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25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储液槽、壳体、出烟口、进烟管、筛板、活性炭、氧化剂、循环喷淋机构,所述储液槽为顶面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储液槽的顶面开口处设有竖直向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边沿设有管径逐渐变小的出烟口,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进烟管,所述壳体内进烟管上方设有水平布置的筛板,所述筛板的上方放置有活性炭,所述储液槽内添加有氧化剂,所述循环喷淋机构设在壳体的外侧;本申请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经济适用,便于检修,在保证了对烟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的高效氧化吸附处理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氧化剂的利用率。提升了氧化剂的利用率。提升了氧化剂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煤化工厂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煤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尾气中污染物以硫和硝的氧化物为主,含有硫和硝的氧化物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通常煤化工厂均使用脱硫脱硝塔进行对废气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废气通过脱硫脱硝塔的净化处理,把含有硫和硝的氧化物过滤回收,再把废气排放出去,这样就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0003]但现有的脱硫脱硝塔中,管道布置以及喷嘴布置不合理,造成脱硫、脱硝塔内部氧化剂分布不均衡,使得脱硫、脱硝塔内部部分地方的气液接触不充分,导致脱硫、脱硝效果差;并且现有的脱硫脱硝塔对于氧化剂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使得氧化剂与烟气充分接触,保证脱硫脱硝效果,并且通过循环泵连续抽取氧化剂进行喷淋,提高了氧化剂的利用率,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储液槽、壳体、出烟口、进烟管、筛板、活性炭、氧化剂、循环喷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为顶面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储液槽的顶面开口处设有竖直向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边沿设有管径逐渐变小的出烟口,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进烟管,所述壳体内进烟管上方设有水平布置的筛板,所述筛板的上方放置有活性炭,所述储液槽内添加有氧化剂,所述循环喷淋机构设在壳体的外侧,所述循环喷淋机构包括循环泵、进液管、排液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喷头、第二喷头、过滤箱,所述循环泵设在壳体的外侧地面,所述循环泵的进口处设有延伸到储液槽内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自由端设有过滤箱,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处设有自由端封闭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侧壁上部设有延伸到壳体内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自由端设有可向水平方向喷淋的第一喷头,所述排液管的侧壁中部设有延伸到壳体内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自由端设有可向垂直方向喷淋的第二喷头。
[0006]进一步,所述储液槽的下边沿设有带有安装孔的定位环。
[0007]进一步,所述储液槽的侧壁下部设有废渣管,所述废渣管的侧壁设有第一阀门。
[0008]进一步,所述储液槽与壳体之间设有等角度布置的肋板。
[0009]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部设有对称布置的吊耳。
[0010]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侧壁活性炭上方设有人孔。
[0011]进一步,所述进液管的侧壁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排液管的侧壁设有第三阀门。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支管的侧壁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二支管的侧壁设有第五阀门。
[0013]进一步,所述过滤箱包括壳体、端盖,所述进液管的侧壁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多个壳体,所述壳体为底面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均匀布置的通孔,且所述壳体的通孔由外到内逐渐变小,位于最外层的所述壳体开口处设有端盖。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喷头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密封轴承、L型管,所述第一基座的顶面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处设有与第一支管固接的第一密封轴承,所述第一基座的侧壁等角度设有贯穿第一盲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设有L型管,所述L型管的侧壁设有与水平面平行的第一出水孔。
[0015]进一步,所述第二喷头包括第二基座、第二密封轴承、圆柱管,所述第二基座的顶面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处设有与第二支管固接的第二密封轴承,所述第二基座的侧壁等角度设有贯穿第二盲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上设有圆柱管,所述圆柱管的侧壁设有与水平面垂直的第二出水孔,所述圆柱管的末端侧壁设有六角面。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设置循环喷淋机构,循环泵抽取经过滤箱滤净的氧化剂,输送到第一喷头,由于水压的作用使得第一喷头自转,向壳体的水平方向进行喷淋,同时输送到第二喷头,由于水压的作用使得第二喷头自转,向壳体的垂直方向进行喷淋,使得氧化剂与烟气充分接触,保证脱硫脱硝效果,并且循环式喷淋,大大提高了氧化剂的利用率;本申请通过在筛板的下方设置进烟管,可以使得氧化剂蒸发产生水汽粘附烟气中的烟尘,起到初步净化的作用;本申请通过设置活性炭,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微孔结构,再生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可以将烟气中硫的氧化物与硝的氧化物吸附在表面,便于氧化剂的喷淋,无二次污染并且资源可再生利用;本申请通过设置定位环,便于安装本申请;本申请通过设置肋板,增加结构之间的强度与刚度,提升使用寿命;本申请通过设置废渣管,便于反冲清洗储液槽内的杂质;本申请通过设置吊耳,便于吊起本申请进行安装;本申请通过设置人孔,便于检修壳体内的结构,便于填充活性炭;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便于启动循环泵;本申请通过设置第四阀门与第五阀门,便于调节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氧化剂的流量;本申请设计合理,安装方便,经济适用,便于检修,在保证了对烟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的高效氧化吸附处理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氧化剂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循环喷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过滤箱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第一喷头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第二喷头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储液槽1、壳体2、出烟口3、进烟管4、筛板5、活性炭6、氧化剂7、循环喷淋机构8、循环泵8

1、进液管8

2、排液管8

3、第一支管8

4、第二支管8

5、第一喷头8

6、第一基座8
‑6‑
1、第一密封轴承8
‑6‑
2、L型管8
‑6‑
3、第一盲孔8
‑6‑
4、第一螺纹孔8
‑6‑
5、第一出水孔8
‑6‑
6、第二喷头8

7、第二基座8
‑7‑
1、第二密封轴承8
‑7‑
2、圆柱管8
‑7‑
3、第二盲孔8
‑7‑
4、第
二螺纹孔8
‑7‑
5、第二出水孔8
‑7‑
6、六角面8
‑7‑
7、过滤箱8

8、壳体8
‑8‑
1、通孔8
‑8‑
2、端盖8
‑8‑
3、定位环9、废渣管10、第一阀门11、肋板12、吊耳13、人孔14、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7、第五阀门18。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储液槽、壳体、出烟口、进烟管、筛板、活性炭、氧化剂、循环喷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为顶面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储液槽的顶面开口处设有竖直向上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边沿设有管径逐渐变小的出烟口,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进烟管,所述壳体内进烟管上方设有水平布置的筛板,所述筛板的上方放置有活性炭,所述储液槽内添加有氧化剂,所述循环喷淋机构设在壳体的外侧,所述循环喷淋机构包括循环泵、进液管、排液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喷头、第二喷头、过滤箱,所述循环泵设在壳体的外侧地面,所述循环泵的进口处设有延伸到储液槽内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自由端设有过滤箱,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处设有自由端封闭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侧壁上部设有延伸到壳体内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自由端设有可向水平方向喷淋的第一喷头,所述排液管的侧壁中部设有延伸到壳体内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自由端设有可向垂直方向喷淋的第二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的下边沿设有带有安装孔的定位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的侧壁下部设有废渣管,所述废渣管的侧壁设有第一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部设有对称布置的吊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活性炭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子夜宣亮柱王寿斌张鸿波李波王永钊侯德楠刘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