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17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平衡阀,属于阀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阀体内设置有阀体容置腔,阀体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口端以及第一凹槽;阀盖与阀体连接,阀盖内设置有阀盖容置腔,阀盖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出口端以及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匹配;调节机构部分穿设于阀盖,其中驱动机构背离电动机构的端部能于阀盖容置腔内往复滑动;平衡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膜片和导套,膜片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导套穿设于阀体容置腔内,并可根据流体进口端的压力变化在容置腔内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平衡阀,使流体出口端的流量稳定,且调节精度较高。且调节精度较高。且调节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平衡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平衡阀。

技术介绍

[0002]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绿色低碳发展正在成为国际发展的趋势,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筑节能的重点在于提高建筑耗能系统的效率,即冷热源及输配系统和末端设备的效率。
[0003]目前国内已逐步开始应用动态流量平衡阀对楼层供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节,以实现节能降耗。但目前通用的动态平衡阀产品在系统压力(压差)变化下各支路流量自动分配波动不稳定,导致系统冷热不均匀现象,近端压差大,远端压差小的矛盾以及系统循环水量阻力大等的主要问题。同时,在已有的通过电热执行器调节的动态流量平衡阀中,电热执行器只能实现全开或者全关,执行时间较长,动作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电动平衡阀,使流体出口端的流量稳定,且调节精度较高。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电动平衡阀,主要包括:阀体、阀盖、调节机构以及平衡机构。
[0007]阀体内设置有阀体容置腔,阀体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口端以及第一凹槽。
[0008]阀盖与阀体连接,阀盖内设置有阀盖容置腔,阀盖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出口端以及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匹配。
[0009]调节机构部分穿设于阀盖,且调节机构包括电动机构、与电动机构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背离电动机构的端部能于阀盖容置腔内往复滑动,以控制阀盖容置腔的开闭程度,进而调整流体进口压力。
[0010]平衡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膜片和导套,膜片设置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导套穿设于阀体容置腔内,并可根据流体进口端的压力变化在容置腔内滑动,且导套的轴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分别与阀体容置腔、阀盖容置腔连通。
[0011]上述的一种电动平衡阀,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导流孔,导流孔的一端与流体出口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凹槽连通。
[0012]上述的一种电动平衡阀,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导套的径向外侧套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侧与导套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与膜片接触,另一端与安装座接触。
[0013]上述的一种电动平衡阀,还具有这样的特征,阀体内还设置有密封座,密封座的一侧通过紧固件与阀体的内侧可拆卸地连接,另一侧与导套相接触或分离,且密封座靠近导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在该电动平衡阀中,阀体1内设置有阀体容置腔11,阀体容置腔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口端12以及第一凹槽13。阀体容置腔11主要用于安装平衡机构4以及与平衡机构4相适配的机构,且阀体容置腔11的两端并不一定指的是其相对的两端,阀体1可以为不规则形状,两端亦可以为阀体1的相邻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设置。
[0030]阀盖2与阀体1连接,阀盖2内设置有阀盖容置腔21,阀盖容置腔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出口端22以及第二凹槽23,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凹槽23相匹配,阀盖容置腔21主要用于安装调节机构3以及与调节机构3相适配的机构,且阀盖容置腔21的两端并不一定指的是其相对的两端,阀盖2可以设置为不规则形状,两端亦可以为阀盖2的相邻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且第二凹槽23与第一凹槽13相互扣合,所形成的装配空间用于安装膜片42,且膜片42的两侧与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23的底部均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供膜片42产生形变预留空间。
[0031]调节机构3部分穿设于阀盖2,且调节机构3包括电动机构31、与电动机构31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32,一般电动机构31输出的是旋转扭矩,驱动机构32将旋转扭矩转换为直线位移,其中驱动机构32背离电动机构31的端部能于阀盖容置腔21内往复滑动,具体的,驱动机构32设置于流体出口端22与第二凹槽23之间的流道,驱动机构32可不同程度地伸入该流道内,以控制阀盖容置腔21的开闭程度,进而调整流体进口压力。
[0032]平衡机构4包括相互连接的膜片42和导套41,膜片42设置于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之间,通过膜片42宽度方向两侧的压力变化,使膜片42产生形变,从而带动导套41进行移动,导套41穿设于阀体容置腔11内,并可根据流体进口端12的压力变化在容置腔内滑动,进而进行自动调整,且导套41的轴向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分别与阀体容置腔11、阀盖容置腔21连通。流体进口端12流入的流体可经过导套41的通孔流向流体出口端22。
[003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导流孔5,导流孔5的一端与流体出口端22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凹槽13连通,导流孔5的设置用于当流体进口端12的流量突然增大时,为保证流体出口端22的流量的稳定性,部分流体可从阀盖容置腔21通过导流孔回流至阀体容置腔11内,进而保证流体出口端22的流量稳定性。
[003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导套41的径向外侧套设有安装座43,且安装座43的内侧与导套4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部件44,弹性部件44的一端与膜片42接触,另一端与安装座43接触,弹簧用于在导套41滑动过程中进行位置的复位。
[003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阀体1内还设置有密封座15,密封座15的一侧通过紧固件与阀体1的内侧可拆卸地连接,一般的阀体1与导套4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内接孔14,密封座15与内接孔14之间通过螺钉16进行连接,密封座15的另一侧能够与导套41相接触或分离,密封座15与导套41相扣合后,进入流体进口端12的流体无法进入导套41内的通孔,当密封座15与导套41相分离后,进入流体进口端12的流体能够通过导套41内的通孔流至流体出口端22,且密封座15靠近导套41的一侧与导套41相匹配,以确保密封座15与导套41相扣合以后,导套41的密闭性。
[003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所示,驱动机构32包括阀杆6以及阀瓣321,阀杆6的一端与电动机构31驱动连接,阀杆6的另一端与阀瓣321连接,具体的,阀杆6与阀瓣32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电动机构31可以采用旋转电机等器件,通过电动机构31来使阀杆6进行旋转,阀瓣321能沿阀杆6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通过阀杆6的旋转来带动阀瓣321沿其自身长度方向滑动,且阀瓣321背离阀杆6的一端与阀盖2的腔道相匹配,通过阀瓣321是否伸入以及距离腔道端部的距离,来控制阀盖容置腔21的开闭程度,进而来调整流体进口端的进液压力。
[003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图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体容置腔,所述阀体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进口端以及第一凹槽;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阀盖内设置有阀盖容置腔,所述阀盖容置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流体出口端以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部分穿设于所述阀盖,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动机构、与所述电动机构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背离所述电动机构的端部能于所述阀盖容置腔内往复滑动;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膜片和导套,所述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所述导套穿设于所述阀体容置腔内,并可根据所述流体进口端的压力变化在所述容置腔内滑动,且所述导套的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体容置腔、所述阀盖容置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一端与所述流体出口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的径向外侧套设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的内侧与所述导套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膜片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黄水清蔡小飞王晓华杨荣王刚徐力阮津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杰克龙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