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及层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061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用于设于层压机的压盖的底面上的硅胶板、贴装于硅胶板的下板面上的第一耐高温布、第二耐高温布及柔性层压框;第二耐高温布用于与层压机的传送机构连接,并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循环通过层压机的放料工位、层压工位、出料工位,且在处于层压工位时,第二耐高温布的下表面与层压机的加热盘贴合,第二耐高温布上用于放置双玻组件;柔性层压框设于第一耐高温布的下表面或第二耐高温布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使用成本低,且能够提高层压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上述双玻组件层压工装的层压机。玻组件层压工装的层压机。玻组件层压工装的层压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及层压机


[0001]本技术属于双玻组件层压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及层压机。

技术介绍

[0002]双玻组件,即双玻光伏组件,是采用上下两层玻璃及上下两层封装材料包裹光伏电池后,通过层压机加热加压融合粘结在一起的光伏发电单元。双玻组件在层压过程中由于玻璃受热变形,上下层玻璃边缘位置受力不均,边缘位置会产生水平分力,从而对熔融状态下的封装材料产生挤压,最终导致封装内部的电池串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层压机的放料工位放置双玻组件后,再在双玻组件的外围套装层压铝框,使层压铝框对层压过程中双玻组件的玻璃边缘位置的压力进行平衡,从而提高双玻组件的整体受力均衡性,以提高双玻组件的层压外观质量,由于这种方式需要在放料工位人工套装层压铝框,耗费人力,影响生产效率,且层压铝框由于自身材料属性问题,在层压使用过程中损坏率较高,因此会产生较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及层压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层压铝框的方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用于设于层压机的压盖的底面上的硅胶板、贴装于硅胶板的下板面上的第一耐高温布、第二耐高温布及柔性层压框;其中,第二耐高温布用于与层压机的传送机构连接,并在传送机构的带动下循环通过层压机的放料工位、层压工位、出料工位,且在处于层压工位时,第二耐高温布的下表面与层压机的加热盘贴合,第二耐高温布上用于放置双玻组件;柔性层压框设于第一耐高温布的下表面,并在压盖下压至第一耐高温布与双玻组件抵触时,用于套接于双玻组件的外围,或设于第二耐高温布的上表面且用于套装双玻组件。
[0005]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柔性层压框采用耐高温硅胶条围合而成。
[000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柔性层压框与第一耐高温布或第二耐高温布缝合连接。
[000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柔性层压框与第一耐高温布或第二耐高温布粘合连接。
[000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柔性层压框的边框宽度为20~40mm,柔性层压框的厚度为4~6mm。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柔性层压框设于第一耐高温布的下表面。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柔性层压框具有以矩阵形态分布的多个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分别用于在层压过程中对应套接一个双玻组件。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耐高温布、第二耐高温布均为四氟布。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柔性层压框套接于双玻组件的外围时,柔性层压框的内框壁与双玻组件的边沿距离为5~10mm。
[0013]本技术提供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在第二耐高温布通过放料工位时,将双玻组件放置在第二耐高温布上的相应位置,然后传送机构带动第二耐高温布走形至层压工位,使双玻组件到达加热盘与压盖之间,加热盘对双玻组件进行加热,同时压盖下行至第一耐高温布与双玻组件抵触,从而使柔性层压框套接在双玻组件的外围(此为柔性层压框设于第一耐高温布上时,若柔性层压框设于第二耐高温布上,则在放料工位放置双玻组件时可直接将双玻组件放置于柔性层压框的内部),能够减少人工放置柔性层压框的过程,从而减少操作人员,提高生产效率,且由于柔性层压框在层压过程中能够进行适应性形变,能够避免受压损坏,节约成本。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层压机,包括上述双玻组件层压工装,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层压机采用了上述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因此具有与上述双玻组件层压工装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沿图1中A

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9]图中:100、硅胶板;200、第一耐高温布;300、第二耐高温布;400、柔性层压框;401、矩形区域;500、压盖;600、加热盘;700、双玻组件;800、传送机构;901、放料工位;902、层压工位;903、出料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进行说明。所述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包括用于设于层压机的压盖500的底面上的硅胶板100、贴装于硅胶板100的下板面上的第一耐高温布200、第二耐高温布300及柔性层压框400;其中,第二耐高温布300用于与层压机的传送机构800连接,并在传送机构800的带动下循环通过层压机的放料工位901、层压工位902、出料工位903,且在处于层压工位902时,第二耐高温布300的下表面与层压机的加热盘600贴合,第二耐高温布300上用于放置双玻组件700;柔性层压框400设于第一耐高温布200的下表面,并在压盖500下压至第一耐高温布200与双玻组件700抵触时,用于套接于双玻组件700的外围,或设于第二耐高温布300的上表面且用于套装双玻组件700。
[0022]需要说明的是,层压机通常具有放料、层压、出料三个工位,在放料工位901放置双
玻组件700,且层压机通常具有精准定位功能,从而能够确保双玻组件700放置于既定位置,然后在传送机构800(通常为步进电机驱动)的带动下转移至层压工位902进行层压作业,层压完成后再次转移进入出料工位903,整个过程传送机构800处于循环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连续作业,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层压工位902的压盖500的下行、上行及保压动作,是利用压盖500上方的上腔室和压盖500与加热盘600之间的下腔室之间的气压差而实现的,属于现有技术中的层压机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23]本技术提供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的使用方式为:若柔性层压框400设置在第一耐高温布200上,在第二耐高温布300通过放料工位901时,将双玻组件700放置在第二耐高温布300上的相应位置,然后传送机构800带动第二耐高温布300走形至层压工位902,使双玻组件700到达加热盘600与压盖500之间,加热盘600对双玻组件700进行加热,同时压盖500下行至第一耐高温布200与双玻组件700抵触,从而使柔性层压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板,用于设于层压机的压盖的底面上;第一耐高温布,贴装于所述硅胶板的下板面上;第二耐高温布,用于与所述层压机的传送机构连接,并在所述传送机构的带动下循环通过所述层压机的放料工位、层压工位、出料工位,且在处于所述层压工位时,所述第二耐高温布的下表面与所述层压机的加热盘贴合,所述第二耐高温布上用于放置双玻组件;柔性层压框,设于所述第一耐高温布的下表面,并在所述压盖下压至所述第一耐高温布与所述双玻组件抵触时,用于套接于所述双玻组件的外围,或设于所述第二耐高温布的上表面且用于套装所述双玻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压框采用耐高温硅胶条围合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压框与所述第一耐高温布或所述第二耐高温布缝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玻组件层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层压框与所述第一耐高温布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岱苑北海刘凯辉邢少辉苗蕾杨丽洁要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