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国专利>正文

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07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9
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属于粮食加工机械;在机架总成上从上至下依次可摆动地铰连安装上框架和下框架,由手摇轮A、轴承座C、丝杠A、丝母式驱动杆A和调节支杆A组成的倾角调节支撑机构将机架总成与上框架连接,由手摇轮B、轴承座D、丝杠B、丝母式驱动杆B和调节支杆B组成的倾角调节支撑机构将机架总成与下框架连接,在上框架上配装电马达A、轴承座A、分选辊A和底板A,在下框架上配装电马达B、轴承座B、分选辊B和底板B,甲等N级豆箱、乙等N级豆箱和等级外豆箱配置在机架总成下部处;本机大豆作业分级质量好,分选后的大豆外形尺寸一致性好,品相优,有益于大豆售价的提高。有益于大豆售价的提高。有益于大豆售价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粮食加工机械,主要涉及一种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

技术介绍

[0002]粮食企业为了提高大豆的售价,在大豆出售前都需对大豆进行分等分级加工处理。目前,大豆分等分级处理多采用螺旋离心式重力分选机。该机通过重力分选原理,即比重大的大豆籽粒离心力大,比重小的大豆籽粒离心力小,依次将比重大小不同的大豆籽粒分选开,并分别落入在不同等级豆箱内。在生产处理加工实践中发现,该机分选后的同等重力等级的大豆粒外形尺寸大小不一,品相差,影响了大豆分选效果和质量,降低了售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对大豆分选分等分级使用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一种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在保证重力分选大豆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提高同等级大豆品相、保证外形尺寸一致的目的。
[0004]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机架总成的左侧部上从上至下依次可上下摆动地铰连安装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呈右高左低状倾斜配置,下框架呈左高右低状倾斜配置;在所述上框架左、右端的纵向梁板上分别可纵向移动调节且相互对称地安装多个轴承座A,在左、右端相互对应的轴承座A上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多根分选辊A,在所述上框架左、右端纵向梁板上安装的前侧和后侧的轴承座A上侧部上与分选辊A相互平行地分别安装侧挡板A,在所述上框架的右端部上通过电马达A固定架固装个数与同一端部轴承座A个数相同的电马达A,同向旋转的电马达A与相对应的分选辊A连接,在所述上框架前端和后端的横向梁板上分别可摆动地铰连安装调节支杆A,在所述机架总成上端部的纵梁上通过轴承座C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带有手摇轮A的丝杠A,丝母式驱动杆A套装在丝杠A上,所述丝母式驱动杆A的两端可横向移动地插装支撑在机架总成前、后上横梁上,所述调节支杆A的下端与丝母式驱动杆A外端部铰连接,在所述上框架上、位于多根分选辊A下方部位处安装底板A;在所述下框架左、右端的纵向梁板上分别可纵向移动调节且相互对称地安装多个轴承座B,在左、右端相互对应的轴承座B上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多根分选辊B,在所述下框架左、右端纵向梁板上安装的前侧和后侧的轴承座B上侧部上与分选辊B相平行地分别安装侧挡板B,在所述下框架的右端部上通过电马达B固定架固装个数与同一端部轴承座B个数相同的电马达B,同向旋转的电马达B与相对应的分选辊B连接,在所述下框架前端和后端的横向梁板上分别可摆动地铰连安装调节支杆B,在所述机架总成下侧部的纵梁上通过轴承座D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带有手摇轮B的丝杠B,丝母式驱动杆B套装在丝杠B上,所述丝母式驱动杆B的两端可横向移动地插装支撑在机架总成前、后下横梁上,所述调节支杆B的下端与丝母式驱动杆B外端部铰连接,在所述下框架上、位于多根分选辊B下方部位处安装底板B;在所述机架总成的左侧外部、下部和右侧外部处分别配置甲等N级豆箱、等级外豆
箱和乙等N级豆箱,至此构成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
[0005]本专利技术创造将对大豆籽粒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在同一机具上,起到了既保证了大豆籽粒比重的一致性,又提高了同一比重级别大豆籽粒外形尺寸的相近性,具有结构新颖、合理、调节简易方便、适用能力强、大豆分级质量好、品相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中A向局部视图;
