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逃生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60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逃生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于外墙体的上逃生口和下逃生口以及上逃生梯和下逃生梯,上逃生梯的底端与下逃生梯的顶端铰接,所述下逃生梯的底部与下逃生口的内侧底部铰接,所述上逃生梯的顶部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的两端固定,所述上逃生口设有用于上逃生梯上下移动的移动口,所述上逃生口底部与上逃生梯顶部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固定卡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上逃生梯顶部移动至上逃生口底部且两固定卡件卡接后,上逃生梯与下逃生梯被固定且呈三角形,上逃生口和下逃生口在外墙上竖向设置为两排,上逃生梯和下逃生梯位于不同层级的上逃生口和下逃生口错位设置。口错位设置。口错位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逃生梯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逃生梯。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发生火灾时,人们都会选择采用安全通道逃生,但安全通道位于建筑内,对比室外的逃生通道,室内通风循环较差,因此采用室外的逃生通道较为安全,而室外的逃生通道基本采用固定的框架式结构,而无法实现升降,且无法隐藏,在不用逃生梯的时候无法隐藏就很浪费空间且不美观,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升降且能够隐藏的逃生梯十分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升降且能够隐藏的建筑外墙逃生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这种建筑外墙逃生梯,包括设于外墙体的上逃生口和下逃生口以及上逃生梯和下逃生梯,上逃生梯的底端与下逃生梯的顶端铰接,所述下逃生梯的底部与下逃生口的内侧底部铰接,所述上逃生梯的顶部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的两端固定,所述上逃生口设有用于上逃生梯上下移动的移动口,所述上逃生口底部与上逃生梯顶部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固定卡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上逃生梯顶部移动至上逃生口底部且两固定卡件卡接后,上逃生梯与下逃生梯被固定且呈三角形,上逃生口和下逃生口在外墙上竖向设置为两排,上逃生梯和下逃生梯位于不同层级的上逃生口和下逃生口错位设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轮、右驱动轮、辅助轮、环形齿条、左联动轮、右联动轮、主动轮和倒向轮,所述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分别设置在上逃生口的两端,所述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的下端皆设有辅助轮,所述环形齿条分别啮合在左驱动轮与辅助轮外端和右驱动轮与辅助轮外端,所述上逃生梯的顶部两端与两端的环形齿条固定,所述左驱动轮通过联动杆连接左联动轮,所述右驱动轮通过联动杆连接右联动轮,所述左驱动轮和右驱动轮之间依次啮合主动轮和倒向轮,所述主动轮上连接电机或手摇式转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件包括固定卡板和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内设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与固定卡板相匹配,所述固定卡块固定在上逃生梯顶部下端,所述固定卡板固定在上逃生口底部上端,上逃生梯移动至上逃生口最底部后固定卡板卡接在固定卡槽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逃生梯和下逃生梯都包括有位于两侧的梯架,所述梯架之间固定有水平踏板和固定在梯架上的扶手。
[0009]进一步的,上逃生梯的最下级水平踏板与次下级水平踏板之间的距离足以使逃生人员弯腰通过而踏上下逃生梯。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带动上逃生梯上下移动,且当上逃生梯移动至上逃生口底部,
且固定卡板卡接在固定卡槽内时,上逃生梯和下逃生梯就固定,使用者就可从上逃生口进入上逃生梯,再走下下逃生梯,再通过另一端的上逃生口走下依次循环走下,直至逃出,操作流程简单、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驱动组件的平面结构图。
