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灯及具有该汽车尾灯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74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灯及具有该汽车尾灯的汽车,该尾灯包括灯壳、红色灯罩和第一发光源,第一发光源位于红色灯罩和灯壳围成的空腔,第一发光源用于发出波长为586nm-595nm的琥珀色光,其光通量大于等于20Lm,红色灯罩的透光率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发光源的波长、光通量进行了限定,该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自透光率为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七的红色灯罩投射出来后,人的视觉感官其光束的颜色还是琥珀色。这样实现了转向灯可以使用红色灯罩的目的,有利于转向灯灯罩与其他位置功能灯的灯罩颜色进行统一,灯罩无需组装,灯罩模具结构简单,节省模具费用,并且使得车辆后尾灯的设计更加灵活,提高整车外形设计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提升尾灯整体感和品质感。也有利于提升尾灯整体感和品质感。也有利于提升尾灯整体感和品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尾灯及具有该汽车尾灯的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尾灯。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尾灯的功能主要包括转向、刹车灯、位置灯及倒车灯。其中转向灯的法规要求,从外界看来,灯光颜色要求琥珀色(黄色),位置灯和刹车灯的颜色应当为红色。
[0003]目前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汽车尾灯的灯罩通常有两种颜色组成形成,一种为红色,另一种为白色,尾灯中的光源为琥珀色,琥珀色光源配合白色灯罩实现转向灯功能,其他位置灯和刹车灯为自发光光源配合红色灯罩位置。
[0004]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尾灯灯罩为组合式结构,转向灯位置的灯罩与其他位置功能灯的颜色不一致,两种不同颜色灯罩拼合形成尾灯灯罩,对于二者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比较高,加工和组装工艺也相对比较麻烦,并且相对制约车辆外形设计。
[0005]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尾灯,包括灯壳、红色灯罩和第一发光源,所述第一发光源位于所述红色灯罩和所述灯壳围成的空腔,所述第一发光源用于发出波长为586nm-595nm的琥珀色光,其光通量大于等于20Lm,所述红色灯罩的透光率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七。
[000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发光源的波长、光通量进行了限定,该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自透光率为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七的红色灯罩投射出来后,人的视觉感官其光束的颜色还是琥珀色。这样实现了转向灯可以使用红色灯罩的目的,有利于转向灯灯罩与其他位置功能灯的灯罩颜色进行统一,即汽车尾灯均使用红色灯罩,统一颜色,灯罩无需组装,灯罩模具结构简单,节省模具费用,并且使得车辆后尾灯的设计更加灵活,大大提高整车外形设计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提升尾灯整体感和品质感。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源的功率大于或者等于6瓦特。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源为多个LED光源,所述汽车尾灯还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厚壁件,所述厚壁件位于所述第一发光源和所述红色灯罩之间,所述厚壁件朝向所述红色灯罩的出光表面设有纹路,以便光线均匀射至外界。
[0010]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发光源,用于发出白色光以形成除转向示意之外的功能示意灯;所述第二发光源也为LED光源,且设置于所述厚壁件的后方,所述第一发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源集成于同一所述红色灯罩内部。
[0011]可选的,各所述LED光源安装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背面设置有散热部件,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厚壁件。
[0012]可选的,所述厚壁件的厚度小于50mm,所述纹路为方形花纹,所述方形花纹的尺寸小于等于0.8*0.8mm。
[0013]可选的,所述厚壁件安装于装饰圈,所述装饰圈固定安装于灯壳。
[0014]可选的,所述厚壁件与各所述LED光源之间的距离大于2.5mm,并且所述厚壁件朝向所述LED光源的表面设置有聚光结构,所述聚光结构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LED光源,所述聚光结构与所述LED光源一一对应。
[0015]可选的,所述聚光结构为锥状,自开口朝远离所述LED光源的方向,所述锥状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所述锥状的锥度范围为10
°
~15
°

