的电能消耗,减少冷水烧开时间,而这一设计意图可以通过提高冷水进水温度和缩小烧煮器容积来实现;二是要使本装置中的开水能自动流入储水桶并能尽速冷却,这可以采用沸腾水溢出法和溢出开水热交换冷却法来实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中除包含有一外桶体和一组电加热器外,还包含有一冷水瓶、一电热烧盘、一溅水盖盘、一内桶体、一组单螺旋管和一组套置式双螺旋管,其中所说电热烧盘,其盘面上具有一圈下凹的用以设置电加热器并烧水的烧水圈槽,并在其中心具有一个下凹而用以放置冷水瓶颈的加水槽;所说溅水盖盘,在其近盘边缘处具有一圈下凹并带有溅水孔的积水圈槽;溅水盖盘的积水圈槽盖合在电热烧盘的烧水圈槽上。上述部件的组合结构关系是单螺旋管设置在内桶体中,双螺旋管盘置在内桶体与外桶体间的间隔中;盖合有溅水盖盘的电热烧盘盖合在桶体缘口上,并使烧水圈槽嵌置在内桶体的缘口内;单螺旋管的一端与电热烧盘上加水槽的出水管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双螺旋管中的内螺旋管相连接,该双螺螺管中的内螺旋管的另一端与烧水圈槽相连接;双螺旋管中的外螺旋管的一端与溅水盖盘的积水圈槽相连接,另一端具有两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内桶体相连通,另一接口穿出外桶体与放水龙头相连接。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先把装有冷水的冷水瓶以其瓶颈向下倒置在电热烧盘的加水槽中,则冷水瓶内的冷水向下流经单螺旋管,进而又向上流经双螺旋管内的内螺旋管,最后流进电热烧盘上的烧水圈槽内,直至烧水圈槽内的水位与加水槽内的水位一致时,冷水瓶内的冷水不再流由。当烧水圈槽内的冷水被电加热器加热至沸腾时,沸腾水从溅水盖盘上的溅水孔溅出而流入积水圈槽,因该积水圈槽与双螺旋管的外螺旋管相连通,外螺旋管又与内桶体及放水龙头相连通,则当放水龙头关闭时,溅入积水圈槽内的开水从双螺旋管之内螺旋管与外螺旋管的管壁间流入内桶体中。烧水圈槽内的水因溅出而使水位降低时,冷水瓶即自动向加水槽加水,使得烧水圈槽与加水槽内的水位一直保持平衡。本技术中,从冷水瓶流入烧水圈槽内的水在流动途中将进行两次热交换而能提高温度,其中一次是在单螺旋管内的冷水与内桶体中的尚有一定温度的开水进行热交换,另一次是在双螺旋管内,流经内螺旋管的进水与外螺旋管内的溢出开水进行热交换,其结果是提高了流入烧水圈槽内的冷水的温度,同时,加强了热开水的冷却,使内桶体中的热开水能迅速冷却。由上见,本技术集加水、烧水、储水及龙头放水于一体,并且加水方式采用水位平衡法,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流入烧水圈槽内的冷水经两次热交换,予热了烧水温度,并且烧水圈槽的容积较小,因此本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及快速烧水的效果;储存在内桶体中的开水发生了两次热交换后能迅速降温成冷开水,本技术具有冷却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溅水盖盘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电热烧盘的剖视示意图。由图1见,本技术中用以储放冷开水的内桶体2安放在外桶体1内。在内桶体2及外桶体1内各设有一螺旋管,其中,设置于内桶体2中的螺旋管7为单螺旋管,盘置在内桶体2外侧的螺旋管4为双螺旋管,单螺旋管7的下端穿过内桶体2的桶壁后与双螺旋管4中的内螺旋管6相连接,双螺旋管4中的外螺旋管5的下端部分成两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内桶体2相通,另一接口16穿出外桶体1的桶壁后安装有放水龙头,则外螺旋管5中的已降温开水既可流入内桶体2内,也可从放水龙头中放出,储存在内桶体2内的冷开水也可通过此外螺旋管5的接口从放水龙头中放出。如上所述组合的两桶体1、2,在它们的缘口上盖合有一电热烧盘9,在该电热烧盘9上又盖合有一溅水盖盘10。