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03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它包括一端与窗帘轴连接的尾插本体,所述尾插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窗帘安装架转动配合的中心凸柱,所述尾插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中心凸柱的一端固设于凹槽的槽底,所述尾插本体设有凹槽的一端于周向设有转动配合面。中心凸柱与窗帘安装架转动配合,中心凸柱的外周壁形成第一道转动配合面,通过在尾插上设置凹槽,将中心凸柱固定在凹槽内,可以减小尾插长度,同时凹槽端的周向又设了一道转动配合面,使得尾插端部形成两个与窗帘安装架适配的转动配合部,即使凹槽内的中心凸柱意外折断,整个尾插也能保持在窗帘安装架上的正常转动,维持窗帘轴的正常运转。帘轴的正常运转。帘轴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
,具体地是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

技术介绍

[0002]窗帘作为家居、办公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之一,主要用于遮挡阳光,并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传统的窗帘多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实现窗帘的开合。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智能化的家居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对窗帘进行了智能化设计,如电动窗帘就能自动实现窗帘的开合,操作省力。
[0003]相关技术中,电动窗帘的窗帘轴的一端固定有尾插部件,而尾插外端则设有中心凸柱,与之相应地在电动窗帘的安装架上设有插接件,尾插借由中心凸柱插入并转动安装在插接件上,使窗帘轴实现灵活转动。
[0004]然而,申请人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尾插的中心凸柱与安装架的插接件之间仅有一个转动配合面,长时间使用后如果中心凸柱意外折断,会导致窗帘轴无法正常转动。有鉴于此,需要改良尾插结构,保障窗帘轴在意外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的窗帘轴上用的尾插,使其端部具备至少两个转动配合部,提供多重安全保障。
[0006]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它包括一端与窗帘轴连接的尾插本体,所述尾插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窗帘安装架转动配合的中心凸柱,所述尾插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中心凸柱的一端固设于凹槽的槽底,所述尾插本体设有凹槽的一端于周向设有转动配合面。
[000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中心凸柱与窗帘安装架转动配合,中心凸柱的外周壁形成第一道转动配合面,通过在尾插上设置凹槽,将中心凸柱固定在凹槽内,可以减小尾插长度,同时凹槽端的周向又设了一道转动配合面,使得尾插端部形成两个与窗帘安装架适配的转动配合部,即使凹槽内的中心凸柱意外折断,整个尾插也能保持在窗帘安装架上的正常转动,维持窗帘轴的正常运转。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凸柱的柱身整体隐于凹槽内,也即中心凸柱的柱长短于凹槽的槽深,考虑到实际加工时不可避免存在加工误差,如果预设计中心凸柱与凹槽的槽口齐平,则有概率实际制出的中心凸柱略凸出于槽口端面,待尾插装配到安装板的插接件上后,尾插端部与窗帘安装板的对应面之间会留有间隙,从而导致窗帘边缘缝隙变大透光增多。而如上述特征设计尾插形态,再于窗帘安装架上也设置相应的容纳凹槽,则可直接将尾插隐于窗帘安装架上的凹槽内,最终可以使得窗帘边缘留出的缝隙足够小,甚至于窗帘边缘无缝贴合。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凸柱的外端面与凹槽的槽口端面的垂直距离为1~6mm,要保证中心凸柱缩于凹槽内,但又要兼顾中心凸柱的长度和强度,实际加工时可选垂直距离
2.5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凸柱为圆柱形,具有光滑的转动配合面,容易知晓,在其他可行的设计中,在保证中心凸柱的转动配合功能前提下,中心凸柱也可以是其他异形构造。
[0011]作为优选,所述尾插本体与窗帘轴连接的一端呈圆台状,使得尾插本体能够更紧密稳定地与窗帘轴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尾插本体的外壁上周向分布有多根筋条,使尾插本体能很好地卡紧与窗帘轴管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尾插本体设有凹槽的一端于外周上设有环形转动配合部,尾插外侧的转动配合面即是环形转动配合部的外周面,所述环形转动配合部的侧部设有环形限位台阶,用于限定窗帘轴在尾插上的固定位置,该台阶可以是环形转动配合部自身于侧部开设的,也可以是筋条垂直连接在其侧面形成的。
[0014]作为优选,所述尾插本体与窗帘轴连接的一端的边缘部设有圆角,使尾插本体与窗帘轴装配时更加方便快捷。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第一方位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第二方位结构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尾插的半剖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尾插适配插装的窗帘安装架部分结构图。
[0020]其中,1、尾插本体,2、中心凸柱,3、凹槽,4、转动配合面,5、筋条,6、环形限位台阶,7、圆角,8、窗帘安装板,9、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它包括一端与窗帘轴连接的尾插本体1,尾插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窗帘安装架转动配合的中心凸柱2,尾插本体1上设有凹槽3,中心凸柱2的一端固设于凹槽3的槽底,尾插本体1设有凹槽3的一端于周向设有转动配合面4。
[0025]其中,中心凸柱2与窗帘安装架转动配合,中心凸柱2的外周壁形成第一道转动配合面,通过在尾插上设置凹槽3,将中心凸柱2固定在凹槽3内,可以减小尾插长度,同时凹槽3端的周向又设了一道转动配合面,使得尾插端部形成两个与窗帘安装架适配的转动配合部,即使凹槽3内的中心凸柱2意外折断,整个尾插也能保持在窗帘安装架上的正常转动,维
持窗帘轴的正常运转。
[0026]作为优选,中心凸柱2的柱身整体隐于凹槽3内,也即中心凸柱2的柱长短于凹槽3的槽深,考虑到实际加工时不可避免存在加工误差,如果预设计中心凸柱2与凹槽3的槽口齐平,则有概率实际制出的中心凸柱2略凸出于槽口端面,待尾插装配到窗帘安装板8的插接件9上后,尾插端部与窗帘安装板的对应面之间会留有间隙,从而导致窗帘边缘缝隙变大透光增多。而如上述特征设计尾插形态,再于窗帘安装架上也设置相应的容纳凹槽,则可直接将尾插隐于窗帘安装架上的凹槽内,最终可以使得窗帘边缘留出的缝隙足够小,甚至于窗帘边缘无缝贴合。
[0027]作为优选,中心凸柱2的外端面与凹槽3的槽口端面的垂直距离为1~6mm,要保证中心凸柱缩于凹槽3内,但又要兼顾中心凸柱2的长度和强度,实际加工时可选垂直距离2.5mm。
[0028]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中心凸柱2为圆柱形,具有光滑的转动配合面,容易知晓,在其他可行的设计中,在保证中心凸柱2的转动配合功能前提下,中心凸柱2也可以是其他异形构造。
[0029]作为优选,尾插本体1与窗帘轴连接的一端呈圆台状,使得尾插本体1能够更紧密稳定地与窗帘轴连接。
[0030]作为优选,尾插本体1的外壁上周向分布有多根筋条5,使尾插本体1能很好地卡紧与窗帘轴管内。
[0031]作为优选,尾插本体1设有凹槽的一端于外周上设有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它包括一端与窗帘轴连接的尾插本体(1),所述尾插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窗帘安装架转动配合的中心凸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插本体(1)上设有凹槽(3),所述中心凸柱(2)的一端固设于凹槽(3)的槽底,所述尾插本体(1)设有凹槽(3)的一端于周向上设有与窗帘安装架适配的转动配合面(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凸柱(2)的柱身整体隐于凹槽(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窗帘轴上用的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凸柱(2)的外端面与凹槽(3)的槽口端面的垂直距离为1~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全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