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采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700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4
一种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采血装置,由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及其配套并可重复使用的采血笔组成,采血针由针柄和针帽组成,采血笔包括射杆以及卸针杆,其特征在于:在针柄与针座两者的滑动配合面之间,一者上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另一者上设置卡钩。当卡钩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时,针柄相对于针座处于安装锁定位置,当卡钩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时,针柄相对于针座处于卸针停顿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卸针时专门设计有卸针停顿位置,在卸针过程中这种临时停顿一方面保证了针尖及针柄头部已从采血端面露出,另一方面提供了稳定的临时状态,有利于实现可靠的扎帽操作。因此本方案解决了免卸帽式采血笔卸针扎帽操作稳定性差和操作不便的问题。笔卸针扎帽操作稳定性差和操作不便的问题。笔卸针扎帽操作稳定性差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采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采血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与一次性采血针配套使用的采血装置。本技术特别适用于一次性采血针及其配套使用的免卸帽装卸针式采血笔,由于卸针时产生明显停顿便于扎帽操作。

技术介绍

[0002]采血笔是一种与一次性采血针配套使用的采血器械,其中采血笔可重复使用,而采血针为了避免交叉传染仅为一次性使用。在现有技术中,采血笔从装卸针便利性角度有免卸帽式和卸帽式两种。免卸帽式采血笔在装针时不需要拆除笔帽,直接将采血针通过笔帽前端大孔插装到射杆的针座上,卸针时可以直接从笔帽前端大孔卸除采血针。而卸帽式采血笔在装针时必须先拆除笔帽,然后才能将采血针插装到射杆的针座上,卸针时也必须先拆除笔帽,然后才能卸除采血针。从使用操作的便利性来看,显然免卸帽式采血笔优于卸帽式采血笔。随着采血笔技术的不断发展免卸帽式采血笔因操作更为简便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流行发展趋势。
[0003]中国专利CN109512437A于2019年3月26日公开了一件申请号为201811548142.6,名称为《免卸帽装卸针式采血笔》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这种免卸帽式采血笔均在笔帽上开设有可以让采血针直接穿过的大孔,因此无需打开笔帽即可装卸采血针。
[0004]在采血笔领域中,一次性使用采血针后,都要将采血针的针尖扎入针帽后才能废弃,以免扎伤他人或者造成交叉感染,这是采血笔使用的安全性要求。然而对于卸帽式采血笔来说,因卸针时需要拆除笔帽,就可以直接观察到采血针的头部以及针尖,然后手动操作将采血针的针尖扎入针帽,最后通过卸针杆卸掉采血针。但是对于免卸帽式采血笔来说,由于卸针时无需卸除笔帽,就无法直接观察到采血针的头部以及针尖,因此给采血针针尖扎入针帽的操作带来不便。特别是对于后置穿刺深度调节结构的采血笔来说,由于采血针与针座在采血笔轴向上具有较高的夹持定位要求,因此给卸针特别是采血针扎帽带来不便。以往免卸帽式采血笔均没有卸针停顿机构,操作往往根据经验先将采血针通过卸针杆推送一段距离,使针尖露出笔帽后再扎入针帽,最后再将采血针推出采血笔。这种卸针操作一方面不好掌握和控制,另一方面一旦操作不当采血针针尖在尚未扎入针帽前就被推出采血笔。
[000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CN111419240A于2020年7月17日公开了一件申请号为202010315934.X,名称为《一种便于卸针扎帽的采血笔》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专利在卸针状态下,随着卸针杆相对射杆向前移动,弹性凸块与阻挡面发生干涉,迫使卸针杆相对射杆向前移动产生停顿,此时采血针已脱离原位,针尖已从采血端面露出便于扎帽。该方案解决了现有免卸帽式采血笔卸针时因没有扎帽停顿,加上观察针尖受限,而带来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拟采用另一种方案来解决免卸帽式采血笔在卸针时需要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采血装置,其目的是采用另一种方案来解决免卸帽式采血笔卸针时需要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问题。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采血装置,由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及其配套并可重复使用的采血笔组成。
[0009]所述采血针由针柄和针帽组成。
[0010]所述采血笔包括射杆以及卸针杆。所述射杆为采血笔的弹射部件,并安装在采血笔的弹射腔内,射杆头部设有用来插装采血针针柄的针座。所述卸针杆为采血笔的卸针部件,卸针杆相对于射杆在轴向滑动配合,卸针杆上设有卸针作用面,该卸针作用面用来推卸安装在针座上的针柄。
[0011]其创新在于:在所述针柄与针座两者的滑动配合面之间,一者上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另一者上设置卡钩,而且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卡钩的作用部位位于同一个轴向滑动路径上。
