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柱及灯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69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单一点状光源转换为面光源的导光柱,还提供一种所需装配空间更小的灯光组件。导光柱,包括导光柱本体,导光柱本体的一端设有向导光柱本体内凹陷的入光口,导光柱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出光口,入光面位于入光口的凹陷内;灯光组件,包括单个点状光源,还包括前述的导光柱,单个点状光源固定在入光口中。单个点状光源固定在入光口中。单个点状光源固定在入光口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柱及灯光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设备上,为了突出按键的功能或者彰显品牌,会在设备外壳上设置具有底光的按键或标志,要实现指示灯为条形标志或字符标志,条形标志或按键的底光源通常也需要为条形光源,条形光源产生的光线较为均匀,条形光源直接照射镂空的外壳或按键,或者条形光源通过导光柱将光线传导至外壳或按键,但条形光源成本较高,且装配空间需求大、装配结构复杂,在日趋轻薄的液晶显示设备中,要使得设备内的各个组件占用空间需要尽可能地缩小,用条形光源产生底光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单一点状光源转换为面光源的导光柱,还提供一种所需装配空间更小的灯光组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光柱,包括导光柱本体,导光柱本体的一端设有向导光柱本体内凹陷的入光口,导光柱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出光口,入光面位于入光口的凹陷内。
[0005]进一步的是,入光面为弧面。
[0006]进一步的是,在导光柱本体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
[0007]进一步的是,入光口与导光柱本体的边缘连通。
[0008]进一步的是,导光柱本体由入光部和出光部组成,入光口设在入光部的一端,出光口设在出光部的一端,入光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出光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垂直。
[0009]进一步的是,在入光部的外侧面与出光部的外侧面之间设有斜面,斜面与入光部的外侧面、出光部的外侧面的夹角均相等。
[0010]灯光组件,包括单个点状光源,还包括前述的导光柱,单个点状光源固定在入光口中。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导光柱包括导光柱本体,导光柱本体的一端设有向导光柱本体内凹陷的入光口,导光柱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出光口,入光面位于入光口的凹陷内,本导光柱可将位于入光口内的点状光源产生的放射状光线先通过入光面汇集进入导光柱本体内,光线在导光柱本体内反射后从出光口射出而在出光口形成均匀的面光源,能够将单个点状光源转换为均匀的面光源,本导光柱还能够充当按键或标志载体;本灯光组件,包括单个点状光源,还包括前述的导光柱,单个点状光源固定在入光口中,单个点状光源不单独占用设备内的空间,本灯光组件通过导光柱将单个点状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实现了使用条形光源充当底光源的同等效果,不仅大大的缩减了指示灯成本,还节省了安装空间及装配工时。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灯光组件的结构轴测图;
[0013]图2是导光柱的结构正视图;
[0014]图3是导光柱的结构左视图;
[0015]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入光部1、入光口101、出光部2、出光口201、斜面3、单个点状光源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2或图3所示,导光柱,包括导光柱本体,导光柱本体由导光材料制成,导光柱本体可以是柱状、L形、球形等形状,导光柱本体的一端设有向导光柱本体内凹陷的入光口101,入光口101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凹陷,例如弧形凹陷、矩形凹陷、半圆形凹陷等,入光口101可以与导光柱本体的边缘连通,也可以设置在导光柱本体中不与导光柱本体边缘连通,导光柱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出光口201,入光面位于入光口101的凹陷内,入光面的形状随凹陷的形状不同而不同,当凹陷为矩形凹陷时,入光面为直面,但是,直面与直面之间的夹角处光线不易透过,会对光线在导光柱本体中的传播造成影响,使得出光口的光线不均匀,入光口101的凹陷推荐采用没有明显夹角的凹陷,例如能形成弧形入光面的弧形或半圆形凹陷等,使用本导光柱时,只需要将光源固定在入光口101内即可,本导光柱还可以充当按键或标志载体,在显示设备中安装使用,实现导光和触发控制电路两个功能。
[0018]为了使得出光口201的射出的光线均匀,优选的是入光面为弧面,弧面的透光效果比具有夹角的直面更好。
[0019]为了避免从入光口射出的光线在到达出光口前从导光柱表面射出,从而使得光线泄漏,进而使得出光口的光照亮度降低,在导光柱本体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反射层能够保证光线在导光柱内部不断反射直至从出光口射出。
[0020]为了方便安装光源,也为了导光柱充当按键时能够有充裕的行程,入光口101与导光柱本体的边缘连通,入光口101与导光柱本体连通的部分使得导光柱运动时可以与光源完全分离。
[0021]为了满足显示设备内部结构限制,导光柱本体由入光部1和出光部2组成,入光口101设在入光部1的一端,出光口201设在出光部2的一端,入光部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出光部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垂直,这种L形的导光柱可以适用于光源与出光口201不能安装在同一平面上的显示设备结构。
[0022]为了提高L形导光柱的出光口的亮度,在入光部1的外侧面与出光部2的外侧面之间设有斜面3,斜面3与入光部1的外侧面、出光部2的外侧面的夹角均相等,光线从入光口101进入导光柱本体内部后照射到斜面3上,斜面3将光线反射至出光口201,光线不经导光柱本体的表面反复反射,减少了光线的泄漏,使得出光口201的亮度更高。
[0023]如图1所示,灯光组件,包括单个点状光源4,还包括前述的导光柱,单个点状光源4固定在入光口101中,单个点状光源4是LED灯珠、白炽灯珠等能产生放射状光线的光源,使用灯光组件时,将导光柱和单个点状光源4固定在显示设备中,或者在导光柱充当按键时,将导光柱固定在相应的滑动组件上,以使得导光柱能够相对显示设备做相对运动,单个点
状光源4可以采用各种颜色的灯珠来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也可以直接在出光口201处设置标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导光柱,包括导光柱本体,其特征在于:导光柱本体由入光部(1)和出光部(2)组成,向导光柱本体内凹陷的入光口(101)设在入光部(1)的一端,入光面位于入光口(101)的凹陷内,出光口(201)设在出光部(2)的一端,入光部(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与出光部(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入光面为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在导光柱本体的表面上设有反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太峰金雷蔡志坚高平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