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771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属于低温容器的技术领域。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包括泵池罐和低温泵;低温泵为卧式低温液体离心泵,低温泵横向连接在泵池罐内;泵池罐的侧面开口处连接有泵池罐内法兰和泵池罐外法兰,泵池罐内法兰与泵池罐外法兰连接;低温泵的出液端连接泵池盖,泵池盖的盖内侧端连接泵池罐内法兰,泵池盖的盖外侧端连接泵池罐外法兰。解决了采用卧式低温泵,使用时,低温泵的泵池盖密封效果差,保冷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低温泵采用水平放置的卧式低温液体离心泵,泵池盖的内、外端与泵池罐的两个法兰之间为双密封结构,确保连接位置严实,保冷性好。保冷性好。保冷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低温容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温液体离心泵,本文中简称低温泵,是一种在石油、空分和化工装置中,用来输送低温液体,如:液氧、液氮、液氩、液态烃和液化天然气等的特殊泵。
[0003]现有技术中,低温泵通常采用竖直方向安装在泵池罐内,即:立式泵。使用时,不但能够确保低温泵在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使用时不会出现液体泄漏的现象,并且拆卸维修吊装方便。
[0004]低温泵采用横向安装在泵池罐内,即:卧式泵。使用时,转子重力引起的轴向力小,使泵整体的振动小,稳定性高。安装时,采用卧式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卧式泵直接放置于储罐底部,工艺简单,减少了不必要的管线,并且吸液管路短,保冷效果好,泵池罐容积大,改善了泵的吸液条件,提高了效率,改善了汽蚀性能。
[0005]但是,采用卧式泵,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低温泵与泵池罐连接的位置密封不好,导致低温泵的泵池盖密封效果差,保冷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低温泵池罐密封效果及保冷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包括泵池罐和低温泵;
[0009]低温泵为卧式低温液体离心泵,低温泵横向连接在泵池罐内;
[0010]泵池罐的侧面开口处连接有泵池罐内法兰和泵池罐外法兰,泵池罐内法兰与泵池罐外法兰连接;
[0011]低温泵的出液端连接泵池盖,泵池盖的盖内侧端连接泵池罐内法兰,泵池盖的盖外侧端连接泵池罐外法兰。
[0012]进一步的,泵池罐内法兰的内环向端面设有第一环向凸起,第一环向凸起的截面为内宽外窄的三角形;盖内侧端设有第一环向凹槽;第一环向凸起与第一环向凹槽卡接,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泵池罐内法兰与盖内侧端连接;
[0013]盖外侧端设有第二环向凸起,第二环向凸起的截面为方形;泵池罐外法兰的外侧端面设有第二环向凹槽;第二环向凸起与第二环向凹槽卡接,通过第二连接件实现盖外侧端与泵池罐外法兰连接。
[0014]进一步的,第一环向凹槽内连接第一密封垫片;
[0015]第二环向凹槽内连接第二密封垫片。
[0016]进一步的,泵池罐的泵池罐内封板在泵池罐的侧面开口处终止于泵池罐内法兰
上;
[0017]泵池罐内封板外间隔缠绕玻璃纤维纸及绝热铝箔;
[0018]泵池罐内封板圆周向固定有吸附剂安装盒;
[0019]泵池罐的泵池罐外封板在泵池罐的侧面开口处终止于泵池罐外法兰上;
[0020]泵池罐的泵池罐内封板与泵池罐外封板形成夹套双层结构,泵池罐内封板与泵池罐外封板之间形成真空层;
[0021]泵池盖为内管外筒夹套双层结构;
[0022]泵池罐及泵池盖夹层中间隔缠绕玻璃纤维纸及绝热铝箔。
[0023]进一步的,低温泵的泵出液法兰与泵池盖的内侧端面之间通过分瓣式法兰连接;
[0024]分瓣式法兰的凸台与泵池盖的泵出液法兰端面之间具有间隙a;
[0025]间隙a的取值范围在1mm~2mm之间。
[0026]进一步的,泵池盖的内部设有电机线引出套管;
[0027]电机线引出套管缠绕成盘管状,电机线引出套管尾部连接密封接线端子接头,并伸出盖外侧端。
[0028]进一步的,密封接线端子接头内部有耐低温密封填料函。
[0029]进一步的,泵池盖的出液套管上设有通孔;
[0030]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沿着出液套管的环向均布设置。
[0031]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竖直支撑板和水平弧形板;
[0032]竖直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泵池罐的内底面,竖直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水平弧形板的外侧面,水平弧形板的内侧面连接低温泵。
[0033]进一步的,水平弧形板的弧度为α,其取值范围为60
°
≤α≤120
°

