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变化条绒组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50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织变化条绒组织,包括:第一组织单元、第二组织单元、第三组织单元、第四组织单元,第一组织单元、第二组织单元、第三组织单元、第四组织单元依次排列并连接;第一组织单元与第三组织单元中,经纱根数为≥2的偶数,纬纱根数为≥4的偶数;第二组织单元与第四组织单元中,经纱根数为≥5的奇数,纬纱根数为≥4的偶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组织结构变化多样,能够有效改变针织材料的结构的表现形式,配合色彩搭配,能够显示花形、图案、色泽的多样性。泽的多样性。泽的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织变化条绒组织


[0001]本技术属于针织材料组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机织变化条绒组织。

技术介绍

[0002]羊绒制品的外观设计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花形、图案、色泽简单、大方、庄重、高档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人们衣着风格的色彩花形多样化,服装、服饰产品外观设计越来越亮丽、新颖、独特,这种理念也逐步渗透到羊绒服装中来。
[0003]但是,如何让羊绒制品能够显示花形、图案、色泽的多样性,是羊绒纺织材料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织变化条绒组织,具有组织结构变化多样,能够有效改变针织材料的结构的表现形式,配合色彩搭配,能够显示花形、图案、色泽的多样性。
[0005]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机织变化条绒组织,包括:第一组织单元、第二组织单元、第三组织单元、第四组织单元,第一组织单元、第二组织单元、第三组织单元、第四组织单元依次排列并连接;第一组织单元与第三组织单元中,经纱根数为≥2的偶数,纬纱根数为≥4的偶数;第二组织单元与第四组织单元中,经纱根数为≥5的奇数,纬纱根数为≥4的偶数。
[0007]进一步,第一组织单元包括:偶数根至少两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一组织单元为平纹组织;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浮在纬纱上面,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二、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二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二根经纱分别与第二、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浮在纬纱上面。
[0008]进一步,第二组织单元包括:奇数根至少五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二组织单元为变化组织;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全部浮在纬纱上面,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分别与第二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二、四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全部浮在纬纱上面,第二、四根经纱分别与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形成的第二组织单元为变化组织。
[0009]进一步,第三组织单元包括:偶数根至少两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二、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浮在纬纱上面,形成的第三组织单元为平纹组织。
[0010]进一步,第四组织单元包括:奇数根至少五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分别与第一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全部浮在经纱上面,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与第二、第三、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全部浮在纬纱上面,形
成的第四组织单元为变化组织。
[0011]进一步,第一组织单元、第二组织单元、第三组织单元、第四组织单元依次从左向右排列。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3]具有组织结构变化多样,能够有效改变针织材料的结构的表现形式,配合色彩搭配,能够显示花形、图案、色泽的多样性。
[0014]机织变化条绒组织经织造、缩绒后的羊绒粗纺产品,具有手感柔软、蓬松、组织结构新颖、独特,色彩丰富多变的特性,充分体现变化条绒组织赋于羊绒粗纺产品色彩图案丰富多彩的外观。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中机织变化条绒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描述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和再现。
[0017]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中机织变化条绒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0018]机织变化条绒组织,包括:第一组织单元1、第二组织单元2、第三组织单元3、第四组织单元4,第一组织单元1、第二组织单元2、第三组织单元3、第四组织单元4依次排列并连接。
[0019]第一组织单元1包括:偶数根至少两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一组织单元1为平纹组织。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浮在纬纱上面,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二、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二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二根经纱分别与第二、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浮在纬纱上面。第一组织单元1为平纹组织。
[0020]第二组织单元2包括:奇数根至少五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二组织单元2为变化组织。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全部浮在纬纱上面,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分别与第二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二、四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全部浮在纬纱上面,第二、四根经纱分别与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形成一个变化组织,第二组织单元2为变化组织。
[0021]第三组织单元3包括:偶数根至少两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三组织单元3为平纹组织。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二、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浮在纬纱上面,形成第三组织单元3为平纹组织。
[0022]第四组织单元4包括:奇数根至少五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四组织单元4为变化组织。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分别与第一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全部浮在经纱上面,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与第二、第三、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全部浮在纬纱上面,形成第四组织单元4,第四组织单元4为变化组织。
[0023]第一组织单元1、第二组织单元2、第三组织单元3、第四组织单元4依次从左向右排列。第一组织单元1右方设有第二组织单元2,第二组织单元2右方设有第三组织单元3,第三组织单元3右方设有第四组织单元4,向纵横向循环形成变化条绒组织。
[0024]第一组织单元1与第三组织单元3中,经纱根数为≥2的偶数,纬纱根数为≥4的偶数;第二组织单元2与第四组织单元4中,经纱根数为≥5的奇数,纬纱根数为≥4的偶数。
[0025]第一组织单元1、第二组织单元2、第三组织单元3、第四组织单元4按顺序从左至右排列,形成一种外观变化的、色彩丰富的、图案新颖的变化条绒组织,该组织突破传统的观念,体现现代服装色彩丰富、花形新颖的特点,改变了羊绒产品在人们心目中的一贯风貌,提升产品的美感,实现消费者对羊绒产品变化多样的外观的追求。
[0026]实施例:
[0027]本技术为了体现变化条绒外观,采用羊绒粗纺纱,纱支为24公支双纱,合股数为2,单纱:420T/M,双纱220T/M,经纱用A、B两个色,纬纱用A色,第一、二及八、九根经纱为A色纱,第三、四、五、六、七及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根经纱用B色,纬纱用A色,产品规格为:长160CM,宽30,重量为210G/m2,通过TP600检杆织机织造完成的粗纺羊绒机织围巾。
[0028]第一、第二根与四根纬纱交织成平纹组织,即第一组织单元1,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根经纱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织变化条绒组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织单元、第二组织单元、第三组织单元、第四组织单元,第一组织单元、第二组织单元、第三组织单元、第四组织单元依次排列并连接;第一组织单元与第三组织单元中,经纱根数为≥2的偶数,纬纱根数为≥4的偶数;第二组织单元与第四组织单元中,经纱根数为≥5的奇数,纬纱根数为≥4的偶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变化条绒组织,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织单元包括:偶数根至少两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一组织单元为平纹组织;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浮在纬纱上面,第一根经纱分别与第二、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二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根纬纱交织并且纬纱浮在经纱上面,第二根经纱分别与第二、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浮在纬纱上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织变化条绒组织,其特征在于,第二组织单元包括:奇数根至少五根经纱与偶数根至少四根纬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第二组织单元为变化组织;第一、第三、第五根经纱分别与第一、第三、第四根纬纱交织并且经纱全部浮在纬纱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秀荣宿淑玲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