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92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其包括: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机架和固定在混料机架上的混料箱体,混料箱体的侧面设有混料气缸;设置在混料箱体下方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架、设置在传送机架上的传送导轨、设置在传送导轨上的传送座以及驱动传送座运动的传送皮带,传送座上设有传送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混料箱体侧面设置混料气缸,将原料颗粒预先混合均匀,再由传送料斗传送至高处,最后进入反应釜,反应釜内设有搅拌装置,再次混合搅拌,大大提高了原料反应物混合均匀性。同时传送料斗的设置解决了以往原料颗粒易四处洒落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原料颗粒输送的效率。粒输送的效率。粒输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化学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阻燃科学技术是为了适应社会安全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预防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阻燃剂是阻燃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是一种用于改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特殊的化工助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装修材料的阻燃加工中。经过阻燃剂加工后的材料,在受到外界火源攻击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延缓或终止火焰的传播,从而达到阻燃的作用。目前的阻燃剂加工设备在运输原料粒子时,常常出现原料粒子洒落在地上的情况。且在混合反应的过程中易出现混料不均匀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反应不完全,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通过在混料箱体侧面设置混料气缸,将原料颗粒预先混合均匀,再由传送料斗传送至高处,最后进入反应釜,反应釜内设有搅拌装置,再次混合搅拌,大大提高了原料反应物混合均匀性。同时传送料斗的设置解决了以往原料颗粒易四处洒落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原料颗粒输送的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其包括:混料装置,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机架和固定在混料机架上的混料箱体,混料箱体的侧面设有混料气缸,混料箱体的上方设有混料入口,混料箱体的下方设有混料出口;设置在混料箱体下方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架、设置在传送机架上的传送导轨、设置在传送导轨上的传送座以及驱动传送座运动的传送皮带,传送座上设有传送料斗;设置在传送导轨右侧下方的反应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机架、设置在反应机架上的反应釜、伸进反应釜内的搅拌叶轮以及驱动搅拌叶轮转动的搅拌电机,反应釜的上方设有反应入口。
[000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传送座沿着传送导轨运动。
[000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传送料斗位于传送导轨的最低处时,混料出口的位置对应传送料斗的位置。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传送料斗位于传送导轨的最高处时,传送料斗的下方位置对应反应入口的位置。
[000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传送导轨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5
°
~30
°

[000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传送料斗下方设有料斗堵盖。
[00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传送座的两端设有与传送导轨配合滑动的传送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2]通过在混料箱体侧面设置混料气缸,将原料颗粒预先混合均匀,再由传送料斗传送至高处,最后进入反应釜,反应釜内设有搅拌装置,再次混合搅拌,大大提高了原料反应物混合均匀性。同时传送料斗的设置解决了以往原料颗粒易四处洒落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原料颗粒输送的效率。
[00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传送装置30局部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混料装置10,混料机架11,混料箱体12,混料气缸13,混料入口20,混料出口21,传送装置30,传送机架31,传送导轨32,传送座33,传送皮带34,传送料斗35,反应装置40,反应机架41,反应釜42,搅拌叶轮43,搅拌电机44,反应入口50,料斗堵盖60,传送轮7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0]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传送装置30局部示意图。
[0021]如图所示,一种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其包括:混料装置10,混料装置10包括:混料机架11和固定在混料机架11上的混料箱体12,混料箱体12的侧面设有混料气缸13,混料箱体12的上方设有混料入口20,混料箱体12的下方设有混料出口21;设置在混料箱体12下方的传送装置30,传送装置30包括:传送机架31、设置在传送机架31上的传送导轨32、设置在传送导轨32上的传送座33以及驱动传送座33运动的传送皮带34,传送座33上设有传送料斗35;设置在传送导轨32右侧下方的反应装置40,反应装置40包括:反应机架41、设置在反应机架41上的反应釜42、伸进反应釜42内的搅拌叶轮43以及驱动搅拌叶轮43转动的搅拌电机44,反应釜42的上方设有反应入口50。
[0022]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混料装置10包括:混料机架11和固定在混料机架11上的混料箱体12。混料箱体12的上方设有混料入口20,混料箱体12的下方设有混料出口21。原料颗粒从混料入口20进入混料箱体12内。混料箱体12的侧面设有混料气缸13,混料气缸13推动混料箱体12摇动,将混料箱体12内的原料颗粒进行预先混合。经过混合的原料颗粒从混料出口21排出。
[0023]混料箱体12下方设有传送装置30,传送装置30包括:传送机架31、设置在传送机架31上的传送导轨32、设置在传送导轨32上的传送座33以及驱动传送座33运动的传送皮带34。其中传送座33上设有传送料斗35,传送座33的两端设有与传送导轨32配合滑动的传送
轮70。传送皮带34带动传送座33沿着传送导轨32运动,即传送料斗35亦沿着传送导轨32运动。传送料斗35下方设有料斗堵盖60,从混料出口21排出的原料颗粒进入传送料斗35内,料斗堵盖60控制传送料斗35出口的开合。
[0024]进一步地,传送导轨32右侧下方设有反应装置40,反应装置40包括:反应机架41、设置在反应机架41上的反应釜42、伸进反应釜42内的搅拌叶轮43以及驱动搅拌叶轮43转动的搅拌电机44。反应釜42的上方设有反应入口50。
[0025]优选的,传送导轨32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25
°
~30
°
。当传送料斗35位于传送导轨32的最低处时,混料出口21的位置对应传送料斗35的位置。当传送料斗35位于传送导轨32的最高处时,传送料斗35的下方位置对应反应入口50的位置。原料颗粒运送至高处时,打开料斗堵盖60,原料颗粒从反应入口50进入反应釜42内。搅拌叶轮43对反应物进行再次地混合搅拌,大大提高了原料反应物混合均匀性。
[0026]该技术通过在混料箱体12侧面设置混料气缸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机架和固定在所述混料机架上的混料箱体,所述混料箱体的侧面设有混料气缸,所述混料箱体的上方设有混料入口,所述混料箱体的下方设有混料出口;设置在所述混料箱体下方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架、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架上的传送导轨、设置在所述传送导轨上的传送座以及驱动所述传送座运动的传送皮带,所述传送座上设有传送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导轨右侧下方的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机架、设置在所述反应机架上的反应釜、伸进所述反应釜内的搅拌叶轮以及驱动所述搅拌叶轮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反应釜的上方设有反应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燃剂颗粒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传送座沿着所述传送导轨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龙刘仕宾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朗赛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