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34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4
一种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其结构为:由多组线对和填充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裹第四绕包层、内护套、金属编织层和外护套;任一组线对是由两根线芯对绞后包裹复合绕包层构成;任一线芯是由线芯导体外依次包裹第一绕包层和线芯绝缘层构成;线芯导体为船用第2种导体,导体是镀锡导体;第一绕包层的绕包带是两层双面合成白云母带;所述第四绕包层的绕包带是低烟无卤阻燃带内护套是由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辐照护套料构成;金属编织层是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外护套是由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辐照护套料构成。本电缆具有良好的耐泥浆、耐腐蚀和耐撞击等性能,在长期泥浆环境下,依旧能有效的传递信息,实现通信功能,使用安全。用安全。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


[0001]本技术方案属于电缆
,具体是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海上交通也越发成熟,随之而来对海上电缆要求也越发的高。在海底,通信电缆需要其具有比一般电缆更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泥浆、耐腐蚀和耐撞击等性能,在长期泥浆环境下,依旧能有效的传递信息,实现通信功能,使用安全。
[0003]长期处于耐泥浆环境中,电缆易浸入潮气,损伤绝缘,性能下降,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电缆易腐蚀,屏蔽信号弱;考虑海流等自然灾害,电缆极易受到岩石的冲撞。为此,本类电缆必须具备强耐泥浆,强耐腐蚀,强信号,高强度等特点。只有高强度、耐泥浆、耐腐蚀(海水腐蚀)、耐撞击(海流等造成冲撞岩石等)、屏蔽好(通信要求)等优点的电缆方可用于近海能源领域的开发利用中的通信电缆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其结构为:由多组线对和填充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裹第四绕包层、内护套、金属编织层和外护套;
[0005]任一组线对是由两根线芯对绞后包裹复合绕包层构成;任一线芯是由线芯导体外依次包裹第一绕包层和线芯绝缘层构成;
[0006]所述线芯导体为船用第2种导体,导体是镀锡导体;第一绕包层的绕包带是两层双面合成白云母带(先绕包第一层双面云母带,完成后,再绕包第二层双面云母带。白云母带主要起到耐火作用,绕包两层耐火性能更优);
[0007]所述第四绕包层的绕包带是低烟无卤阻燃带;
[0008]所述内护套是由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辐照护套料构成;
[0009]所述金属编织层是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
[0010]所述外护套是由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辐照护套料构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绕包层的绕包带的平均重叠率不小25%,第一绕包层的绕包方向与线芯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反;线芯绝缘层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构成,线芯绝缘层的平均厚度是0.60mm~0.69mm,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38mm,偏心度不大于25%;
[0012]线对中的线芯对绞的方向为左向,绞合节距不大于150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绕包层自内而外依次为第二绕包层、金属屏蔽层和第三绕包层;
[0014]第二绕包层(聚酯带)是防止屏蔽层刮伤绝缘,金属屏蔽层(铜塑复合带)是起到屏蔽外界干扰信号的作用,第三绕包层(聚酯带)是分屏绝缘电阻。
[0015]第二绕包层的绕包带是聚酯带,平均重叠率不小于25%;
[0016]金属屏蔽层是由铜塑复合带绕包构成,铜塑复合带的铜面朝内;铜塑复合带的平均重叠率是25%。铜塑复合带的宽度、厚度分别是35mm和0.05mm。
[0017]在金属屏蔽层绕包时在内侧纵放一根第5类镀锡铜丝作为引流线,引流线与铜面接触;
[0018]第三绕包层的绕包带是聚酯带,平均重叠率不小于25%。
[0019]进一步的,所述填充为PP绳。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绕包层的绕包带的平均重叠率不小于25%;
[0021]所述内护套的平均厚度不大于1.61mm,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92mm;
[0022]所述金属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0%(优选不小于81.8%);金属编织层的镀锡铜丝的线径范围是0.15mm~0.25mm。
[0023]所述外护套的平均厚度不大于1.27mm,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68mm。
[0024]内护套用来保护绝缘及下(内)层结构不受损伤;外护套是保护电缆,防撞击,耐泥浆。
[0025]采用两层护套夹一层金属编织层结构用来满足挪威NEK606标准要求