同时请参阅图2和图3,由图2见,溅水盖盘10的边缘处制有一圈下凹的积水圈槽11,该积水圈槽11的底面上开有若干向上凸起的溅水孔17和一漏水孔;由图3见,电热烧盘9的盘面上制有一圈下凹的烧水圈槽15,并在其中心具有一个下凹的加水槽14,此加水槽14的中心开有一出水管口13;电热烧盘9的烧水圈槽15内装有电加热器8;溅水盖盘10上之积水圈槽11的槽底宽度略小于电热烧盘9上之烧水圈槽15的宽度,则溅水盖盘10以其积水圈槽11嵌置在烧水圈槽15内而盖合在电热烧盘9上。由图1见,电热烧盘9之烧水圈槽15的外圈直径与内桶体2的内径相配合,则电热烧盘9以其烧水圈槽15嵌置在内桶体2的缘口内而盖合在外桶体1及内桶体2上。内桶体2中单螺旋管7的上端口与电热烧盘9上加水槽14中心的出水管口13相连接;外桶体1内双螺旋管4中之内螺旋管6的上端口与烧水圈槽15相连通,外螺旋管5的上端口与积水圈槽11相连通。灌有生冷水的冷水瓶12倒置在电热烧盘9的加水槽14中,则冷水瓶12将不断地通过单螺旋管7和双螺旋管4中的内螺旋管6向烧水圈槽15内加水,在烧水圈槽15内煮沸的开水溅入积水圈槽11中后经双螺旋管4中的外螺旋管5流入内桶体2中;在由内、外螺旋管6、5组合成一体的双螺旋管4内对向流动的冷、热水进行有效的热交换,内桶体2内的开水与单螺旋管7内流动的冷水也进行有效的热交换,则能有效地提高流进烧水圈槽15内之冷水的水温和加速冷却内桶体2中开水的水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有外桶体(1)、电加热器(8)的家用电热冷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冷水瓶(12)、一电热烧盘(9)、一溅水盖盘(10)、一内桶体(2)、一组单螺旋管(7)和一组套置式双螺旋管(4),其中:A,所说电热烧盘(9)其盘面上具有一 圈下凹的用以放置电加热器(8)并烧水的烧水圈槽(15),并在其中心具有一个下凹而用以放置冷水瓶(12)瓶颈的加水槽(14);所说溅水盖盘(10),在其近盘边缘处具有一圈下凹并带有溅水孔(17)的积水圈槽(11);溅水盖盘(10)的积水圈槽(11)盖合在电热烧盘(9)的烧水圈槽(15)上;B,单螺旋管(7)设置在内桶体(2)中,双螺旋管(4)盘置在内桶体(2)与外桶体(1)间的间隔中;盖合有溅水盖盘(10)的电热烧盘(9)盖合在桶体(1、2)缘口上,并使烧水圈槽(15)嵌置 在内桶体(2)的缘口内;单螺旋管(7)的一端与电热烧盘(9)上加水槽(14)的出水管口(13)相连接,另一端与双螺旋管(4)中的内螺旋管(6)相连接,该双螺螺管(4)中的内螺旋管(6)的另一端与烧水圈槽(15)相连接;双螺旋管(4)中的外螺旋管(5)的一端与溅水盖盘(10)的积水圈槽(11)相连接,另一端具有两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内桶体(2)相连通,另一接口(16)穿出外桶体(1)与放水龙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包含有外桶体(1)、电加热器(8)的家用电热冷开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冷水瓶(12)、一电热烧盘(9)、一溅水盖盘(10)、一内桶体(2)、一组单螺旋管(7)和一组套置式双螺旋管(4),其中A,所说电热烧盘(9)其盘面上具有一圈下凹的用以放置电加热器(8)并烧水的烧水圈槽(15),并在其中心具有一个下凹而用以放置冷水瓶(12)瓶颈的加水槽(14);所说溅水盖盘(10),在其近盘边缘处具有一圈下凹并带有溅水孔(17)的积水圈槽(11);溅水盖盘(10)的积水圈槽(11)盖合在电热烧盘(9)的烧水圈槽(15)上;B,单螺旋管(7)设置在内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月异黄曾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月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