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99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涉及保育舍技术领域,包括饮水器、搬运通道、围栏、挡仔门、高压喷雾器、集水管、挡水板、隔板、饲喂区和自动采食槽,保育舍的底面位于地面下方,所述保育舍中间位置为垫料区,所述垫料区内铺设有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所述垫料区左右两端合页连接有隔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传统的保育舍进行改进,保育舍向下深挖一米,保育舍南北两侧还分别设有保温层和夯土层,提高了保温效果,将两保育床合二为一,中间垫料坑,两边自动饲喂槽添加两个临近阶段的饲料让猪只自由择食,猪只活动面积加大,可以嬉戏,恢复其生物习性,有利于幼猪健康生长。利于幼猪健康生长。利于幼猪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


[0001]本技术涉及保育舍
,特别是涉及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

技术介绍

[0002]保育舍是工厂化养猪关键建筑物之一,传统保育舍内部的保育床设置在两侧,中间为通道,且各个保育床之间设个隔栏,幼猪活动范围较小,不利于幼猪生长,且为保证供暖,每个保育床上方挂设有保暖灯,这样会导致幼猪全都聚集在一起取暖,容易导致底下的幼猪死亡,降低了幼猪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包括饮水器、搬运通道、围栏、挡仔门、高压喷雾器、集水管、挡水板、隔板、饲喂区和自动采食槽,保育舍的底面位于地面下方,保育舍顶部镶嵌有透光板,所述保育舍中间位置为垫料区,所述垫料区内铺设有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所述垫料区内还设有恒温喷雾,所述垫料区左右两端合页连接有隔板,所述垫料区前后两侧为饲喂区,所述饲喂区设有自动采食槽和饮水器,所述饮水器下方漏缝地板上倾斜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底部设有集水管,所述垫料区和饲喂区外围固定安装有围栏,围栏的左右两端均合页连接有挡仔门,所述保育舍内部四周均设有搬运通道,所述保育舍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高压喷雾器,保育舍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保温层和夯土层。
[0006]优选的,所述保育舍其中一端设有通风设备和水帘设备。
[0007]优选的,所述保育舍底面与地面距离为1米。
[0008]优选的,所述搬运通道的宽度为0.9米。
[0009]优选的,所述夯土层的厚度为1米。
[0010]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的制备方法:将谷壳、锯末、米糠、生猪粪倒入搅拌搅拌设备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的同时喷洒液体有益菌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将搅拌后的垫料堆叠高温发酵,堆叠时间为7