[0012]所述卡钩上设有专用于卡合的钩面,对应于钩面在第一卡槽中设有第一卡合面,对应于钩面在第二卡槽中设有第二卡合面。
[0013]当卡钩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时,针柄相对于针座处于安装锁定位置。当卡钩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时,针柄相对于针座处于卸针停顿位置。
[0014]在卸针状态下,卸针过程呈现如下三个阶段:
[0015]第一阶段,手动推送卸针杆,卸针杆上的卸针作用面作用于针柄,因针柄相对于针座处于安装锁定位置,卡钩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从而带动针柄和射杆整体向前移动,直至射杆相对采血笔处于前端限位位置时停止向前移动。
[0016]第二阶段,继续推送卸针杆,因射杆处于前端限位位置无法继续向前移动,从而迫使卡钩与第一卡槽脱钩,脱钩后卸针杆推动针柄在针座上向前移动,当针柄移动至相对于针座处于卸针停顿位置时,卡钩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同时针柄在针座上的向前移动产生停顿,此时针柄在针座上已脱离安装锁定位置向前移动一段距离,针柄的头部及针尖已从采血笔前端露出便于扎帽。
[0017]第三阶段,扎帽后再继续推送卸针杆,因射杆处于前端限位位置无法继续向前移动,从而迫使卡钩与第二卡槽脱钩,脱钩后针柄被卸针杆上的卸针作用面从针座中顶出。
[0018]本技术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9]1.上述方案中,所述采血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扭帽型采血针,另一种是盖帽型采血型。不论是扭帽型还是盖帽型采血针都由针柄和针帽两部分组成,其中,针柄是采血针的穿刺工作部分,一般由柄部和针体构成,针体固定在柄部上,针体头部和针尖从柄部的一端露出。扭帽型采血针针帽与针柄多数为一体成型结构,针帽套在针尖上,使用时将针帽从针柄上拧下,露出针尖。盖帽型采血针的针帽一般套在针柄上。不论是扭帽型还是盖帽型均适用于本技术。
[0020]2.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锁定位置”是指采血针的针柄安装到射杆的针座上后处于一种正常的使用位置。在这个位置上针柄相对于针座有两个要求,第一是针柄相对于针座处于定位和固定不动的状态;第二是针柄上的针尖相对于针座上的某一基准点处于固定位置,这样才能保证重复使用同种采血针时的穿刺深度的一致性。
[0021]3.上述方案中,所述“卸针停顿位置”是本技术中为了解决免卸帽式采血笔卸针时需要卸针停顿,便于扎帽而设计的临时停顿位置。
[0022]4.上述方案中,所述“直至射杆相对采血笔处于前端限位位置时停止向前移动”中的“前端限位位置”是指射杆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具有一个阻止其继续向前运动的限位位置。这在每种采血笔中都存在,前端限位位置除了阻止射杆继续向前运动而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控制采血深度(穿刺深度)。可调穿刺深度的采血笔就是通过调节前端限位位置在采血笔轴向变化而改变采血深度(穿刺深度)。
[0023]5.在本技术中,所述“向前”、“前端”和“前方”中“前”的含义是指采血笔的笔尖所指方向或采血针针尖所指方向。而向后、后端中“后”的含义是指前的反方向。所述“轴向”是指采血笔的轴线方向,也是采血笔的笔尖与笔尾之间连线的射线方向,或者为前后方向。所述“径向”是指以轴向为参考的半径方向。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针停顿便于扎帽的采血装置,由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4)及其配套并可重复使用的采血笔组成;所述采血针(4)由针柄(5)和针帽(7)组成;所述采血笔包括射杆(6)以及卸针杆(11);所述射杆(6)为采血笔的弹射部件,并安装在采血笔的弹射腔内,射杆(6)头部设有用来插装采血针(4)针柄(5)的针座(12);所述卸针杆(11)为采血笔的卸针部件,卸针杆(11)相对于射杆(6)在轴向滑动配合,卸针杆(11)上设有卸针作用面(13),该卸针作用面(13)用来推卸安装在针座(12)上的针柄(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柄(5)与针座(12)两者的滑动配合面之间,一者上设置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15),另一者上设置卡钩(16),而且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15)和卡钩(16)的作用部位位于同一个轴向滑动路径上;所述卡钩(16)上设有专用于卡合的钩面(18),对应于钩面(18)在第一卡槽(14)中设有第一卡合面(19),对应于钩面(18)在第二卡槽(15)中设有第二卡合面(20);当卡钩(16)与第一卡槽(14)卡接配合时,针柄(5)相对于针座(12)处于安装锁定位置;当卡钩(16)与第二卡槽(15)卡接配合时,针柄(5)相对于针座(12)处于卸针停顿位置;在卸针状态下,卸针过程呈现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手动推送卸针杆(11),卸针杆(11)上的卸针作用面(13)作用于针柄(5),因针柄(5)相对于针座(12)处于安装锁定位置,卡钩(16)与第一卡槽(14)卡接配合,从而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平王祥生张金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