[003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35]本技术的低温泵为卧式低温液体离心泵,并且低温泵横向连接在泵池罐内,对低温泵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定;泵池罐的侧面开口处连接泵池罐内法兰和泵池罐外法兰,并且泵池罐内法兰与泵池罐外法兰连接,利用两个法兰对泵池罐的侧面开口处连接位置进行限定;低温泵的出液端连接泵池盖,泵池盖的盖内侧端连接泵池盖内法兰的内部,对泵池盖的盖内侧端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定;泵池盖的盖外侧端连接泵池罐外法兰,对泵池盖的盖外侧端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定。
[0036]本技术的低温泵采用水平放置的卧式低温液体离心泵,利用泵池罐内法兰、泵池罐外法兰对泵池盖的内侧端、外侧端连接位置进行限定,形成双密封结构,确保泵池盖的连接位置的密封性,保冷性好。
附图说明
[003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0040]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0041]图4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004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温泵与支撑架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池盖内部连接的剖开示意图;
[0044]图7为图6中的C部放大图;
[004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泵池盖内部连接出液套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瓣式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47]附图标记说明:
[0048]100

泵池罐;
ꢀꢀꢀꢀꢀꢀꢀꢀꢀꢀꢀꢀꢀꢀꢀꢀ
200

低温泵;
[0049]300

支撑架;
ꢀꢀꢀꢀꢀꢀꢀꢀꢀꢀꢀꢀꢀꢀꢀꢀ
101

泵池罐内法兰;
[0050]102

泵池罐外法兰;
ꢀꢀꢀꢀꢀꢀꢀꢀꢀꢀ
103

第一环向凸起;
[0051]104

第二环向凹槽;
ꢀꢀꢀꢀꢀꢀꢀꢀꢀꢀ
105

第二密封垫片;
[0052]106

泵池罐内封板;
ꢀꢀꢀꢀꢀꢀꢀꢀꢀꢀ
107

泵池罐外封板;
[0053]108

真空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池罐(100)和低温泵(200);所述低温泵(200)为卧式低温液体离心泵,所述低温泵(200)横向连接在所述泵池罐(100)内;所述泵池罐(100)的侧面开口处连接有泵池罐内法兰(101)和泵池罐外法兰(102),所述泵池罐内法兰(101)与所述泵池罐外法兰(102)连接;所述低温泵(200)的出液端连接泵池盖(201),所述泵池盖(201)的盖内侧端(202)连接所述泵池罐内法兰(101),所述泵池盖(201)的盖外侧端(203)连接所述泵池罐外法兰(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池罐内法兰(101)的内环向端面设有第一环向凸起(103),所述第一环向凸起(103)的截面为内宽外窄的三角形;所述盖内侧端(202)设有第一环向凹槽(204);所述第一环向凸起(103)与所述第一环向凹槽(204)卡接,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所述泵池罐内法兰(101)与所述盖内侧端(202)连接;所述盖外侧端(203)设有第二环向凸起(205),所述第二环向凸起(205)的截面为方形;所述泵池罐外法兰(102)的外侧端面设有第二环向凹槽(104);所述第二环向凸起(205)与所述第二环向凹槽(104)卡接,通过第二连接件实现所述盖外侧端(203)与所述泵池罐外法兰(1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向凹槽(204)内连接第一密封垫片(206);所述第二环向凹槽(104)内连接第二密封垫片(10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泵及泵池罐一体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池罐(100)的泵池罐内封板(106)在所述泵池罐(100)的侧面开口处终止于所述泵池罐内法兰(101)上;所述泵池罐内封板(106)外间隔缠绕玻璃纤维纸及绝热铝箔;所述泵池罐内封板(106)圆周向固定有吸附剂安装盒;所述泵池罐(100)的泵池罐外封板(107)在所述泵池罐(100)的侧面开口处终止于所述泵池罐外法兰(102)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刘斌高晓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佰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