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59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属于服装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目的是辅助手工工艺进行服装驳面的纳缝,提高缝制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确保驳面不反翘。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包括面板本体,面板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一体成型,第一板体的宽度大于第二板体的宽度,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形成让位部,第一板体下方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小于第一板体的长度,第二板体上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为弧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生产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

技术介绍

[0002]在服装生产制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使用通用撬边机将各类衣片完成西服驳面纳缝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手工将驳面折叠,然后使用通用撬边机进行西服驳面纳缝。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1、驳面会出现反撬的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0005]2、驳面缝制的宽窄不一致,余量不均匀。
[0006]3、通过工作人员纯手工进行驳面的缝制,需要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缝制经验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但是在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会容易感到疲倦,不能保证缝制的产品质量规整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能够辅助手工工艺进行服装驳面的纳缝,提高缝制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确保驳面不反翘。
[0008]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大于第二板体的宽度,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形成让位部,所述第一板体下方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小于第一板体的长度,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弧形。
[0010]所述凸起部为弧形柱。
[0011]所述凸起部为中空结构。
[0012]还包括多个固定螺栓,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凸起部底部设有与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凸起部安装在安装槽内通过每个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连接。
[0013]所述第二板体为铁板,第二板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凸起部底部设有磁铁,所述凸起部安装在安装槽内。
[0014]所述第二板体右侧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小于第二板体的宽度。
[0015]所述第一板体上方两侧为圆角。
[0016]所述第一延伸部下方两侧为圆角。
[0017]所述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的两侧为圆角。
[0018]所述第二延伸部右边两侧为圆角。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0020]1、本技术采用面板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一体成型,整体结构稳固牢靠,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形成让位部,便于工作人员将本技术安装在撬边机工作台面上,第一板体下方设有第一延伸部,方便工作人员摆放衣片,第二板体上设有凸起部,在作业时将驳面抵在凸起部上,能够让驳面形成具有凸起部高度的翻折度,能够防止驳面反撬。
[0021]2、本技术采用的凸起部为弧形柱,使得本技术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0022]3、本技术采用的凸起部为中空结构,使得本技术更加轻便,便于工作人员在不使用时将其搬离。
[0023]4、本技术采用固定螺栓,第二板体上采用安装槽的设置,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固定孔,凸起部底部设有与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二固定孔,凸起部安装在安装槽内通过固定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连接,在长期使用后凸起部出现变化,或者在凸起部损坏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凸起部的拆卸替换。
[0024]5、本技术采用的第二板体为铁板,第二板体上设有安装槽,凸起部底部设有磁铁,凸起部安装在安装槽内,凸起部和第二板体通过磁性进行连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凸起部的安装和拆卸。
[0025]6、本技术采用第二延伸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缝制。
[0026]7、本技术采用第一板体上方两侧为圆角、第一延伸部下方两侧为圆角、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的两侧为圆角和第二延伸部右边两侧为圆角的设计,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工作人员被其刮伤,还能避免衣片被边角勾住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的立体图。
[0030]图4为图2的另一立体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图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5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未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1第一板体、11第一延伸部、2第二板体、21凸起部、211第二固定孔、22安装槽、23第一固定孔、24第二延伸部、3让位部、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7]实施例1:
[0038]参见图1。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是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板体1的宽度大于第二板体2的宽度,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形成让位部3,所述第一板体1下方设有第一延伸部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的长度小于第一板体1的长度,所述第二板体2上
设有凸起部21,所述凸起部21为弧形。在本实施例中,面板本体通过长60cm,宽55cm的薄钢板制成,面板本体上表面通过打磨光滑的方式减少摩擦,方便工作人员推动衣片进行缝制,面板本体下表面涂覆有防滑层,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层为磨砂层,能够增加面板本体下表面与撬边机工作台表面的摩擦力,提高本实施例在撬边机工作台表面的稳固性,确保本实施例不会因为长期工作后不能牢固固定在撬边机工作台表面,影响产品质量。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用于工作人员进行驳面的纳缝时将衣片搭在其上表面,便于工作人员推动衣片进行驳面的纳缝,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一体成型,使得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稳固性更强,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构成“L”形的板面形状,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形成让位部3,本实施例安装在撬边机工作台上时,让位部3为撬边机机器主体部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延伸部11用于摆放衣片的下部,第一延伸部11的长度小于第一板体1的长度,也就是说,第一延伸部11右侧边与第一板体1右侧边不在同一条线上,第一延伸部11右侧与第二板体2下部的空间用于容纳工作人员的上半身,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驳面纳缝的相应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21设置在第二板体2上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板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也就是说凸起部21的横截面为弧形,凸起部21用于作业时,将驳面的一部分抵住,使其形成一定的翻折度,避免后期制作过程中驳面反撬,影响服装的美观度,本实施例中的凸起部21的最高点与撬边机的压脚平齐。
[0039]具体的,所述凸起部21为弧形柱。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为半径1.5cm,长11.5cm的弧形柱,使得凸起部21形状不易变形,具有更好的支撑力。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板体(1)的宽度大于第二板体(2)的宽度,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形成让位部(3),所述第一板体(1)下方设有第一延伸部(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的长度小于第一板体(1)的长度,所述第二板体(2)上设有凸起部(21),所述凸起部(21)为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1)为弧形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1)为中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驳面纳缝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固定螺栓(4),所述第二板体(2)上设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内设有第一固定孔(23),所述凸起部(21)底部设有与第一固定孔(23)配合的第二固定孔(211),所述凸起部(21)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红燕黄勇张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