[0008]图3是图2的B向视图。
[0009]图中件号说明:
[0010]1、电马达A、2、电马达A固定架、3、轴承座A、4、分选辊A、5、上框架、6、底板A、7、手摇轮A、8、轴承座C、9、丝杠A、10、调节支杆A、11、丝母式驱动杆A、12、电马达B、13、电马达B固定架、14、下框架、15、分选辊B、16、乙等N级豆箱、17、等级外豆箱、18、调节支杆B、19、轴承座D、20、丝母式驱动杆B、21、丝杠B、22、机架总成、23、甲等N级豆箱、24、手摇轮B、25、底板B、26、轴承座B、27、侧档板B、28、侧挡板A。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包括机架总成22,在所述机架总成22的左侧部上从上至下依次可上下摆动地铰连安装上框架5和下框架14,所述上框架5呈右高左低状倾斜配置,下框架14呈左高右低状倾斜配置;在所述上框架5左、右端的纵向梁板上分别可纵向移动调节且相互对称地安装多个轴承座A3,在左、右端相互对应的轴承座A3上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多根分选辊A4,在所述上框架5左、右端纵向梁板上安装的前侧和后侧的轴承座A3上侧部上与分选辊A4相互平行地分别安装侧挡板A28,在所述上框架5的右端部上通过电马达A固定架2固装个数与同一端部轴承座A3个数相同的电马达A1,同向旋转的电马达A1与相对应的分选辊A4连接,在所述上框架5前端和后端的横向梁板上分别可摆动地铰连安装调节支杆A10,在所述机架总成22上端部的纵梁上通过轴承座C8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带有手摇轮A7的丝杠A9,丝母式驱动杆A11套装在丝杠A9上,所述丝母式驱动杆A11的两端可横向移动地插装支撑在机架总成22前、后上横梁上,所述调节支杆A10的下端与丝母式驱动杆A11外端部铰连接,在所述上框架5上、位于多根分选辊A4下方部位处安装底板A6;在所述下框架14左、右端纵向梁板上分别可纵向移动调节且相互对称地安装多个轴承座B26,在左、右端相互对应的轴承座B26上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多根分选辊B15,在所述下框架14左、右端的纵向梁板上安装的前侧和后侧的轴承座B26上侧部上与分选辊B15相平行地分别安装侧挡板B27,在所述下框架14的右端部上通过电马达B固定架13固装个数与同一端部轴承座B26个数相同的电马达B12,同向旋转的电马达B12与相对应的分选辊B15连接,在所述下框架14前端和后端的横向梁板上分别可摆动地铰连安装调节支杆B18,在所述机架总成22下侧部的纵梁上通过轴承座D19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带有手摇轮B24的丝杠B21,丝母式驱动杆B20套装在丝杠B21上,所述丝母式驱动杆B20的两端可横向移动地插装支撑在机架总成22前、后下横梁上,所述调节支杆B18的下端与丝母式驱动杆B20外端部铰连接,在所述下框架14上、位于多
根分选辊B15下方部位处安装底板B25;在所述机架总成22的左侧外部、下部和右侧外部处分别配置甲等N级豆箱23、等级外豆箱17和乙等N级豆箱16。
[0012]大豆分选作业时,根据大豆种粒的实际情况和等级分选的实际需要,在上框架5左、右端部上通过纵向平行调节相邻轴承座A3之间的间距,以改变相邻分选辊A4之间间距尺寸,同样在下框架14左、右端部上通过纵向平行调节相邻轴承座B26之间的间距,以改变相邻分选辊B15之间的间距尺寸,且相邻分选辊A4之间的间距尺寸大于相邻分选辊B15之间的间距尺寸,完成大豆等级尺寸分选的调整;尔后,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寸分选与重力分选组合式大豆分选机,包括机架总成(2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总成(22)的左侧部上从上至下依次可上下摆动地铰连安装上框架(5)和下框架(14),所述上框架(5)呈右高左低状倾斜配置,下框架(14)呈左高右低状倾斜配置;在所述上框架(5)左、右端的纵向梁板上分别可纵向移动调节且相互对称地安装多个轴承座A(3),在左、右端相互对应的轴承座A(3)上相互平行且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多根分选辊A(4),在所述上框架(5)左、右端纵向梁板上安装的前侧和后侧的轴承座A(3)上侧部上与分选辊A(4)相互平行地分别安装侧挡板A(28),在所述上框架(5)的右端部上通过电马达A固定架(2)固装个数与同一端部轴承座A(3)个数相同的电马达A(1),同向旋转的电马达A(1)与相对应的分选辊A(4)连接,在所述上框架(5)前端和后端的横向梁板上分别可摆动地铰连安装调节支杆A(10),在所述机架总成(22)上端部的纵梁上通过轴承座C(8)可转动地支撑安装带有手摇轮A(7)的丝杠A(9),丝母式驱动杆A(11)套装在丝杠A(9)上,所述丝母式驱动杆A(11)的两端可横向移动地插装支撑在机架总成(22)前、后上横梁上,所述调节支杆A(10)的下端与丝母式驱动杆A(11)外端部铰连接,在所述上框架(5)上、位于多根分选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林范祥君尹伟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