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08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电池模组,设置在箱体内,电池模组呈长方体状;多个折弯件,电池模组的端部通过折弯件安装在箱体内,其中,至少一个折弯件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位置可调节的设置,每个折弯件包括折弯本体以及设置在折弯本体上的硅胶件,硅胶件位于折弯本体和电池模组的端部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泡棉挤压电池模组的固定方式,导致安装繁琐的问题。琐的问题。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圆柱电池的型号有18650、32650以及32140。上述的型号由于其体积较小,串并灵活,应用范围被迅速扩大。为降低成本及提高竞争力,适应已逐步形成市场化以及标准化。圆柱电池的配件也趋向通用化,如镍片,电池支架等。多个圆柱电池呈阵列排列组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设置在箱体内,箱体内设置有电池支架用于固定电池模组。
[0003]但一般情况下,仅使用电池支架固定电池模组不牢固,使用EVA泡棉挤压在电池支架、箱体以及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隙中,此种固定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0004]1)由于EVA泡棉适合硬度的压缩比不能有效的控制,安装繁琐,效率低。
[0005]2)电池模组用泡棉压缩固定,固定强度低,抗冲击性能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泡棉挤压电池模组的固定方式,导致安装繁琐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电池模组,设置在箱体内,电池模组呈长方体状;多个折弯件,电池模组的端部通过折弯件安装在箱体内,其中,至少一个折弯件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位置可调节的设置,每个折弯件包括折弯本体以及设置在折弯本体上的硅胶件,硅胶件位于折弯本体和电池模组的端部之间。
[0008]进一步地,折弯件的折弯角度为90度;电池模组的每相邻的两个表面形成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折弯件,沿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硅胶件的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池模组的宽度。
[0009]进一步地,折弯本体通过插接结构与硅胶件连接。
[0010]进一步地,插接结构包括第一凸筋以及与第一凸筋配合的第一插槽,第一凸筋设置在折弯本体上,第一插槽设置在硅胶件上;插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凸筋以及与第二凸筋配合的第二插槽,第二凸筋设置在硅胶件上,第二插槽设置在折弯本体上。
[0011]进一步地,第一凸筋和第一插槽均呈条形状,第一凸筋围设在第二插槽的外侧,第一插槽围设在第二凸筋的外侧;第一插槽的槽深大于第二插槽的槽深。
[0012]进一步地,折弯本体包括第一板体以及与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远离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内凹部。
[0013]进一步地,硅胶件折弯设置,硅胶件包括第三板体以及与第三板体连接的第四板体,第三板体与第一板体对应设置,第四板体与第二板体对应设置,第三板体和/或第四板体远离折弯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台;硅胶件的朝向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凹陷,凹陷位于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的连接处。
[0014]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的宽度大于第二板体的宽度;第三板体的宽度大于第四板体的宽度。
[0015]进一步地,电池包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设置在箱体和电池模组的第一端之间,第二端盖设置在箱体和电池模组的第二端之间,多个折弯件中的一部分间隔地设置在第一端盖上,另一部分间隔地设置在第二端盖的上;设置在第一端盖上的折弯件与第一端盖之间具有第一间隔,设置在第二端盖上的折弯件与第二端盖之间具有第二间隔。
[0016]进一步地,电池包还包括销轴件,折弯本体的折弯处设置有连接通孔,第一端盖上设置有与连接通孔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销轴件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连接通孔内。
[0017]进一步地,电池包还包括设置在箱体的内侧壁上的支架,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三安装孔,电池包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内,以调节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的距离。
[0018]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电池包包括:箱体、电池模组以及多个折弯件。电池模组设置在箱体内,电池模组呈长方体状。电池模组的端部通过折弯件安装在箱体内。其中,至少一个折弯件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位置可调节的设置。每个折弯件包括折弯本体以及设置在折弯本体上的硅胶件,硅胶件位于折弯本体和电池模组的端部之间。电池模组的一端通过折弯件抵靠在箱体的内壁上,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调整节电池模组的另一端上的折弯件,以使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弯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同时,由于硅胶件位于折弯本体和电池模组的端部之间,硅胶件受到挤压变形,以使硅胶件向折弯本体的两个侧壁施加向外的支持力,以使弯本体的两个侧壁呈张开状,硅胶件能够紧密地贴合在电池模组的外表面上,此时能够调节硅胶件的压缩比,使得硅胶件适合硬度的压缩比能够有效的控制,使用多个折弯件替代了相关技术中的泡棉固定方式,简化了安装过程,便于固定。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泡棉挤压电池模组的固定方式,导致安装繁琐的问题。并且,硅胶件固定强度高,抗冲击性能较高,避免电池模组存在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中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图1的电池包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图1的电池包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图3的电池包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图1的电池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6示出了图1的多个折弯件和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示出了图1的多个折弯件和第一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8示出了图1的折弯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示出了图8的折弯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示出了图8的折弯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示出了图8的硅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示出了图8的硅胶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示出了图1的第一端盖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3]图14示出了图1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5]10、箱体;20、电池模组;21、圆柱电池;22、第一电池支架;23、第二电池支架;24、热缩管;30、折弯件;31、折弯本体;311、第一板体;312、第二板体;313、连接通孔;314、内凹部;32、硅胶件;321、第三板体;322、第四板体;323、凸台;324、凹陷平滑面;50、插接结构;51、第一凸筋;52、第一插槽;53、第二凸筋;54、第二插槽;61、第一端盖;612、第二安装孔;614、端盖本体;615、折弯加强片;616、第四安装孔;62、第二端盖;63、销轴件;64、紧固件;70、支架;71、第三安装孔;80、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电池模组(20),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所述电池模组(20)呈长方体状;多个折弯件(30),所述电池模组(20)的端部通过所述折弯件(30)安装在所述箱体(10)内,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折弯件(30)沿所述电池模组(2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位置可调节的设置,每个所述折弯件(30)包括折弯本体(31)以及设置在所述折弯本体(31)上的硅胶件(32),所述硅胶件(32)位于所述折弯本体(31)和所述电池模组(20)的端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件(30)的折弯角度为90度;一个所述电池模组(20)的每相邻的两个表面形成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折弯件(30),沿所述电池模组(20)的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个所述硅胶件(32)的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电池模组(20)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本体(31)通过插接结构(50)与所述硅胶件(3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50)包括第一凸筋(51)以及与所述第一凸筋(51)配合的第一插槽(52),所述第一凸筋(51)设置在所述折弯本体(31)上,所述第一插槽(52)设置在所述硅胶件(32)上;所述插接结构(50)还包括第二凸筋(53)以及与所述第二凸筋(53)配合的第二插槽(54),所述第二凸筋(53)设置在所述硅胶件(32)上,所述第二插槽(54)设置在所述折弯本体(3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51)和所述第一插槽(52)均呈条形状,所述第一凸筋(51)围设在所述第二插槽(54)的外侧,所述第一插槽(52)围设在所述第二凸筋(53)的外侧;所述第一插槽(52)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二插槽(54)的槽深。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本体(31)包括第一板体(311)以及与所述第一板体(311)连接的第二板体(312),所述第二板体(312)远离所述电池模组(20)的一侧设置有内凹部(31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件(32)折弯设置,所述硅胶件(32)包括第三板体(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光华黄绍林成玲刘克勤江金源王宝鸡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