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高棚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81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眩光高棚灯,包括:光源组件、散热器、扩散板和防眩网以及端盖,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和散热鳍片;散热器主体还包括固定在散热器主体背离散热鳍片一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侧部和第二安装侧部;光源组件贴附固定在散热器主体远离散热鳍片的一面;第一安装侧部和第二安装侧部上相对设置有安装槽,扩散板和防眩网由内至外依次固定在安装槽上且均位于第一安装侧部和第二安装侧部之间;两组端盖分别封装在散热器主体的两端且两组端盖均同时与第一安装侧部、第二安装侧部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光源组件的出光通道上设置扩散板和防眩网,有效降低了灯具的眩光值,优化了照明效果。优化了照明效果。优化了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高棚灯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眩光高棚灯。

技术介绍

[0002]高棚灯是一种广泛用于工厂、电厂、钢厂、车间、仓库、体育馆、候车室、车站、油站、机场、商场、大卖场等大型宽敞场所的照明灯具。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眩光,影响用户使用,带来不良效果,照明效果差。而“眩光”是一种不良的照明现象,当光源的亮度极高或是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差较大时,就会产生“眩光”。“眩光”现象不仅影响观看,而且对视力健康都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防眩光高棚灯以改善上述灯具眩光影响照明效果的问题。
[0004]一种防眩光高棚灯,包括:
[0005]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基板上的若干个光源单体;
[0006]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主体面向所述防眩光高棚灯外部的散热鳍片;
[0007]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用于扩散所述光源组件所产生的光线;
[0008]防眩网,所述防眩网用于降低所述防眩光高棚灯的眩光值;
[0009]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两组;
[0010]其中,所述散热器主体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主体背离所述散热鳍片一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侧部和第二安装侧部;所述光源组件贴附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主体远离所述散热鳍片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部和所述第二安装侧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侧部和所述第二安装侧部上相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扩散板和所述防眩网由内至外依次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上且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部和所述第二安装侧部之间;两组所述端盖分别封装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两端且两组所述端盖均同时与所述第一安装侧部、所述第二安装侧部抵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扩散板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防眩网的第二安装槽;所述扩散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上并位于所述防眩网和所述光源组件之间;所述光源组件所产生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扩散板、所述防眩网后传播到外界。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器主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源固定槽,所述光源固定槽包括与所述散热器主体一体的槽壁和固定在所述槽壁上的承托部,所述基板贴附在所述槽壁上并在所述承托部的承托下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二限位部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
[0014]优选的,还包括吊绳组件,所述吊绳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另一端与外部
固定物连接以使所述防眩光高棚灯悬挂固定。
[0015]优选的,所述吊绳组件包括高度调节件和角度调节件,所述高度调节件一端与外部固定物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角度调节件连接,所述角度调节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
[0016]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件包括角度调节固定块和穿过所述角度调节固定块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固定的角度调节绳以及将所述角度调节绳和所述角度调节固定块固定的角度调节螺丝。
[0017]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高度调节绳和高度调节固定块,所述高度调节绳一端与外部固定物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高度调节固定块后与所述角度调节固定块固定。
[0018]优选的,还包括水平调节件,水平调节件包括水平滑块和将角度调节绳和水平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螺丝,以及将水平滑块与散热器主体连接固定的第二固定螺丝,散热器上设有与水平滑块匹配的水平滑轨。
[0019]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主体上的驱动电源和防水接头以及将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连接所述驱动电源后从所述防水接头接入所述防眩光高棚灯内部,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防眩光高棚灯,其通过在光源组件的出光通道上设置扩散板和防眩网,有效降低了灯具的眩光值,优化了照明效果;同时其还设有散热器,可以有效解决高棚灯在工作时大量产热的问题,使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眩光高棚灯内部元件避免因自身热量过大所带来的工作性能下降或使用寿命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眩光高棚灯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细节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眩光高棚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C

C视角的剖视图;
[0025]图5为图4中B

B视角的剖视图;
[0026]图6为图5中D处细节图;
[0027]图7为本技术一种防眩光高棚灯的光线照射模拟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0、光源组件;20、散热器;30、扩散板;40、防眩网;50、端盖;201、散热器主体;202、散热鳍片;2011、第一安装侧部;2012、第二安装侧部;230、安装槽;231、第一安装槽;232、第二安装槽;204、光源固定槽;2041、槽壁;2042、承托部;2311、第一限位部;2312、第一侧壁;2321、第二限位部;2322、第二侧壁;60、吊绳组件;601、高度调节件;6011、高度调节绳;6012、高度调节固定块;602、角度调节件;6021、角度调节固定块;6022、角度调节绳;6023、角度调节螺丝;70、水平调节件;701、水平滑块;702、第一固定螺丝;703、第二固定螺丝;704、水平滑轨;80、驱动电源;90、防水接头;801、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眩光高棚灯,包括一用于发光的光源组件10,光源组件10包括基板(图未示)以及固定在基板上的若干个光源单体(图未示);一用于散发热量的散热器20,散热器20包括散热器主体201和设置在散热器主体201面向防眩光高棚灯外部的散热鳍片202;一用于扩散光源组件10所产生的光线的扩散板30;还有用于降低防眩光高棚灯的眩光值的防眩网40,以及两组端盖50。其中,散热器主体201还包括固定在散热器主体201背离散热鳍片202一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侧部2011和第二安装侧部2012;光源组件10贴附固定在散热器主体201远离散热鳍片202的一面且位于第一安装侧部2011和第二安装侧部2012之间;第一安装侧部2011和第二安装侧部2012上相对设置有安装槽230,扩散板30和防眩网40由内至外依次固定在安装槽230上且均位于第一安装侧部2011和第二安装侧部2012之间;两组端盖50分别封装在散热器主体201的两端且两组端盖50均同时与第一安装侧部2011、第二安装侧部2012抵接固定。
[0031]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高棚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基板上的若干个光源单体;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主体面向所述防眩光高棚灯外部的散热鳍片;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用于扩散所述光源组件所产生的光线;防眩网,所述防眩网用于降低所述防眩光高棚灯的眩光值;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两组;其中,所述散热器主体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主体背离所述散热鳍片一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侧部和第二安装侧部;所述光源组件贴附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主体远离所述散热鳍片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部和所述第二安装侧部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侧部和所述第二安装侧部上相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扩散板和所述防眩网由内至外依次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上且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侧部和所述第二安装侧部之间;两组所述端盖分别封装在所述散热器主体的两端且两组所述端盖均同时与所述第一安装侧部、所述第二安装侧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高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扩散板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防眩网的第二安装槽;所述扩散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上并位于所述防眩网和所述光源组件之间;所述光源组件所产生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扩散板、所述防眩网后传播到外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高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源固定槽,所述光源固定槽包括与所述散热器主体一体的槽壁和固定在所述槽壁上的承托部,所述基板贴附在所述槽壁上并在所述承托部的承托下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光高棚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隆郑镇城徐连城韩露
申请(专利权)人:宏泰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