8天,连续三次,经十几日的堆叠后,能够杀死各种有害病菌及虫卵,并通过高温发酵降低各种细菌及霉菌等微生物存活条件。
[0011]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对传统的保育舍进行改进,将两保育床合二为一,中间垫料坑,两边自动饲喂槽添加两个临近阶段的饲料让猪只自由择食,猪只活动面积加大,可以嬉戏,恢复其生物习性,有利于幼猪健康生长;
[0013]2、本技术的垫料采用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益生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节省用电成本不用内部保暖灯供暖,整个垫料床供热均匀,防止保育猪抱堆取暖,
造成保育猪死亡;
[0014]3、在建造保育舍时向下深挖一米,使保育舍冬夏温差减小,尤其在冬季保温效果良好,且在保育舍的北侧设有夯土层,保育舍南侧设有保温层,都有助于抵御严寒,适合在北方寒冷地区建造;
[0015]4、保育舍顶部设有高压喷雾器,在冬季时,喷洒温水一方面能够提高舍内温度,另一方面能够为发酵垫料补充水分,增强有益菌活性,使有益菌更好的分解粪便和尿液,散发热量,提高舍内温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的通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的水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搬运通道;2、保温层;3、饮水器;4、围栏;5、垫料区;6、高压喷雾器;7、挡仔门;8、透光板;9、集水管;10、挡水板;11、夯土层;12、恒温喷雾;13、隔板;14、饲喂区;15、自动采食槽;16、通风设备;17、水帘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0024]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包括饮水器3、搬运通道1、围栏4、挡仔门7、高压喷雾器6、集水管9、挡水板10、隔板13、饲喂区14和自动采食槽15,保育舍的底面位于地面下方,保育舍顶部镶嵌有透光板11,透光板11能够使阳光照进保育舍内,提高温度,同时增强菌种的活性,保育舍底面与地面距离为1米,即向下挖一米,保育舍中间位置为垫料区5,传统保育舍内部的保育床设置在两侧,中间为通道,且各个保育床之间设个隔栏,幼猪活动范围较小,将垫料区5设在保育舍中间,将两保育床合二为一,猪只活动面积加大,可以嬉戏,恢复其生物习性,有利于幼猪健康生长,垫料区5内铺设有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与传统干燥的垫料相比,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的有益菌活性更强,同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可杀死绝大多数病菌,发酵垫料提供的热量较为均匀,防止保育猪抱堆在保暖灯下取暖,造成保育猪死亡,垫料区5内还设有恒温喷雾12,恒温喷雾12喷洒出来的雾化的温水,用于提高保育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发酵垫料提供水分,垫料区5左右两端合页连接有隔板12,隔板12用于调整垫料的排出与排入,垫料区5前后两侧为饲喂区14,饲喂区14设有自动采食槽15和饮水器3,饮水器3下方漏缝地板上倾斜设置有挡水板10,
挡水板10底部设有集水管9,幼猪在饮水时,滴洒的水会通过漏缝流至挡水板10,挡水板10再将水导流至集水管9,保持舍内干净卫生,垫料区5和饲喂区14外围固定安装有围栏4,围栏4形成一个较大的保育床,围栏4的左右两端均合页连接有挡仔门7,挡仔门7用于控制幼猪进出,保育舍内部四周均设有搬运通道1,搬运通道的宽度为0.9米,该宽度可供电瓶车通过,运输幼崽,保育舍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高压喷雾器6,高压喷雾器6用于夏季降温和增加舍内湿度,为发酵垫料提供水分,保育舍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保温层2和夯土层11,夯土层11的厚度为1米,保温层2外侧为砖墙,夯土层11两侧均为砖墙,保温层2和夯土层11均用于保温,保育舍其中一端设有通风设备16和水帘设备17,通风设备16可以是风机或其他风机设备,水帘设备17由卷帘和喷雾器组成,用于夏季通风降温。
[0025]工作原理:垫料区5设在保育舍中间,将两保育床合二为一,猪只活动面积加大,可以嬉戏,恢复其生物习性,有利于幼猪健康生长,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热量,可杀死绝大多数病菌,发酵垫料提供的热量较为均匀,防止保育猪抱堆在保暖灯下取暖,造成保育猪死亡,幼猪在饮水时,滴洒的水会通过漏缝流至挡水板10,挡水板10再将水导流至集水管9,保持舍内干净卫生,保育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生态益生菌养猪耐寒保育舍,其特征在于:包括饮水器(3)、搬运通道(1)、围栏(4)、挡仔门(7)、高压喷雾器(6)、集水管(9)、挡水板(10)、隔板(13)、饲喂区(14)和自动采食槽(15),保育舍的底面位于地面下方,保育舍顶部镶嵌有透光板(8),所述保育舍中间位置为垫料区(5),所述垫料区(5)内铺设有湿式益生菌预拌型发酵垫料,所述垫料区(5)内还设有恒温喷雾(12),所述垫料区(5)左右两端合页连接有隔板(13),所述垫料区(5)前后两侧为饲喂区(14),所述饲喂区(14)设有自动采食槽(15)和饮水器(3),所述饮水器(3)下方漏缝地板上倾斜设置有挡水板(10),挡水板(10)底部设有集水管(9),所述垫料区(5)和饲喂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