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动阀的驱动活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65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6
本申请涉及一种继动阀的驱动活塞结构,包括活塞主体、滑移部以及驱动部,所述滑移部一体凸出设置于活塞主体外壁且位于活塞主体远离继动阀的阀门的一端,且用于与继动阀壳体内腔密封滑移配合,所述驱动部位于活塞主体朝向继动阀阀门的一侧且通过调节组件设置于活塞主体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沿活塞主体轴向滑移连接在活塞主体上的调节杆以及设置于调节杆与活塞主体之间的定位件,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位于活塞主体朝向阀门的一侧且与驱动部连接,另一端伸出继动阀壳体外。本申请具有通过调节杆调节驱动部顶开阀门需要的行程,从而调节阀门打开的反应时间。调节阀门打开的反应时间。调节阀门打开的反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动阀的驱动活塞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制动
,尤其是涉及一种继动阀的驱动活塞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继动阀进气口接通储气筒,出气口接制动气室。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阀的输出气压作为继动阀的控制压力输入,在控制压力作用下,将进气阀推开,于是压缩空气便由储气筒直接通过进气口进入制动气室,而不用流经制动阀,这大大缩短了制动气室的充气管路,加速了气室的充气过程。
[0003]相关的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671896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继动阀、感载阀助力活塞,由活塞安装在固定套内构成,固定套套孔内直径分成大小不同的两段,活塞呈圆台形,孔径大、小不同的固定套与圆台形活塞配合使用,在固定套与活塞之间形成一个低压腔,使活塞两面的受压情况相差增大,活塞工作时向下的压力增大,提高下压的速度和力量,提高打开继动阀或感载阀的阀门的速度和力量,提高灵敏度,从而提高汽车整个刹车系统的灵敏度。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继动阀中通过活塞抵触推动阀门打开,即阀门开启响应时间与驱动活塞向阀门移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动阀的驱动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主体(1)、滑移部(2)以及驱动部(3),所述滑移部(2)一体凸出设置于活塞主体(1)外壁且位于活塞主体(1)远离继动阀的阀门的一端,且用于与继动阀壳体内腔密封滑移配合,所述驱动部(3)位于活塞主体(1)朝向继动阀阀门的一侧且通过调节组件(4)设置于活塞主体(1)上,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调节杆(5)沿活塞主体(1)轴向滑移连接在活塞主体(1)上的调节杆(5)以及设置于调节杆(5)与活塞主体(1)之间的定位件(6),所述调节杆(5)的一端位于活塞主体(1)朝向阀门的一侧且与驱动部(3)连接,另一端伸出继动阀壳体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动阀的驱动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主体(1)朝向阀门的端面开设有与活塞主体(1)同轴的螺纹孔,所述定位件(6)包括一体设置于调节杆(5)外壁上的螺纹段(51),所述螺纹段(51)与螺纹孔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继动阀的驱动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上设置有用于与继动阀壳体密封配合的密封件(7),所述密封件(7)包括第一密封圈(71)和第二密封圈(72),所述调节杆(5)上开设有与调节杆(5)同轴且沿调节杆(5)轴向分布的第一密封圈安装槽(52)和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3),第一密封圈(71)设置于第一密封圈安装槽(52)中,第二密封圈(72)设置于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3)中,第一密封圈(71)和第二密封圈(72)的外侧与继动阀壳体供调节杆(5)穿出的通孔的内壁抵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继动阀的驱动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槽(52)和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3)的槽底均开设有弹簧安装槽(54),弹簧安装槽(54)内设置有抵紧弹簧(73),抵紧弹簧(73)的一端与弹簧安装槽(54)槽底固定,另一端与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程鑫郭军生董传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