[0015]附图标记:1、上逃生口;10、移动口;2、下逃生口;3、上逃生梯;30、扶手;31、次下级水平踏板;32、最下级水平踏板;4、下逃生梯;50、固定卡块;51、固定卡槽;52、固定卡板;60、主动轮;61、电机;62、左联动轮;63、右联动轮;64、倒向轮;65、联动杆;66、右驱动轮;67、左驱动轮;68、环形齿条;69、辅助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用到逃生梯时,需要开启电机61或者手动转动手摇式转柄,将带动驱动组件的环形齿条68转动,从而带动上逃生梯3上下移动,而上逃生梯3移动至上逃生口1最底端时,上逃生梯3的固定卡槽51就卡入固定卡板52中,从而使上逃生梯3和下逃生梯4固定,形成三角状,更加温度,使用者就可通过上逃生口1依次进入上逃生梯3、下逃生梯4在从下逃生梯4进入,在依次重复上述操作,实现逃生。
[0018]这种建筑外墙逃生梯,包括设于外墙体的上逃生口1和下逃生口2以及上逃生梯3和下逃生梯4,上逃生梯3的底端与下逃生梯4的顶端铰接,下逃生梯4的底部与下逃生口2的内侧底部铰接,上逃生梯3的顶部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的两端固定,上逃生口1设有用于上逃生梯3上下移动的移动口10,上逃生口1底部与上逃生梯3顶部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固定卡件,驱动组件带动上逃生梯3顶部移动至上逃生口1底部且两固定卡件卡接后,上逃生梯3与下逃生梯4被固定且呈三角形,上逃生口1和下逃生口2在外墙上竖向设置为两排,上逃生梯3和下逃生梯4位于不同层级的上逃生口1和下逃生口2错位设置。
[0019]上逃生梯3和下逃生梯4实现不同层级的上逃生口1和下逃生口2错位设置即可通过循环从上逃生口1进入上逃生梯3,在从下逃生口2进入房间后,在依次从上逃生口1循环向下逃出,上逃生梯3在被驱动组件带动上升至最顶部后,上逃生梯3和下逃生梯4隐匿在上逃生口1和下逃生口2内。
[0020]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轮67、右驱动轮66、辅助轮69、环形齿条68、左联动轮62、右联动轮63、主动轮60和倒向轮64,左驱动轮67和右驱动轮66分别设置在上逃生口1的两端,左驱动轮67和右驱动轮66的下端皆设有辅助轮69,环形齿条68分别啮合在左驱动轮67与辅助轮69外端和右驱动轮66与辅助轮69外端,上逃生梯3的顶部两端与两端的环形齿条68固定,左驱动轮67通过联动杆65连接左联动轮62,右驱动轮66
通过联动杆65连接右联动轮63,左驱动轮67和右驱动轮66之间依次啮合主动轮60和倒向轮64,主动轮60上连接电机61或手摇式转柄。
[0021]通过启动电机61或者转动手摇式转柄,从而转动主动轮60,主动轮60转动带动倒向轮64和左联动轮62转动,由于右联动轮63设置在倒向轮64右端,因此左联动轮62和右联动轮63的转向相反,左联动轮62和右联动轮63通过联动杆65带动左驱动轮67和右驱动轮66转动,从而带动两端的环形齿条68转动,而右联动轮63设置在上逃生口1的右端,因此左联动轮62和右联动轮63的转向相反,就可将两端环形齿轮靠近上逃生口1的一侧上下同步,而上逃生梯3的两端固定在环形齿轮两端,即实现上下移动的效果。
[0022]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卡件包括固定卡板52和固定卡块50,固定卡块50内设有固定卡槽51,固定卡槽51与固定卡板52相匹配,固定卡块50固定在上逃生梯3顶部下端,固定卡板52固定在上逃生口1底部上端,上逃生梯3移动至上逃生口1最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逃生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外墙体的上逃生口(1)和下逃生口(2)以及上逃生梯(3)和下逃生梯(4),上逃生梯(3)的底端与下逃生梯(4)的顶端铰接,所述下逃生梯(4)的底部与下逃生口(2)的内侧底部铰接,所述上逃生梯(3)的顶部两端分别与驱动组件的两端固定,所述上逃生口(1)设有用于上逃生梯(3)上下移动的移动口(10),所述上逃生口(1)底部与上逃生梯(3)顶部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固定卡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上逃生梯(3)顶部移动至上逃生口(1)底部且两固定卡件卡接后,上逃生梯(3)与下逃生梯(4)被固定且呈三角形,上逃生口(1)和下逃生口(2)在外墙上竖向设置为两排,上逃生梯(3)和下逃生梯(4)位于不同层级的上逃生口(1)和下逃生口(2)错位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左驱动轮(67)、右驱动轮(66)、辅助轮(69)、环形齿条(68)、左联动轮(62)、右联动轮(63)、主动轮(60)和倒向轮(64),所述左驱动轮(67)和右驱动轮(66)分别设置在上逃生口(1)的两端,所述左驱动轮(67)和右驱动轮(66)的下端皆设有辅助轮(69),所述环形齿条(68)分别啮合在左驱动轮(67)与辅助轮(69)外端和右驱动轮(66)与辅助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白谷海静方友高徐雪平吴演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