[0016]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及安装于所述车体后部的汽车尾灯,所述汽车尾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灯。
[001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汽车是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灯,故该汽车也具有上述汽车尾灯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汽车尾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0020]其中,图1和图2中:
[0021]10-灯壳;11-灯罩;12-厚壁件;121-聚光结构;13-LED光源;14-电路板;15-散热部件;16-装饰圈;100-转向灯;200-其他位置功能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接合、结构、控制策略、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汽车尾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尾灯,其包括灯壳10、红色灯罩11和第一发光源,第一发光源位于红色灯罩11和灯壳10围成的空腔。该第一发光源用于发出波长为586nm-595nm的琥珀色光,光通量大于等于20Lm(流明),并且红色灯罩11的透光率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七。本文中第一发光源的功率大于或者等于6瓦特。
[002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发光源的波长、光通量进行了限定,该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自透光率为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七的红色灯罩11投射出来后,人的视觉感官其光束的颜色还是琥珀色。这样实现了转向灯可以使用红色灯罩11的目的,有利于转向灯100灯罩与其他位置功能灯200的灯罩颜色进行统一,即汽车尾灯均使用红色灯罩11,统一颜色,灯罩无需组装,灯罩模具结构简单,节省模具费用,并且使得车辆后尾灯的设计更加灵活,大大提高整车外形设计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提升尾灯整体感和品质感。
[0026]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发光源可以为多个LED光源13,LED光源13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车型及设计空间布置,数量不限,形式也不限。LED光源13空间占据小且易于安装。
[0027]汽车尾灯还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厚壁件12,厚壁件12位于第一发光源和红色灯罩11之间,厚壁件12朝向红色灯罩11的出光表面设置有纹路,以便光线均匀射出。
[0028]也就是说,LED光源13的光线通过厚壁件12投射至外部,厚壁件12出光表面的纹路可以将光线更均匀散射至外部,这样LED光源13光源非直射,外部人员自外部观察不到LED
光源13,不会产生颗粒感,满足汽车品质感的提升需求。
[0029]厚壁件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分体式多个,只要LED光源前均布置有厚壁件12实现上述效果即可。图1中示出了设置多个厚壁件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上述各实施例中,汽车尾灯还可以包括第二发光源,用于发出白色光以形成除转向示意之外的功能示意灯;第二发光源也可为LED光源13,且设置于厚壁件12的后方,第一发光源和第二发光源集成于同一红色灯罩11内部。
[0031]上述实施例中,将转向灯和其他位置功能灯集成设计,设计结构更加简单,有利于整车设计。
[0032]为了实现进一步集成设计,各LED光源13安装于同一电路板14,电路板14的背面设置有散热部件15,以便电路板14各部件的散热,电路板14安装于厚壁件12。
[0033]上述各实施例中,厚壁件12的厚度小于50mm,纹路为方形花纹,方形花纹的尺寸小于等于0.8*0.8mm。这样,控制厚壁件12的尺寸及小尺寸方形花纹可以使光线尽量散射。
[0034]上述各实施例中,厚壁件12安装于装饰圈16,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10)、红色灯罩(11)和第一发光源,所述第一发光源位于所述红色灯罩(11)和所述灯壳(10)围成的空腔,所述第一发光源用于发出波长为586nm-595nm的琥珀色光,其光通量大于等于20Lm,所述红色灯罩(11)的透光率大于等于百分之六十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源的功率大于或者等于6瓦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源为多个LED光源,所述汽车尾灯还包括具有透光性的厚壁件(12),所述厚壁件(12)位于所述第一发光源和所述红色灯罩(11)之间,所述厚壁件(12)朝向所述红色灯罩(11)的出光表面设有纹路,以便光线均匀射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发光源,用于发出白色光以形成除转向示意之外的功能示意灯;所述第二发光源也为LED光源,且设置于所述厚壁件(12)的后方,所述第一发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源集成于同一所述红色灯罩(11)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LED光源安装于电路板(14),所述电路板(14)的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波吴超寅李雷杨磊马绮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