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53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包括表架,所述表架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一号表带,所述一号表带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佩戴孔,所述一号表带的后端上部和后端下部均开设有一组二号散热槽,所述表架的左端活动连接有二号表带,所述二号表带的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佩戴柱,所述佩戴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球,所述二号表带的上端左部和下端左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表带架,所述二号表带的后端开设有三号散热槽,所述三号散热槽设置有多组且呈等距离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通过一号散热槽、二号散热槽和三号散热槽,在佩戴过程中,可以起到通风散热和排汗的作用,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手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
[0003]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
[0004]人们在佩戴智能手表的时候,由于手表长时间与手腕贴合,这样就会导致手腕产生大量的汗液,这样不仅会影响佩戴手表的舒适感,同时由于电子手表内部安装有许多精密电子元件,汗水的侵蚀会对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实用性不强。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包括表架,所述表架的前端中部插接固定有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的外圆周面上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上端贯穿表架的上端面并延伸至表架的上方,所述表架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一号表带,所述一号表带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佩戴孔,所述一号表带的后端上部和后端下部均开设有一组二号散热槽,所述表架的左端活动连接有二号表带,所述二号表带的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佩戴柱,所述佩戴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球,所述佩戴柱和防脱球均与佩戴孔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表带的上端左部和下端左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表带架,所述表带架为“匚”字形结构,所述表带架的纵向部分设置在二号表带的前方,所述表带架设置在佩戴柱的右方,所述二号表带的后端开设有三号散热槽,所述三号散热槽设置有多组且呈等距离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表架包括表框,所述手表本体插接固定在表框的前端,所述表框的左端和右端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表框的左部和右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表框的后端开设有一号散热槽。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表带的左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右侧的活动槽内,所述二号表带的右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左侧的活动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一号散热槽为U形槽,所述一号散热槽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所述一号散热槽互不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佩戴柱设置有四个,所述防脱球的直径大于佩戴柱的直径,所述佩戴孔的数量大于佩戴柱的数量。
[0012]优选的,所述佩戴孔位于两组二号散热槽之间,所述二号散热槽设置为每组多个,
所述二号散热槽与佩戴孔呈交错分布,所述二号散热槽的个数比佩戴孔的个数多一个。
[0013]优选的,所述三号散热槽为一端高另一端低的U形槽,所述三号散热槽设置为每组两个,且同一组的两个三号散热槽呈旋转对称分布。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通过在安装手表本体的表框的后端开设一号散热槽,一号散热槽为U形槽,一号散热槽设置有四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一号散热槽互不接触,在表框与皮肤接触过程中,一号散热槽可以起到通风散热和排汗的作用,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实用性高;
[0016]2.本技术中,通过在一号表带的后端开设两组二号散热槽,二号散热槽设置为每组多个,二号散热槽与佩戴孔呈交错分布,二号散热槽的个数比佩戴孔的个数多一个,在一号表带与皮肤接触时,二号散热槽可以起到通风散热和排汗的作用,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实用性高;
[0017]3.本技术中,通过在二号表带的后端开设三号散热槽,三号散热槽为一端高另一端低的U形槽,三号散热槽设置为每组两个,且同一组的两个三号散热槽呈旋转对称分布,在二号表带与皮肤接触时,三号散热槽可以起到通风散热和排汗的作用,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的表架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的一号表带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的二号表带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手表本体;2、表架;3、调节旋钮;4、一号表带;5、佩戴孔;6、二号表带;7、佩戴柱;8、防脱球;9、表带架;21、表框;22、活动槽;23、转轴;24、一号散热槽;41、二号散热槽;61、三号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如图1

5所示,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包括表架2,其表架2的前端中部插接固定有手表本体1,手表本体1的外圆周面上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旋钮3,调节旋钮3的上端贯穿表架2的上端面并延伸至表架2的上方,表架2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一号表带4,一号表带4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佩戴孔5,一号表带4的后端上部和后端下部均开设有一组二号散热槽41,表架2的左端活动连接有二号表带6,二号表带6的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佩戴柱7,佩戴柱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球8,佩戴柱7和防脱球8均与佩戴孔5活动连接,二号表带6的上端左部和下端左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表带架9,表带架9为“匚”字形结构,表带架9的纵向部分设置在二号表带6的前方,表带架9设置在佩戴柱7的右方,二号表带6的后端开设有三号散热槽61,三号散热槽61设置有多组且呈等距离分布。
[0028]表架2包括表框21,手表本体1插接固定在表框21的前端,表框21的左端和右端均开设有活动槽22,表框21的左部和右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转轴23,表框21的后端开设有一号散热槽24,可以起到连接和散热排汗的作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包括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架的前端中部插接固定有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的外圆周面上部活动插接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的上端贯穿表架的上端面并延伸至表架的上方,所述表架的右端活动连接有一号表带,所述一号表带的前端中部开设有佩戴孔,所述一号表带的后端上部和后端下部均开设有一组二号散热槽,所述表架的左端活动连接有二号表带,所述二号表带的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佩戴柱,所述佩戴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球,所述佩戴柱和防脱球均与佩戴孔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表带的上端左部和下端左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表带架,所述表带架为“匚”字形结构,所述表带架的纵向部分设置在二号表带的前方,所述表带架设置在佩戴柱的右方,所述二号表带的后端开设有三号散热槽,所述三号散热槽设置有多组且呈等距离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汗功能的智能电子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架包括表框,所述手表本体插接固定在表框的前端,所述表框的左端和右端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表框的左部和右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表框的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斌李秀梅李金钟倪艳彬滚军辉游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执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