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及其盖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83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及其盖帽结构,包括:圆柱壳体,包括开口端,开口端折弯形成有壳体折弯边;钢圈,设置于圆柱壳体内靠近开口端一侧,并由壳体折弯边限制钢圈从开口端脱出,钢圈第一钢面和第二钢面;防爆片,贴合于第二钢面,且防爆片的四周折弯有包裹于第一钢面的防爆折弯边;密封圈,包括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第一贴合面贴合于位于第二钢面的防爆片上,并沿防爆折弯边弯折形成有贴合于位于第一钢面的防爆片上的密封折弯边,第二贴合面贴合于圆柱壳体的内壁及壳体折弯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钢圈从防爆片上脱离而导致断电,并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整体结构密封的可靠性。子电池整体结构密封的可靠性。子电池整体结构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电池及其盖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圆柱电池及其盖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中。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件部分也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安全可靠性方面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保障,同时也兼顾锂离子电池内部化学体系与外部模组的连接。尤其是锂离子电池中钢圈、防爆片、密封圈组成的盖帽结构,在剧烈运动、挤压变形的环境下,防爆片与钢圈很容易产生脱焊进而导致断电,防爆片堆叠放置于密封圈上,不利于锂离子电池整体结构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圆柱电池及其盖帽结构,能够防止钢圈从防爆片上脱离而导致断电,并能够提升圆柱电池整体结构密封的可靠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的盖帽结构,包括:圆柱壳体,包括开口端,开口端折弯形成有向圆柱壳体的轴心方向折弯的壳体折弯边;钢圈,设置于圆柱壳体内靠近开口端一侧,并由壳体折弯边限制钢圈从开口端脱出,钢圈包括靠近壳体折弯边的第一钢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的盖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壳体(21),包括开口端,所述开口端折弯形成有向所述圆柱壳体(21)的轴心方向折弯的壳体折弯边(211);钢圈(22),设置于所述圆柱壳体(21)内靠近所述开口端一侧,并由所述壳体折弯边(211)限制所述钢圈(22)从所述开口端脱出,所述钢圈(22)包括靠近所述壳体折弯边(211)的第一钢面(222)和远离所述壳体折弯边(211)的第二钢面(223);防爆片(23),贴合于所述第二钢面(223),且所述防爆片(23)的四周折弯有包裹于所述第一钢面(222)的防爆折弯边(231);密封圈(24),包括第一贴合面(244)和第二贴合面(245),所述第一贴合面(244)贴合于位于所述第二钢面(223)的所述防爆片(23)上,并沿所述防爆折弯边(231)弯折形成有贴合于位于所述第一钢面(222)的所述防爆片(23)上的密封折弯边(241),所述第二贴合面(245)贴合于所述圆柱壳体(21)的内壁及所述壳体折弯边(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的盖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折弯边(241)的端部设有第一密封端(242),所述第一密封端(242)沿所述密封折弯边(241)的弯折方向反向弯折,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端(242)的所述第二贴合面(245)与所述壳体折弯边(211)的端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的盖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21)在靠近所述壳体折弯边(211)的侧壁处折弯形成有向所述圆柱壳体(21)的轴心方向凹陷的壳体凹陷边(212),所述第二贴合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亚军夏天军于东朋姬嘉帅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