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709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撑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测量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脚柱;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脚和固定板;所述支撑脚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转动座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测量钻头可拆卸式连接。该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限位板的弧度可以通过转动与隧道围岩进行角度贴合,并配合缓冲垫可以增加限位板与隧道围岩固定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测量运作时的精准度。从而增加了测量运作时的精准度。从而增加了测量运作时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量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围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周围的地层进行工程地质的客观评价,判断坑道或洞室的稳定性,确定支护的荷载和设计参数,确定施工方法,选择钻孔和开挖等施工机械,以及确定施工定额和预算等,由于岩石的复杂性,影响围岩分类的大部分因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各影响因素之间又存在着大量的非确定因素,使得围岩分类成为隧道工程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0003]然而现有的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设备体积过大,且测量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够全面的对隧道围岩强度进行快速测量,导致施工效率降低,并且不能够多角度的对测量装置进行角度调节,导致整体实用性降低,因此,需要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设备体积过大,且测量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够全面的对隧道围岩强度进行快速测量,导致施工效率降低,并且不能够多角度的对测量装置进行角度调节,导致整体实用性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撑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测量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脚柱,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个横杆,所述横杆上远离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调节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钻头;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脚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成对使用并以所述固定架中心线为轴线分别对称安装在脚柱上;所述支撑脚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转动座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中心,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固定架表面上的两道滑动轨滑动;
[0006]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测量钻头可拆卸式连接。
[0007]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外表面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限位板为粘接方式。
[0008]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呈弧面状。
[0009]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横杆上远离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为圆柱状的凸起。
[0010]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中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杆槽,所述强化杆分
别置入两个对称固定板的杆槽中。
[0011]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至支撑脚的另一端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销孔,通过向所述销孔中锁入插销,可以调节测试装置高度。
[0012]在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强化杆卡合在所述液压缸的外侧,将所述液压缸稳固在所述固定板面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
[0014]1.通过在测量设备的前端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限位板的弧度可以通过转动与隧道围岩进行角度贴合,并配合缓冲垫可以增加限位板与隧道围岩固定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测量运作时的精准度;
[0015]2.通过在测量设备底端对称设置支撑脚,并在销孔与插销的作用下,能够对支撑脚进行高度调节,并且在转动座的作用下,使支撑脚的支点角度能够进行调节,能够跟好的适应隧道地形,同时也增加了支撑脚的抓地力;
[0016]3.通过增加连接板来对测量钻头进行固定,并与滑动轨相互连接,可以在液压缸推动时,能够使测量钻头沿着固定架内表面进行滑动,具有很好的定位效果,避免倾斜导致测量钻头出现损坏,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限位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支撑脚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连接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脚;2、固定板;3、安装板;31、转轴;4、强化杆;5、液压缸;6、固定架;61、脚柱;7、连接板;8、滑动轨;9、电机;10、测量钻头;11、横杆;12、活动轴;13、调节杆;14、限位板;15、固定钻头;16、缓冲垫;17、转动座;18、插销;19、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支撑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测量机构,支撑机构设计安装在装置主体的下方,用于支撑本测量装置进行测量,并在动力机构向测量机构提供运动动力时对动力机构和测量机构进行稳定,以确保测量的稳定性;测量机构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优选滑动式传动连接。
[0025]进一步参考图1,装置本体包括固定架6,固定架6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脚柱61,固定架6的一端左右两侧各设有1个横杆11,横杆11上远离固定架6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12,活动轴12优选为与横杆11为一体的圆柱状凸起;该活动轴12与调节杆13的一端连接,具体是调
节杆13的一端设置有与活动轴12大小相适配的圆孔,该圆孔套入活动轴12后,可是调节杆13旋转活动,以调节测量角度。调节杆13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4,调节杆13与限位板14可为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采用螺栓等可拆卸式连接方式连接,具体可根据施工现场状况选用。限位板14的一端与调节杆13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钻头15,固定钻头15按需选用,为一个或多个。更进一步的,限位板14呈弧面状,以更利于更充分的与围岩面接触。更进一步优选的,限位板14的外表面设有缓冲垫16,缓冲垫16与限位板14优选为粘接方式。
[0026]详细参看图1、图2及图4,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脚1和固定板2,固定板2成对使用并以固定架6中心线为轴线分别对称安装在脚柱61上,其可根据材质的不用选用适配的安装连接方式。进一步的,固定板2中等间距的开设有多个杆槽(图中未标识出),在两个对称安装在脚柱61上的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强化杆4,具体是强化杆4分别置入两个对称固定板2的杆槽中。
[0027]更进一步的,支撑脚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板3,从安装板3至支撑脚1的另一端面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销孔19,通过向销孔19中锁入插销18,可以方便对测量设备整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在提高了设备便捷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进一步的,安装板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隧道围岩强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支撑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测量机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脚柱,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个横杆,所述横杆上远离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调节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钻头;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脚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成对使用并以所述固定架中心线为轴线分别对称安装在脚柱上;所述支撑脚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转动座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中心,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板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在所述固定架表面上的两道滑动轨滑动;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测量钻头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杰李萌苏长全罗桂发常罗黄犀刘阳肖俊许洪玮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