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永胜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72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属于沥青卷材领域,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当本方案的沥青卷材的使用环境处于低温状态时,沥青料处于固化状态,此时强化管整体为直杆状,而两个强化球之间的强化管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增加沥青料的强度,在本方案的沥青卷材的使用环境处于高温状态时,弯管部会回复成三维螺旋状,形成三维空间立体结构,降低熔融状态下的沥青料的流动性,不易造成沥青料大量损失,不易形成环境污染,可以实现增加沥青卷材对温度变化的耐下,在低温环境中,增加沥青卷材的结构强度,不易形成过量的沥青碎屑,而在高温状态下,降低融化的沥青料的流动性。低融化的沥青料的流动性。低融化的沥青料的流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卷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

技术介绍

[0002]沥青防水卷材是指以沥青材料、胎料和表面撒布防黏材料等制成的成卷材料,又称油毡。常用于张贴式防水层。沥青防水卷材指的是有胎卷材和无胎卷材。凡是用厚纸或玻璃丝布、石棉布、棉麻织品等胎料浸渍石油沥青制成的卷状材料,称为有胎卷材;将石棉、橡胶粉等掺入沥青材料中,经碾压制成的卷状材料称为辊压卷材即无胎卷材,常用于建筑的防水修补。
[0003]沥青防水卷材成本低,拉伸强度和延伸率低,温度稳定性差,请参阅图9,沥青卷材承受高温时,自身以融化流淌,而在承受低温时则极易碎裂;耐老化性较差,使用年限短,属于低档防水卷材,需要进行定时的维护更换,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可以实现增加沥青卷材对温度变化的耐下,在低温环境中,增加沥青卷材的结构强度,不易形成过量的沥青碎屑,而在高温状态下,降低融化的沥青料的流动性,不易造成沥青卷材的损耗。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包括相互匹配的附着部和沥青料,所述附着部与沥青料固定连接,所述沥青料内掺有强化球,所述强化球均匀分布在沥青料,所述强化球包括外球壳,所述外球壳内设有动力球壳,所述动力球壳内设有应变球,所述外球壳与动力球壳之间的空隙为活动腔,所述动力球壳与应变球之间的空隙为动力腔,所述活动腔与动力腔内均填充有标准大气压的氮气,所述动力球壳靠近应变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球形网,所述弹性球形网有多个弹性胶管编织而成,且多个弹性橡胶相互连通,所述弹性胶管内填充有1.2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所述外球壳上固定连接有强化管,所述强化管靠近外球壳的一端依次贯穿外球壳、动力球壳和应变球,并与应变球相连通,所述强化管包括直管部和弯管部两部,所述直管部位于强化管靠近外球壳的一端,所述强化管内开凿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与应变球相连通,所述填充腔与应变球内填充有液压油,可以实现增加沥青卷材对温度变化的耐下,在低温环境中,增加沥青卷材的结构强度,不易形成过量的沥青碎屑,而在高温状态下,降低融化的沥青料的流动性,不易造成沥青卷材的损耗。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胶管壁厚大于自身直径的二分之一,且弹性胶管选用高弹性橡胶制成,使得弹性球形网整体在向外膨胀和向内收缩过程中均不易发生撕裂,不易导致
弹性球形网内填充的空气外泄,不易导致弹性球形网失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强化球在沥青料内呈单层排布,且与附着部的直线距离大致相等,增加强化球和强化管的强化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强化管靠近附着部的一端贯穿到附着部的内部并与附着部固定连接,增加附着部与强化球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强化球不易与附着部脱离,方便对沥青卷材进行加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强化管远离强化球的一端开凿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填充腔与外界,所述进料口内填充有热熔材料块,在制作沥青卷材的过程中,熔融状态下的沥青料会将热熔材料块融化,并流入填充腔内,之后冷却固化,增加沥青料与强化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热熔材料块选用非晶体材料,且热熔材料块自身为致密材料,使得热熔材料块的熔点不固定,热熔材料块靠近熔融状态的部分会在高温作用下先融化,且熔融的沥青料会快速填入融化间隙中,起到密封作用,使得强化管内填充的液压油不易外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强化管的内壁上涂覆有与自身相匹配的疏油涂层,降低液压油与疏油涂层之间的亲和力,使得液压油不易在填充腔内壁上形成油膜,使得固化后的沥青料不易与强化管之间形成间隙,不易造成液压油外逸。
[0015]进一步的,所述疏油涂层远离填充腔内壁的一端经过粗化处理,即疏油涂层远离填充腔内壁的一端呈凹凸不平状,增加熔融状态的沥青料固化后与强化管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易在强化管与固化的沥青料之间形成间隙。