[0026]本电缆的设计符合挪威NEK606标准要求,该标准要求护套材料采用耐钻井液的SHF MUD材料,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对于老化试样数值的变化率应不超过30%,体积膨胀率和重量增加应不超过30%。热固性护套电缆应能适应石油生产设备,耐油性能应符合IEC60092

360中SHF2要求。本电缆综合考虑了耐油,耐泥浆的要求,并满足标准要求。
[0027]本技术电缆的设计在结构优化、材料优化等后,可以达到电缆具有良好的耐泥浆、耐腐蚀和耐撞击等性能,在长期泥浆环境下,依旧能有效的传递信息,实现通信功能,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例电缆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0029]图中:线芯导体1、第一绕包层2、线芯绝缘层3、复合绕包层4(第二绕包层、金属屏蔽层、第三绕包层)、填充5、内护套6、金属编织层7、外护套8、第四绕包层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0031]参考图1,一种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其结构为:由多组线对(本例为7组线对)和填充5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裹第四绕包层9、内护套6、金属编织层7和外护套8;
[0032]任一组线对是由两根线芯对绞后包裹复合绕包层4构成;任一线芯是由线芯导体1外依次包裹第一绕包层2和线芯绝缘层3构成;
[0033]所述线芯导体1为船用第2种导体,导体是镀锡导体;第一绕包层2的绕包带是两层双面合成白云母带;
[0034]所述第四绕包层9的绕包带是低烟无卤阻燃带;
[0035]所述内护套6是由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辐照护套料构成;
[0036]所述金属编织层7是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
[0037]所述外护套8是由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辐照护套料构成;
[0038]具体到本例中:
[0039]所述第一绕包层的绕包带的平均重叠率不小25%,第一绕包层的绕包方向与线芯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反;线芯绝缘层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构成,线芯绝缘层的平均厚度是0.60mm~0.69mm,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38mm,偏心度不大于25%;
[0040]线对中的线芯对绞的方向为左向,绞合节距不大于150mm。
[0041]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绕包层自内而外依次为第二绕包层、金属屏蔽层和第三绕包层;
[0042]第二绕包层的绕包带是聚酯带,平均重叠率不小于25%;
[0043]金属屏蔽层是由铜塑复合带绕包构成,铜塑复合带的铜面朝内;铜塑复合带的平均重叠率25%,铜塑复合带的宽度、厚度分别是35mm和0.05mm。
[0044]在金属屏蔽层绕包时在内侧纵放一根第5类镀锡铜丝作为引流线,引流线与铜面接触;
[0045]第三绕包层的绕包带是聚酯带,平均重叠率不小于25%。
[0046]所述填充为PP绳。所述第四绕包层的绕包带的平均重叠率不小于25%;所述内护套的平均厚度不大于1.61mm,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92mm;所述金属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0%(优选不小于81.8%);金属编织层的镀锡铜丝的线径范围0.1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是结构为:由多组线对和填充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裹第四绕包层、内护套、金属编织层和外护套;任一组线对是由两根线芯对绞后包裹复合绕包层构成;任一线芯是由线芯导体外依次包裹第一绕包层和线芯绝缘层构成;所述线芯导体为船用第2种导体,导体是镀锡导体;第一绕包层的绕包带是两层双面合成白云母带;所述第四绕包层的绕包带是低烟无卤阻燃带;所述内护套是由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辐照护套料构成;所述金属编织层是由镀锡铜丝编织构成;所述外护套是由耐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辐照护套料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绕包层的绕包带的平均重叠率不小25%,第一绕包层的绕包方向与线芯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反;线芯绝缘层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构成,线芯绝缘层的平均厚度是0.60mm~0.69mm,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38mm,偏心度不大于25%;线对中的线芯对绞的方向为左向,绞合节距不大于1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泥浆环境的塑料绝缘通信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延敏李斌狄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