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128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圈活动套接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交错分布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底部铰接有弧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第一转轴的外圈固接有位于两组夹持机构之间的螺杆,螺杆的外圈螺纹连接有固定套环,固定套环的底部外圈滑动套接有沿其中心轴线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有弧形结构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内圈固定有伸缩机构,相邻两组第二固定板的外圈滑动连接有同一组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底部外圈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的第一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次性将所有的雄蕊去除干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杂交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榴属于千屈菜科石榴属,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果树之一。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石榴果实中含有安石榴甙、花色苷、鞣花酸等酚类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功效,是国内外市场上重要的功能性水果。石榴花量大、花期长,也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石榴为两性花,萼片与子房联生,花瓣着生于萼筒内壁,花冠中间有一雌蕊,雄蕊多数。花丝长为5~10mm,着生在萼茼内壁上下,下部花丝较长,上部花丝较短,稍低且包围在花柱周围(两性完全花)。花药数因品种不同差别较大,一般130~390枚不等。
[0003]果树有性杂交育种是重要的育种途径之一。目前石榴杂交育种一直沿用果树杂交育种的传统方法,即在父本盛花期采集并制备花粉,在母本开花前去雄、授粉、套袋。石榴花雄蕊较多,杂交授粉过程中去雄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因子房与萼片联生,如果去除萼片的话去雄容易,但是后期果实容易感病,杂交效率降低;如果不去除萼片,会增加去雄的难度,尤其是着生在萼筒内壁下部位的花药,操作复杂,去雄很难彻底,杂交效率受去雄效率的制约。因此,研发一种石榴去雄的装置十分有必要,既要能提高去雄的效率,也要减少对萼筒和子房的伤害。给去雄操作造成了一定难度,使得去雄的工作费工费时,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解决了去雄蕊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活动套接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交错分布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底部铰接有弧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接有位于两组夹持机构之间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圈螺纹连接有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的底部外圈滑动套接有沿其中心轴线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有弧形结构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圈固定有伸缩机构,相邻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圈滑动连接有同一组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底部外圈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的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二固定板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的第二刀片,且第二刀片的内圈与第二固定板的外圈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转轴外圈活动套接的第四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固定杆,两组第三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把手,第四固定杆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的顶部通过第一铰接耳铰接。
[0008]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与第二固定板内圈固定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滑动套接有中空结构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圈开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的第一滑槽,第
三固定板的内圈固定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相邻的第一滑槽滑动套接。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环的底部开设与其同轴设置的环形结构的第二滑槽,第二固定杆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滑动套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板、夹持机构、伸缩机构、第一刀片、第二刀片、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对石榴的雄蕊进行去除,能够一次性将所有的雄蕊去除干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通过第一转轴、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调节第二固定板与螺杆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雌蕊的大小进行调节,避免对雄蕊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夹持机构与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把手与第三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夹持机构;2、第一固定板;3、第一转轴;4、螺杆;5、固定套环;6、第二固定杆;7、第二固定板;8、伸缩机构;9、第三固定板;10、第一刀片;11、第二刀片;12、把手;13、第三固定杆;14、第四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参照图1

3,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包括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外圈活动套接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交错分布的夹持机构1,夹持机构1的底部铰接有弧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2,第一转轴3的外圈固接有位于两组夹持机构1之间的螺杆4,螺杆4的外圈螺纹连接有固定套环5,固定套环5的底部外圈滑动套接有沿其中心轴线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杆6,第二固定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弧形结构的第二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7的内圈固定有伸缩机构8,相邻两组第二固定板7的外圈滑动连接有同一组第三固定板9,第三固定板9的底部外圈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的第一刀片10,第一刀片10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二固定板7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的第二刀片11,且第二刀片11的内圈与第二固定板7的外圈固定;在对石榴进行去除雄蕊这一步骤时,首先将根据雌蕊的大小调节第二固定板7与第一转轴3之间的距离,转动固定套环5,将固定套环5向上转动或则向下转动,向上转动则是减小第二固定板7与螺杆4之间的距离,固定套环5向下转动则是增大第二固定板7与螺杆4之间的距离;调节好之后,用手握住两组第三固定杆13,使得两组第三固定杆13相互靠近,第三固定杆13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一同转动,然后将石榴的雌蕊放置在第二固定板7形成的密闭环之中,同时两组第一固定板2将所有的雄蕊包括在内,然后将第三固定杆13恢复至原位,第三固定杆13带动与其连接的第四固定杆14恢复至原位,第四固定杆14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恢复至原位,使得两组第一固定板2形成一个环形结构,并且将雌蕊夹持在的内圈之间,此时,向下转动固定套环5,固定套环5使得与其连接的第二固定杆6在向下移动的同时
向下偏转,第二固定杆6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固定板7远离螺杆4,第二固定板7移动的同时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沿着第二连接杆滑动,第二固定板7的移动使得与其连接的两组第三固定板9一同移动且相互远离,第二固定板7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刀片11移动,第三固定板9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刀片10移动,从而对雄蕊进行去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所有的雄蕊一次性去除,避免有移动,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9]进一步的,夹持机构1包括与第一转轴3外圈活动套接的第四固定杆14,第四固定杆14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固定杆13,两组第三固定杆1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把手12,第四固定杆14的底部与第一固定板2的顶部通过第一铰接耳铰接;用手握住两组第三固定杆13,使得两组第三固定杆13相互靠近,第三固定杆13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包括第一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圈活动套接有两组沿其中心轴线对称交错分布的夹持机构(1),所述夹持机构(1)的底部铰接有弧形结构的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圈固接有位于两组夹持机构(1)之间的螺杆(4),所述螺杆(4)的外圈螺纹连接有固定套环(5),所述固定套环(5)的底部外圈滑动套接有沿其中心轴线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弧形结构的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内圈固定有伸缩机构(8),相邻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外圈滑动连接有同一组第三固定板(9),所述第三固定板(9)的底部外圈固定有与其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的第一刀片(10),所述第一刀片(10)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二固定板(7)同轴设置的弧形结构的第二刀片(11),且第二刀片(11)的内圈与第二固定板(7)的外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榴去雄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燕黎积誉曹榛贾波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