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799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喷墨印刷机供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包括总墨桶和供墨桶,总墨桶设有总供墨口,供墨桶设有供墨进口,总供墨口与供墨进口连通,总墨桶和供墨桶均设有搅拌装置,总供墨口与供墨进口之间串联有第一供墨泵,第一供墨泵和总墨桶之间分支有连通于外部大气的排空管,排空管上设有气泵和电磁阀,且电磁阀位于气泵的输出管口端,供墨桶设有供墨出口,供墨出口连通有循环喷头,供墨桶和循环喷头之间串联有第二供墨泵,第二供墨泵和循环喷头之间连通有循环供墨盒,总墨桶和供墨桶的桶底均设有发热管,整个供墨系统构造简单,管控方便,提高了供墨效率,有效避免了输送管道堵塞。有效避免了输送管道堵塞。有效避免了输送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喷墨印刷机供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方便向喷墨印刷机注入墨水,通常会用到外置型的集中供墨系统对喷墨印刷机上的打印喷头进行供墨,喷墨印刷机在进行印刷工作时,墨水需要维持一定的温度,墨水温度的降低,墨水的表面张力和粘度就会相应增大,当喷墨印刷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由于墨水温度太低,墨水表面的张力和粘度就会很大,从而导致喷墨印刷机发生流墨、露白、飞墨等问题,且墨水容易凝结在输送管道中,造成输送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管控输送管道、防止输送管道堵塞的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包括总墨桶和供墨桶,所述总墨桶设有总供墨口,所述供墨桶设有供墨进口,总供墨口与供墨进口连通,所述总墨桶和供墨桶均设有用于搅拌墨水的搅拌装置,所述总供墨口与供墨进口之间串联有第一供墨泵,所述第一供墨泵和总墨桶之间分支有连通于外部大气的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设有气泵和电磁阀,且电磁阀位于气泵的输出管口端,所述供墨桶设有供墨出口,供墨出口连通有循环喷头,所述供墨桶和循环喷头之间串联有第二供墨泵,所述第二供墨泵和循环喷头之间连通有循环供墨盒,所述总墨桶和供墨桶的桶底均设有发热管,总墨桶和供墨桶的外壁面均设有保温层,且总墨桶和供墨桶的桶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
[0005]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搅拌桨传动连接,且总墨桶的搅拌桨位于总墨桶的桶内,供墨桶的搅拌桨位于供墨桶的桶内,所述总墨桶和供墨桶上均设有桶盖,且总墨桶上的桶盖与总墨桶之间、供墨桶上的桶盖与供墨桶之间均设有扣合组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桶盖上。
[0006]优选地,所述扣合组件包括卡件和扣接单元,所述卡件包括固定板和卡耳,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桶盖上,所述卡耳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扣接单元包括C型板、锁扣框体和活动翘板,与总墨桶对应的C型板设置在总墨桶上,与供墨桶对应的C型板设置在供墨桶上,C型板上设有对称的两个支撑架,所述活动翘板的一端设有与两个支撑架转动连接的两个转接部,活动翘板的另一端向外弯折构成提扣部,所述锁扣框体的一端与活动翘板靠近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锁扣框体的另一端与卡耳相扣合。
[0007]优选地,所述循环供墨盒内分隔为供墨区和回墨区,所述供墨区设有第一供墨口、第二供墨口和第一出墨口,所述回墨区设有回墨口和第二出墨口,第一供墨口与第二供墨泵的输出管口端连通,第二供墨口与第二出墨口连通,所述循环喷头设有喷头进墨口和喷头出墨口,第一出墨口与喷头进墨口连通,回墨口与喷头出墨口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供墨口与第二出墨口之间设有动力泵。
[0009]优选地,所述总墨桶和供墨桶的桶壁上端均贯穿连通有注墨管,所述注墨管的管口设有封盖。
[0010]优选地,所述气泵和电磁阀之间设有手动阀。
[0011]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隔热棉。
[0012]有益效果:
[0013]1.通过气泵启动并进行抽气,气流将总供墨口与供墨进口连通的输送管道内残留的墨水分别吹到总墨桶和供墨桶的桶内,避免了总供墨口与供墨进口连通的输送管道堵塞;
[0014]2.在环境低温时,发热管对总墨桶和供墨桶进行升温,并通过保温层避免总墨桶或供墨桶的桶内热量散失过快,减少热能损耗,使总墨桶和供墨桶桶内的墨水保持恒温,使墨水表面的张力和粘度保持不变,整个供墨系统构造简单,可以布局在占地面积不同的生产厂房中,管控方便,大大提高了供墨效率,有效避免了输送管道堵塞。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总墨桶和供墨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8]附图标号说明:1

总墨桶,2

供墨桶,3

搅拌装置,4

第一供墨泵,5

排空管,6

循环喷头,7

第二供墨泵,8

循环供墨盒,9

扣合组件,10

发热管,20

保温层,11

总供墨口,21

供墨进口,22

供墨出口,30

温度传感器,31

驱动电机,32

搅拌桨,40

液位传感器,50

桶盖,51

气泵,52

电磁阀,60

注墨管,61

喷头进墨口,62

喷头出墨口,70

手动阀,81

供墨区,82

回墨区,91

卡件,92

扣接单元,601

封盖,810

动力泵,811

第一供墨口,812

第二供墨口,813

第一出墨口,821

回墨口,822

第二出墨口,911

固定板,912

卡耳,921

C型板,922

锁扣框体,923

活动翘板,924

支撑架,925

转接部,926

提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1]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包括总墨桶(1)和供墨桶(2),所述总墨桶(1)设有总供墨口(11),所述供墨桶(2)设有供墨进口(21),总供墨口与供墨进口(21)连通,所述总墨桶(1)和供墨桶(2)均设有用于搅拌墨水的搅拌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总供墨口(11)与供墨进口(21)之间串联有第一供墨泵(4),所述第一供墨泵(4)和总墨桶(1)之间分支有连通于外部大气的排空管(5),所述排空管(5)上设有气泵(51)和电磁阀(52),且电磁阀(52)位于气泵(51)的输出管口端,所述供墨桶(2)设有供墨出口(22),供墨出口(22)连通有循环喷头(6),所述供墨桶(2)和循环喷头(6)之间串联有第二供墨泵(7),所述第二供墨泵(7)和循环喷头(6)之间连通有循环供墨盒(8),所述总墨桶(1)和供墨桶(2)的桶底均设有发热管(10),总墨桶(1)和供墨桶(2)的外壁面均设有保温层(20),且总墨桶(1)和供墨桶(2)的桶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30)和液位传感器(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和搅拌桨(32),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端与搅拌桨(32)传动连接,且总墨桶(1)的搅拌桨(32)位于总墨桶(1)的桶内,供墨桶(2)的搅拌桨(32)位于供墨桶(2)的桶内,所述总墨桶(1)和供墨桶(2)上均设有桶盖(50),且总墨桶(1)上的桶盖(50)与总墨桶(1)之间、供墨桶(2)上的桶盖(50)与供墨桶(2)之间均设有扣合组件(9),所述驱动电机(31)设置在桶盖(5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恒温搅拌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组件(9)包括卡件(91)和扣接单元(92),所述卡件(91)包括固定板(911)和卡耳(912),所述固定板(911)设置在桶盖(50)上,所述卡耳(912)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阿瑞斯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