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86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包括一组或多组可相互拼装的支架总成,支架总成与运输平板车及锁紧固定绳配套使用;其中,支架总成由下盖板、接耳板、端板、减震弹簧、上弹簧座板、上盖板和固定螺栓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加工制作将多个独立的支架总成拼装成可变形的防振动运输支架装置,其可根据运输构件的不同,组合成满足各种构件装置的支架装置,如运输墙板时组成马鞍型,使墙板根据受力特征竖放;运输梁柱时组成平板状装置等,其既有利于柱梁运输质量安全,又保证了安全,效率高,节约成本,有效地解决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中成本高、质量低、安全风险大的难题。安全风险大的难题。安全风险大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预制桥梁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现代木结构建筑和其它符合装配式特征的建筑。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六大特征。
[0003]在建筑业中,目前采用现场浇(砌)筑的方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扬尘和噪声环境污染严重。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建造方式,粗放建造方式带来的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和浪费将无法扭转,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0004]目前,随著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建筑逐步向装配式建筑迈进。装配式建筑是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预制完成后,运输到工地,通过吊车或塔吊完成装配安装。但预制构件如:柱、墙板等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道路颠簸影响,特别是施工现场道路崎岖不平,极易损坏预制构件,影响质量、安全。经调研、查新,目前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一般在运输车下部垫道木,用于减振,这种施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0005]1、构件运输中受到道路颠簸影响,特别是长途崎岖颠簸运输,墙板较薄,容易折断、碰损。
[0006]2、支垫道木,容易损坏,不可重复利用,成本高。
[0007]3、影响施工质量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加快了运输质量保证,提高施工进度,保证了安全,并且可重复利用,降低成本,节约投资,有效地解决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中成本高、质量低、安全风险大的难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可相互拼装的支架总成,支架总成与运输平板车及锁紧固定绳配套使用;所述支架总成由下盖板、接耳板、端板、减震弹簧、上弹簧座板、上盖板和固定螺栓构成;所述下盖板上设有下弹簧座板,上盖板上设有与下弹簧座板对应的上弹簧座板;在上弹簧座板与下弹簧座板之间安装减震弹簧;所述下盖板和上盖板的中心处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下盖板和上盖板的两端焊接端板,端板的另一侧焊接接耳板。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接耳板上开设轴孔,多组所述支架总成之间通过在两个相邻的接耳板内穿入销轴并配合螺母固定。
[0011]更进一步地,两组或多组所述支架总成之间根据运输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梁、柱通过销轴链接组成一字状,并将每组支架总成点焊在运输平板车的运输拖板上。
[0012]更进一步地,多组所述支架总成之间根据运输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墙板通过销轴链接组成马鞍型状,并将首尾的支架总成点焊在运输平板车的运输拖板上。
[0013]更进一步地,在运输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为梁、柱或墙板时,相邻的两个梁、柱或墙板之间通过小木板隔开,并采用锁紧固定绳固定。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先加工两组或多组独立的支架总成;
[0016]S2:根据运输需要,将多组独立的支架总成通过φ40mm的销轴组成马鞍型或一字型的防振运输支架;
[0017]S3:运输装配式建筑构件为墙板时,先根据墙板尺寸,将马鞍型结构的防振运输支架的两端分别点焊在运输平板车的运输拖板上;
[0018]S4:利用吊车或行车吊将墙板竖立靠在马鞍支架上,每层墙板之间用小木板隔开,再用锁紧固定绳固定,至运输完成;
[0019]S5:运输装配式建筑构件为梁、柱时,将两组或多组独立的支架总成通过φ40mm的销轴链接组成一字状;
[0020]S6:根据构件梁、柱的尺寸,将一字状的防振运输支架点焊在运输平板车的运输拖板上;
[0021]S7:利用吊车或行车吊将柱、梁放置在防振运输支架上,每层梁、柱之间用小木板隔开,用锁紧固定绳固定,至运输完成。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及实施方法,由运输平板车、防振动的支架总成、锁紧固定绳等组成,通过设计加工制作将多个独立的支架总成拼装成可变形的防振动运输支架装置,其可根据运输构件的不同,组合成满足各种构件装置的支架装置,如运输墙板时组成马鞍型,使墙板根据受力特征竖放;运输梁柱时组成平板状装置等,其既有利于柱梁运输质量安全,又保证了安全,效率高,节约成本,有效地解决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中成本高、质量低、安全风险大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架总成结构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拼接后的马鞍型防振运输支架主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俯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盖板主视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盖板俯视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下盖板主视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下盖板俯视图。
[0031]图中:1、支架总成;101、下盖板;102、接耳板;103、端板;104、减震弹簧;105、上弹簧座板;106、上盖板;107、下弹簧座板;108、销轴;10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可相互拼装的支架总成1,支架总成1与运输平板车及锁紧固定绳配套使用;支架总成1由下盖板101、接耳板102、端板103、减震弹簧104、上弹簧座板105、上盖板106和固定螺栓109构成;下盖板101上设有下弹簧座板107,上盖板106上设有与下弹簧座板107对应的上弹簧座板105;在上弹簧座板105与下弹簧座板107之间安装减震弹簧104;下盖板101和上盖板106的中心处通过固定螺栓109连接,在下盖板101和上盖板106的两端焊接端板103,端板103的另一侧焊接接耳板102。
[0034]在上述实施例中,接耳板102上开设轴孔,多组支架总成1之间通过在两个相邻的接耳板102内穿入销轴108并配合螺母固定;其中,两组或多组支架总成1之间根据运输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梁、柱通过销轴108链接组成一字状,并将每组支架总成1点焊在运输平板车的运输拖板上。
[0035]在上述实施例中,多组支架总成1之间根据运输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为墙板时,通过销轴108链接组成马鞍型状,并将首尾的支架总成1点焊在运输平板车的运输拖板;在运输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为梁、柱或墙板时,相邻的两个梁、柱或墙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可相互拼装的支架总成(1),支架总成(1)与运输平板车及锁紧固定绳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总成(1)由下盖板(101)、接耳板(102)、端板(103)、减震弹簧(104)、上弹簧座板(105)、上盖板(106)和固定螺栓(109)构成;所述下盖板(101)上设有下弹簧座板(107),上盖板(106)上设有与下弹簧座板(107)对应的上弹簧座板(105);在上弹簧座板(105)与下弹簧座板(107)之间安装减震弹簧(104);所述下盖板(101)和上盖板(106)的中心处通过固定螺栓(109)连接,在下盖板(101)和上盖板(106)的两端焊接端板(103),端板(103)的另一侧焊接接耳板(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耳板(102)上开设轴孔,多组所述支架总成(1)之间通过在两个相邻的接耳板(102)内穿入销轴(108)并配合螺母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或多组所述支架总成(1)之间根据运输的装配式建筑构件梁、柱通过销轴(108)链接组成一字状,并将每组支架总成(1)点焊在运输平板车的运输拖板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防振运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效武丁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