[0016]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内填充有荧光颜料,所述荧光颜料选用绿色亮色系,在强化管损坏甚至断裂后,液压油渗出后,可以及时观测到,而选用亮色系的荧光颜料可以与黑色的沥青材料进行区分,便于维护人员及时发现。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外球壳与强化管之间密封性较差,仅需放置熔融的沥青料不易穿过外球壳与强化管之间间隙进入活动腔内即可,而动力球壳与强化管之间的密封性较好,需防止动力腔内填充的空气外逸。
[0018]3.有益效果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当本方案的沥青卷材的使用环境处于低温状态时,沥青料处于固化状态,此时强化管整体为直杆状,而两个强化球之间的强化管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结构,此时强化管所处形成的网状结构可以增加沥青料的强度,即使沥青料在低温状态下自身变脆出现裂痕,由于强化管的存在上述裂痕也不易继续生长,不易造成沥青料出现大范围断裂。
[0021]在本方案的沥青卷材的使用环境处于高温状态时,沥青料变成熔融状态,此时弹性球形网在自身内部的空气作用下,向外膨胀,使得动力球壳与应变球之间的间隙变变大,在动力腔内形成低压区,使得应变球向外膨胀,并将填充腔内填充的液压油吸回,失去液压油作用的弯管部会回复成三维螺旋状,且相邻的强化球之间的强化管会相互交错纠缠,形成三维空间立体结构,降低熔融状态下的沥青料的流动性,不易造成沥青料大量损失,不易形成环境污染。
[0022]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弹性球形网则会在自身内部空气作用下收缩,并压迫应变球收缩,使得液压重回填充腔内,使得强化管再次变回直杆状,增加强化管的辐射范围,增加
强化管的强化效果,特别的,上述强化管变化的过程均在沥青料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的,一旦沥青料固化后,强化管的形态将无法再出现变化。
[0023]可以实现增加沥青卷材对温度变化的耐下,在低温环境中,增加沥青卷材的结构强度,不易形成过量的沥青碎屑,而在高温状态下,降低融化的沥青料的流动性,不易造成沥青卷材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沥青卷材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沥青卷材展开时的正面剖视结构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化球处于低温环境时的结构正面剖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化球处于高温环境时的结构正面剖视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沥青卷材处于低温状态时强化球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沥青卷材处于高温状态时强化球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弯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化管远离强化球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传统沥青卷材经受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包括相互匹配的附着部(1)和沥青料(2),所述附着部(1)与沥青料(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料(2)内掺有强化球(3),所述强化球(3)均匀分布在沥青料(2),所述强化球(3)包括外球壳(301),所述外球壳(301)内设有动力球壳(302),所述动力球壳(302)内设有应变球(304),所述外球壳(301)与动力球壳(302)之间的空隙为活动腔(305),所述动力球壳(302)与应变球(304)之间的空隙为动力腔(306),所述活动腔(305)与动力腔(306)内均填充有标准大气压的氮气,所述动力球壳(302)靠近应变球(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球形网(303),所述弹性球形网(303)有多个弹性胶管编织而成,且多个弹性橡胶相互连通,所述弹性胶管内填充有1.2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所述外球壳(301)上固定连接有强化管(4),所述强化管(4)靠近外球壳(301)的一端依次贯穿外球壳(301)、动力球壳(302)和应变球(304),并与应变球(304)相连通,所述强化管(4)包括直管部(401)和弯管部(402)两部,所述直管部(401)位于强化管(4)靠近外球壳(301)的一端,所述强化管(4)内开凿有填充腔(5),所述填充腔(5)与应变球(304)相连通,所述填充腔(5)与应变球(304)内填充有液压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温差大地区的高耐性沥青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胶管壁厚大于自身直径的二分之一,且弹性胶管选用高弹性橡胶制成。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郑永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