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05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包括下培养皿、上培养皿和连接环,下培养皿上方依次设有连接环和上培养皿,下培养皿和上培养皿内壁均分别开设有真空层a和真空层b,下培养皿顶部外侧均开设有外螺纹a,上培养皿底部外侧开设有外螺纹b,连接环内侧中心通过螺纹安装有分离层,分离层上下两侧均分别设有内螺纹a和内螺纹b,内螺纹a和内螺纹b均开设在连接环内侧,下培养皿和连接环通过外螺纹a和内螺纹a配合进行连接,上培养皿和连接环通过外螺纹b和内螺纹b配合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具有密封性好、无菌处理、分离方便、使用方便、绝热保温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


[0001]本技术涉及培养皿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

技术介绍

[0002]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但是现在的无菌包装密封性检测阳性对照品样品的制作装置不具备密封性好、无菌处理、分离方便、使用方便、绝热保温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具有密封性好、无菌处理、分离方便、使用方便、绝热保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包括下培养皿、上培养皿和连接环,所述下培养皿上方依次设有连接环和上培养皿,所述下培养皿和上培养皿内壁均分别开设有真空层a和真空层b,所述下培养皿顶部外侧均开设有外螺纹a,所述上培养皿底部外侧开设有外螺纹b,所述连接环内侧中心通过螺纹安装有分离层,所述分离层上下两侧均分别设有内螺纹a和内螺纹b,所述内螺纹a和内螺纹b均开设在连接环内侧,所述下培养皿和连接环通过外螺纹a和内螺纹a配合进行连接,所述上培养皿和连接环通过外螺纹b和内螺纹b配合进行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下培养皿和上培养皿均采用材料为有机玻璃。
[0006]优选的,所述分离层采用材料为分离膜。
[0007]优选的,所述外螺纹a和内螺纹a的螺距相等。
[0008]优选的,所述外螺纹b和内螺纹b的螺距相等。
[0009]优选的,所述下培养皿、连接环、分离层和上培养皿使用前均进行杀菌处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采用下培养皿和上培养皿进行培育,方便对微生物进行培养,下培养皿和上培养皿均采用有机玻璃进行防护,因为有机玻璃具有耐腐蚀抗冲击等优点,有利于对培育的微生物进行保护,采用连接环进行固定,方便将对分离层、下培养皿和上培养皿进行安装。
[0012]2.本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采用真空层a和真空层b进行保温,方便提高下培养皿和上培养皿绝热保温性能,有利于对微生物保温培育,分离层采用分离膜进行分离,方便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处理且分离膜可根据使用情况更换孔径不同的分离膜,采用外螺纹a和内螺纹a与外螺纹b和内螺纹b进行配合连接,方便将下培养皿、连接环和上培养皿进行连接密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的整体分离剖视图。
[0016]图中标注说明:1、下培养皿;2、上培养皿;3、连接环;4、真空层a;5、真空层b;6、外螺纹a;7、外螺纹b;8、分离层;9、内螺纹a;10、内螺纹b。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阅图1、2、3,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包括下培养皿1、上培养皿2和连接环3,下培养皿1和上培养皿2均采用材料为有机玻璃,下培养皿1上方依次设有连接环3和上培养皿2,下培养皿1和上培养皿2内壁均分别开设有真空层a4和真空层b5,下培养皿1顶部外侧均开设有外螺纹a6,上培养皿2底部外侧开设有外螺纹b7,连接环3内侧中心通过螺纹安装有分离层8,分离层8上下两侧均分别设有内螺纹a9和内螺纹b10,内螺纹a9和内螺纹b10均开设在连接环3内侧,下培养皿1和连接环3通过外螺纹a6和内螺纹a9配合进行连接,上培养皿2和连接环3通过外螺纹b7和内螺纹b10配合进行连接,外螺纹a6和内螺纹a9的螺距相等,外螺纹b7和内螺纹b10的螺距相等,下培养皿1、连接环3、分离层8和上培养皿2使用前均进行杀菌处理;
[0021]具体的,采用下培养皿1和上培养皿2进行培育,方便对微生物进行培养,下培养皿1和上培养皿2均采用有机玻璃进行防护,因为有机玻璃具有耐腐蚀抗冲击等优点,有利于对培育的微生物进行保护,采用连接环3进行固定,方便将对分离层8、下培养皿1和上培养皿2进行安装,采用真空层a4和真空层b5进行保温,方便提高下培养皿1和上培养皿2绝热保温性能,有利于对微生物保温培育,分离层8采用分离膜进行分离,方便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处理且分离膜可根据使用情况更换孔径不同的分离膜,采用外螺纹a6和内螺纹a9与外螺纹b7和内螺纹b10进行配合连接,方便将下培养皿1、连接环3和上培养皿2进行连接密封。
[0022]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在连接环3内安装合适孔径的分离膜,将需要培育的微生物放置在下培养皿1内,然后下培养皿1通过外螺纹a6和内螺纹a9配合连接连接环3,然后连接环3通过外螺纹b7和内螺纹b10进行配合连接上培养皿2,当需要进行分离纯化时将培养皿和连接环3倒放,微生物小于分离层8的分离膜孔径的分离到上培养皿2内则大于分离膜孔径的留在下培养皿1内,通过采用的真空层a4和真空层b5进行保温,方便提高下培养皿1和上培养皿2绝热保温性能,有利于对微生物保温培育。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分离纯化用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培养皿(1)、上培养皿(2)和连接环(3),所述下培养皿(1)上方依次设有连接环(3)和上培养皿(2),所述下培养皿(1)和上培养皿(2)内壁均分别开设有真空层a(4)和真空层b(5),所述下培养皿(1)顶部外侧均开设有外螺纹a(6),所述上培养皿(2)底部外侧开设有外螺纹b(7),所述连接环(3)内侧中心通过螺纹安装有分离层(8),所述分离层(8)上下两侧均分别设有内螺纹a(9)和内螺纹b(10),所述内螺纹a(9)和内螺纹b(10)均开设在连接环(3)内侧,所述下培养皿(1)和连接环(3)通过外螺纹a(6)和内螺纹a(9)配合进行连接,所述上培养皿(2)和连接环(3)通过外螺纹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俊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贝尔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