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10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涉及二次电池领域,针对现有的顶盖结构较为复杂,顶盖组件的密封性能较弱且易与极柱脱离,同时基体位于壳体的内部,影响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影响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端子引出孔,且所述端子引出孔均贯穿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防爆透气孔,且所述第一防爆透气孔位于两个所述端子引出孔的中间设置,所述顶盖板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不仅可防止极柱与顶盖板脱离,以及提升该装置的密封性能;同时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并且有利于提高电池内部的能量密度。并且有利于提高电池内部的能量密度。并且有利于提高电池内部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在广泛推广,但是要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汽车的行驶里程少,电池包成本高,电池包的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基于上述的问题,对电动车的核心零件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动力电池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等。
[0003]目前,动力电池普遍采用的是方形硬壳结构,动力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和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外壳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容纳电极组件及电解液,电极组件的电能通过顶盖组件的极柱从密闭空间内引出到密闭空间外。现有的顶盖组件中,顶盖板为金属板并且开设通孔,极柱分为基体部和延伸部,并且基体部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的孔径。装配时,基体部位于顶盖板的下方(即壳体内部),待延伸部穿过通孔后利用卡簧或者采用铆接方式固定延伸部,通过此方式将极柱固定于顶盖板。由于基体部位于壳体内部,因此会使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从而降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4]由于极柱本身结构以及装配工序复杂,不但会影响二次电池的装配效率,往往会由于固定力度不够,而出现极柱与顶盖板脱离连接的现象;同时降低了顶盖组件的密封性,进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解决了现有的顶盖结构较为复杂,顶盖组件的密封性能较弱且易与极柱脱离,同时基体位于壳体的内部,影响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影响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端子引出孔,且所述端子引出孔均贯穿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防爆透气孔,且所述第一防爆透气孔位于两个所述端子引出孔的中间设置,所述顶盖板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端子引出孔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且所述第一防爆透气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件,所述顶盖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下部绝缘支架,且所述下部绝缘支架靠近顶盖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端子过孔,且所述端子过孔分别与端子引出孔对应,所述端子过孔的内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异形凹槽,且所述下部绝缘支架的之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防爆透气孔,且所述第二防爆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防爆阀,且所述防爆阀的内部设置有爆破区,所述爆破区与防爆阀的连接处开设有环形刻痕,所述防爆阀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防爆阀与第三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端子过孔的内部均设置有电极端子,且所述电极端子分别与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相互匹配,所述
电极端子的下表面设置有焊接部,且所述电极端子位于焊接部处焊接有金属件,所述第二防爆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凸台,所述方形凸台靠近防护罩的外侧设置,所述防护罩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护穿孔,所述防护穿孔均贯穿防护罩。
[0008]优选的,所述防爆阀的表面与环形凹槽的内壁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圆形穿孔。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件远离下部绝缘支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保护膜。
[0010]优选的,所述下部绝缘支架靠近顶盖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异形凸缘,且所述异形凸缘分别位于端子过孔的四周分布,所述顶盖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异形凸缘对应的配合槽。
[0011]优选的,所述下部绝缘支架的表面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缺口,且所述缺口分别位于第二防爆透气孔的两侧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罩靠近顶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性卡扣,且所述弹性卡扣分别与缺口的位置对应且与分别与缺口相匹配。
[0013]优选的,所述顶盖板和下部绝缘支架的表面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注液孔。
[0014]优选的,所述电极端子的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贯穿电极端子。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金属件材质为铜材质,便于采用超声波焊接连接电极端子更稳固,采用超声波焊接可使得金属件与电极端子的连接更加的稳固,提高密封效果;同时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三固定件采用注塑的方式与顶盖板形成一体的结构,可防止极柱与顶盖板脱离;通过在圆形穿孔的内部灌注胶体,从而实现对防爆阀安装处的密封,提升该装置的密封性能。
[0017]2、通过在防爆阀的爆破区设置有环形刻痕;通过环形刻痕,环形刻痕的存在能够使得电池内部的气压迅速释放,当电池内部的压力过大时,使得本体非常容易从环形刻痕处爆破,从而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整个装置均安装在顶盖板上,内部占用空间底,有利于提高电池内部的能量密度。
[0018]综上所述,该装置不仅可使得金属件与电极端子的连接更加的稳固、可防止极柱与顶盖板脱离,以及提升该装置的密封性能;同时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并且内部占用空间底,有利于提高电池内部的能量密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分解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二负极极柱端子与顶盖板组装后剖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防爆阀及第三固定件与顶盖板组装后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顶盖板反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电极端子与金属件焊接前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电极端子与下部绝缘支架装配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下部绝缘支架反面图。
[0026]图8为本技术顶盖板、下部绝缘支架、电极端子安装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第一固定件;2、第二固定件;3、顶盖板;4、端子引出孔;5、第一防爆透
气孔;6、环形凹槽;7、圆形穿孔;8、第三固定件;9、保护膜;10、下部绝缘支架;11、端子过孔;12、异形凹槽;13、异形凸缘;14、第二防爆透气孔;15、缺口;16、防爆阀;17、爆破区;18、环形刻痕;19、第一沉槽;20、电极端子;21、定位孔;22、防护罩;23、方形凸台;24、弹性卡扣;25、防护穿孔;26、金属件;27、焊接部;28、注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参照图1

8,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3,所述顶盖板3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端子引出孔4,且所述端子引出孔4均贯穿顶盖板3,所述顶盖板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防爆透气孔5,且所述第一防爆透气孔5位于两个所述端子引出孔4的中间设置,所述顶盖板3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两个所述端子引出孔4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且所述第一防爆透气孔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3)的表面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端子引出孔(4),且所述端子引出孔(4)均贯穿顶盖板(3),所述顶盖板(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防爆透气孔(5),且所述第一防爆透气孔(5)位于两个所述端子引出孔(4)的中间设置,所述顶盖板(3)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两个所述端子引出孔(4)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2),且所述第一防爆透气孔(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件(8),所述顶盖板(3)的内表面设置有下部绝缘支架(10),且所述下部绝缘支架(10)靠近顶盖板(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端子过孔(11),且所述端子过孔(11)分别与端子引出孔(4)对应,所述端子过孔(11)的内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异形凹槽(12),且所述下部绝缘支架(10)的之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防爆透气孔(14),且所述第二防爆透气孔(14)的内部设置有防爆阀(16),且所述防爆阀(16)的内部设置有爆破区(17),所述爆破区(17)与防爆阀(16)的连接处开设有环形刻痕(18),所述防爆阀(16)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沉槽(19),所述防爆阀(16)与第三固定件(8)固定连接,所述端子过孔(11)的内部均设置有电极端子(20),且所述电极端子(20)分别与第一固定件(1)以及第二固定件(2)相互匹配,所述电极端子(20)的下表面设置有焊接部(27),且所述电极端子(20)位于焊接部(27)处焊接有金属件(26),所述第二防爆透气孔(14)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罩(22),且所述防护罩(22)的上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方形凸台(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富航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