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446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包括上门板、下门板以及位于上门板和下门板之间的若干个用以阻挡螃蟹外逃的栏杆组件;每个所述栏杆组件均包括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面设置有锥状受力部,所述锥状受力部与螃蟹钳子相配合,所述下门板的一侧设置有供锥状受力部的端部嵌入的让位孔,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面与上门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门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这种耐夹门可有效避免在养殖过程中来自于螃蟹对其的破坏,进而避免螃蟹逃跑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螃蟹逃跑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螃蟹逃跑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

技术介绍

[0002]螃蟹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极为丰富。其养殖方式主要采用传统的土池养殖,养殖环境受天气影响较大,水质控制难,病害较多,同时,由于螃蟹个体之间具有互相残杀的习性,导致养殖成活率很低。
[0003]为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室内工厂化集约养蟹新技术,例如公告号为CN2096602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螃蟹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由若干个螃蟹养殖盒构成(可参照公告号为CN2073832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螃蟹养殖盒),每个螃蟹养殖盒对应一个螃蟹个体,每个养殖盒上均会铰接有盒门,盒门上会设置便于观察养殖盒内螃蟹情况的窗口。
[0004]上述采用“一蟹一盒”公寓化养殖方式,有效抵抗外界因素对于螃蟹生长的影响,同时可避免螃蟹个体之间具有互相残杀,以进一步提高养殖成活率。
[0005]此外,螃蟹的十足包括两只钳子,四只步足,四只泳足。步足泳足分别都有三个关节,伸展弯曲灵活,且尖端处特别锐利,螃蟹的身体结构使得它逃跑能力极强,只要有缝隙、间隙它都能进行利用。通过其钳子对缝隙处进行咬合、破坏,从而对缝隙进行扩大,以便于螃蟹逃跑。例如螃蟹中的椰子蟹,它能够轻松的爬上树并将椰子取下,还能用两个钳子将坚硬的椰子壳打开,同时也能够将啤酒瓶盖轻松的加变形。它的咬合力更是高达1760多牛顿,而人类牙齿的咬合力,也就才300多牛顿。
[0006]由于现有的螃蟹养殖盒上的盒门常遭破坏,导致时常发生螃蟹逃跑的情况,因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这种耐夹门可有效避免在养殖过程中来自于螃蟹对其的破坏,进而避免螃蟹逃跑的情况发生。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门板、下门板以及位于上门板和下门板之间的若干个用以阻挡螃蟹外逃的栏杆组件;
[0009]每个所述栏杆组件均包括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面设置有锥状受力部,所述锥状受力部与螃蟹钳子相配合,所述下门板的一侧设置有供锥状受力部的端部嵌入的让位孔,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面与上门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门板固定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面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横截面积小于固定杆的横截面积,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移动杆的外部;
[0011]所述上门板的一侧设置有可供弹簧抵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贯穿设置有可
供移动杆穿出的通孔。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门板的上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之间存在激光线路,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一侧连接有同一个警报器以构成串联回路;
[0013]所述复位弹簧在无受力情况下,所述移动杆的上端面与上门板的上端面齐平;
[0014]所述复位弹簧在受力情况下,所述移动杆向上移动以阻断激光线路,此时警报器发出警报。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状受力部包括有一不锈钢金属外壳,所述不锈钢金属外壳呈锥状设置,所述不锈钢金属外壳的内部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核心的创点点在于:将螃蟹钳子的剪切力转化为固定杆上下移动的驱动力,并最终由复位弹簧将螃蟹钳子的剪切力消化掉。
