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76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涉及大豆异黄酮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培养箱,培养箱的顶部铰接有箱盖,且箱盖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喷气管,喷气管的顶部通过输气管与进气泵连通,输气管上设置有过滤除菌机构,箱盖靠近开口的一侧通过抽气管与抽气泵连通,喷气管下方的培养箱内设置有混合筒,混合筒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混合筒的底部内壁中安装有电加热板,培养箱内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合筒的转动盘,转动盘的底部中央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穿过培养箱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便于对菌群的培养条件进行调节,且运行稳定。行稳定。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豆异黄酮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豆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大豆异黄酮又称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影响到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生长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含有大豆异黄酮的复合益生菌群具有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便秘及腹泻、降低血脂、抑制肠道病源和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0003]现有的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混合共存培养装置结构简单,不便于对菌群的培养条件进行调节,且工作时易晃动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便于对菌群的培养条件进行调节,且工作时易晃动不稳定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的顶部铰接有箱盖,且箱盖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气头,喷气管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一端穿过箱盖与位于培养箱的一侧外壁上安装的进气泵连通,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过滤除菌机构,所述箱盖靠近开口的一侧连通有抽气管,且抽气管的一端与位于培养箱的另一侧外壁上安装的抽气泵连通,所述喷气管下方的培养箱内设置有混合筒,且混合筒的顶部开口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滚动机构,环形翻边下方的培养箱内壁上安装有环形轨道,所述滚动机构与环形轨道滚动连接,所述混合筒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混合筒的底部内壁中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培养箱内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合筒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部中央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穿过培养箱与位于培养箱底部安装的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除菌机构包括固定在培养箱外壁上的壳体,且壳体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输气管连通,所述壳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过滤层和除菌层。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气管和抽气管贯穿箱盖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环形翻边底部的轮框,且轮框内通过
滚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环形轨道滚动连接。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翻边和转动盘的直径均小于培养箱的内径。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盘的顶部两侧均通过多个弹簧连接有弧形的夹持板,且夹持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垫。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培养箱的一侧外壁上还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进气泵、抽气泵、电加热板、电机、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装置内的温度和氧气浓度,及时进行调控,氧气浓度过低时,通过进气泵将氧气泵入培养箱内,并对其进行过滤除菌,避免外部污染,氧气浓度过高时,通过抽气泵将氧气抽出,保证装置在不同时期需要的不同氧气浓度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率,同时通过电加热板的设置使装置内的温度保持稳定,使培养箱内保持良好的培养条件,提高培养质量。
[0018]2、本技术通过弹簧、夹持板和橡胶防滑垫的设置将混合筒夹持固定在转动盘上,不易晃动,通过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进而带动混合筒转动使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均匀,提高培养效果,转动时,滚轮沿环形轨道滚动,防止混合筒发生偏移,使转动过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培养箱、2箱盖、3连接杆、4喷气管、5喷气头、6输气管、7进气泵、8过滤除菌机构、9抽气管、10抽气泵、11混合筒、12环形翻边、13滚动机构、14环形轨道、15温度传感器、16氧气浓度传感器、17电加热板、18转动盘、19转轴、20电机、21壳体、22过滤层、23除菌层、24密封圈、25轮框、26滚轴、27滚轮、28弹簧、29夹持板、30橡胶防滑垫、31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照附图1

4,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所
述培养箱1的顶部铰接有箱盖2,且箱盖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喷气管4,所述喷气管4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气头5,喷气管4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6,且输气管6的一端穿过箱盖2与位于培养箱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的进气泵7连通,所述输气管6上设置有过滤除菌机构8,所述箱盖2靠近开口的一侧连通有抽气管9,且抽气管9的一端与位于培养箱1的另一侧外壁上安装的抽气泵10连通,所述喷气管4下方的培养箱1内设置有混合筒11,且混合筒11的顶部开口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环形翻边12,所述环形翻边1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滚动机构13,环形翻边12下方的培养箱1内壁上安装有环形轨道14,所述滚动机构13与环形轨道14滚动连接,所述混合筒11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和氧气浓度传感器16,混合筒11的底部内壁中安装有电加热板17,所述培养箱1内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合筒11的转动盘18,所述转动盘18的底部中央连接有转轴19,且转轴19的一端穿过培养箱1与位于培养箱1底部安装的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
[0027]为了防止外部污染,所述过滤除菌机构8包括固定在培养箱1外壁上的壳体21,且壳体21的两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铰接有箱盖(2),且箱盖(2)的底部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喷气管(4),所述喷气管(4)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气头(5),喷气管(4)的顶部连通有输气管(6),且输气管(6)的一端穿过箱盖(2)与位于培养箱(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的进气泵(7)连通,所述输气管(6)上设置有过滤除菌机构(8),所述箱盖(2)靠近开口的一侧连通有抽气管(9),且抽气管(9)的一端与位于培养箱(1)的另一侧外壁上安装的抽气泵(10)连通,所述喷气管(4)下方的培养箱(1)内设置有混合筒(11),且混合筒(11)的顶部开口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环形翻边(12),所述环形翻边(1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滚动机构(13),环形翻边(12)下方的培养箱(1)内壁上安装有环形轨道(14),所述滚动机构(13)与环形轨道(14)滚动连接,所述混合筒(11)上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和氧气浓度传感器(16),混合筒(11)的底部内壁中安装有电加热板(17),所述培养箱(1)内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放置混合筒(11)的转动盘(18),所述转动盘(18)的底部中央连接有转轴(19),且转轴(19)的一端穿过培养箱(1)与位于培养箱(1)底部安装的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异黄酮复合益生菌群混合共存培养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南张丛林马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学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