[0017]在使用时,螃蟹的居住在螃蟹公寓中,即采用一个蟹盒养殖一只螃蟹的养殖方式,此时由栏杆组件阻挡螃蟹外逃。当螃蟹养殖逐渐变大,螃蟹的钳子咬合力越发增大,使得栏杆对螃蟹的阻拦作用受到威胁。特别的,是针对咬合力巨大的椰子蟹而言,普通材质的栏杆、例如塑料、不锈钢等均无法很好的实现对椰子蟹的阻拦。而本申请利用锥状受力部,使得螃蟹钳子作用于锥状受力部时,固定杆整体会向上移动,驱动复位弹簧压缩,进而把螃蟹钳子的剪切力消化掉。此外,由于锥状受力部其外表面呈圆弧状,即螃蟹钳子也不好对其进行夹持,因此该锥状受力部在受螃蟹钳子剪切时,可进行相对滑动。此外,本申请还利用了螃蟹行动缓慢的特点,即螃蟹在行走的时候是横向行走,其行动缓慢。而本申请的锥状受力部在受到螃蟹钳子剪切力时,会向上移动。而一旦螃蟹钳子不作用于锥状受力部时,则固定杆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以及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致使锥状受力部的端部重新嵌入下门板内。上述过程是瞬时的过程,即螃蟹在来不及逃出时,栏杆组件即会恢复原状,以完成对螃蟹的阻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上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上门板;2、下门板;3、栏杆组件;4、固定杆;5、锥状受力部;6、复位弹簧;7、移动杆;8、凹槽;9、通孔;10、激光发射器;11、激光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包括上门板1、下门板2以及位于上门板1和下门板2之间的若干个用以阻挡螃蟹外逃的栏杆组件3。
[0022]每个栏杆组件3均包括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下端面设置有锥状受力部5,该锥状受力部5与螃蟹钳子相配合,下门板2的一侧设置有供锥状受力部5的端部嵌入的让位孔(附图未标出)。固定杆4的上端面与上门板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的一端与固定杆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门板1固定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核心的创点点在于:将螃蟹钳子的剪切力转化为固定杆4上下移动的驱动力,并最终由复位弹簧6将螃蟹钳子的剪切力消化掉。
[0024]在使用时,螃蟹的居住在螃蟹公寓中,即采用一个蟹盒养殖一只螃蟹的养殖方式,此时由栏杆组件3阻挡螃蟹外逃。当螃蟹养殖逐渐变大,螃蟹的钳子咬合力越发增大,使得栏杆对螃蟹的阻拦作用受到威胁。特别的,是针对咬合力巨大的椰子蟹而言,普通材质的栏杆、例如塑料、不锈钢等均无法很好的实现对椰子蟹的阻拦。而本申请利用锥状受力部5,使得螃蟹钳子作用于锥状受力部5时,固定杆4整体会向上移动,驱动复位弹簧6压缩,进而把螃蟹钳子的剪切力消化掉。此外,由于锥状受力部5其外表面呈圆弧状,即螃蟹钳子也不好对其进行夹持,因此该锥状受力部5在受螃蟹钳子剪切时,可进行相对滑动。此外,本申请还利用了螃蟹行动缓慢的特点,即螃蟹在行走的时候是横向行走,其行动缓慢。而本申请的锥状受力部5在受到螃蟹钳子剪切力时,会向上移动。而一旦螃蟹钳子不作用于锥状受力部5时,则固定杆4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以及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致使锥状受力部5的端部重新嵌入下门板2内。上述过程是瞬时的过程,即螃蟹在来不及逃出时,栏杆组件3即会恢复原状,以完成对螃蟹的阻拦。
[0025]进一步的,固定杆4的上端面设置有移动杆7,该移动杆7的横截面积小于固定杆4的横截面积。复位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门板(1)、下门板(2)以及位于上门板(1)和下门板(2)之间的若干个用以阻挡螃蟹外逃的栏杆组件(3);每个所述栏杆组件(3)均包括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下端面设置有锥状受力部(5),所述锥状受力部(5)与螃蟹钳子相配合,所述下门板(2)的一侧设置有供锥状受力部(5)的端部嵌入的让位孔,所述固定杆(4)的上端面与上门板(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一端与固定杆(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上门板(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螃蟹养殖单元耐夹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的上端面设置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横截面积小于固定杆(4)的横截面积,所述复位弹簧(6)套设于移动杆(7)的外部;所述上门板(1)的一侧设置有可供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强张翔张磊黄晓林蔡景波陆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