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330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安装头枕杆;步骤B、安装座椅靠背,靠背颈部泡沫一体嵌入靠背泡沫主体上方开口处,将形成的靠背泡沫外套上靠背面套,将座椅靠背从上往下套装于靠背骨架上;步骤C、组装头枕总成和颈部装饰组件部件,通过第一自攻螺钉将头枕背部装饰件安装到头枕塑料件上,通过第二自攻螺钉将颈部前装饰件安装到头枕塑料件上;步骤D、安装头枕总成和颈部前装饰件于头枕杆上,通过螺栓将头枕总成、颈部前装饰件一起安装在头枕杆上;步骤E、安装颈部后装饰件,颈部装饰组件前后扣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方法新颖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有实用性的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有实用性的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碰撞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全都挤压在脆弱的颈部,使驾乘人员的脊椎很可能受到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有了汽车头枕的存在,便可以有效地缓冲事故发生时巨大的瞬间冲击力,从而保护脆弱的颈骨,降低颈部受到伤害的几率。
[0003]常规车椅靠背泡沫采用发泡模具进行一体式制作加工,常规车椅靠背泡沫强度一致,靠背颈部泡沫因承受更大的力而采用撑形钢丝防止变形,造价高,效果差,靠背颈部泡沫依旧会随着时间而缓慢产生变形从而造成安装后的缝隙,影响车座的密封性、美观性、使用寿命等,也影响车座头枕安装效果。汽车头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可调式,另一种是可调式,常用的不可调式采用座椅靠背头枕一体化结构,拆卸困难,不易更换,可调式采用头枕骨架与座椅靠背骨架可拆卸,头枕骨架通过两根竖直端头插入座椅靠背顶端开口处,方便更换,但整体造型不美观,没有紧密贴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的安装方法,避免座椅头枕杆裸露在外,使靠背颈部强度与靠背其它部位强度不同,避免靠背颈部变形,解决座椅靠背与头枕安装的不美观不紧密贴合问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A、安装头枕杆,头枕杆呈“n”型,头枕杆的横杆前侧焊接有连接件,竖杆底端焊接于靠背骨架上;
[0007]步骤B、安装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泡沫主体、靠背颈部泡沫和靠背面套,通过发泡模具发泡形成靠背颈部泡沫,靠背颈部泡沫整体呈环状结构,靠背颈部泡沫一体嵌入靠背泡沫主体上方开口处,靠背颈部泡沫的强度高于背泡沫主体的强度,靠背泡沫主体呈内空结构,靠背泡沫主体后壁被挖空后仅留有左、上、右边缘,将形成的靠背泡沫外套上靠背面套,将座椅靠背从上往下套装于靠背骨架上;
[0008]步骤C、组装头枕总成和颈部装饰组件部件,头枕总成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头枕面套、头枕泡沫、头枕塑料件和头枕背部装饰件,所述颈部装饰组件包括颈部前装饰件和颈部后装饰件,头枕塑料件的后侧一体注塑成型有若干预埋螺母、若干第一安装柱、若干第二安装柱,将头枕背部装饰件和颈部前装饰件的中部均挖空,头枕面套的开口边缘包裹住头枕塑料件的边缘台阶,将头枕泡沫置于头枕面套和头枕塑料件之间,沿头枕背部装饰件的挖空区域的边缘设置与第一安装柱对应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并通过第一自攻螺钉将头枕背部装饰件安装到头枕塑料件上,沿颈部前装饰件的挖空区域的边缘设置与第二安装柱对
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并通过第二自攻螺钉将颈部前装饰件安装到头枕塑料件上;
[0009]步骤D、安装头枕总成和颈部前装饰件于头枕杆上,在连接件上开设与预埋螺母对应的第三安装孔,并通过螺栓将头枕总成、颈部前装饰件一起安装在头枕杆上;
[0010]步骤E、安装颈部后装饰件,颈部前装饰件、颈部后装饰件前后扣合,从而将头枕杆罩在其中,颈部前装饰件、颈部后装饰件的下端与座椅靠背紧密贴合实现无缝安装。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步骤B中,靠背泡沫主体顶部开口的外缘沿周向设置有与靠背颈部泡沫底端相匹配的安装台阶,靠背泡沫主体顶部开口的内缘沿周向一体设置有与靠背颈部泡沫底端相匹配的无纺布内衬,使得靠背颈部泡沫内侧与无纺布内衬贴紧,外侧与安装台阶贴紧,所述靠背颈部泡沫正面呈上宽下窄的平底“V”形,靠背颈部泡沫内壁的后表面设置有加强凸起,所述靠背泡沫主体前表面的左右部位相比于中间部位凸起,其交界处设置有沟槽,靠背泡沫主体前表面的左上部与右上部相比于中间部位均凸起,其交界处均设置有沟槽,靠背泡沫主体前表面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起伏有效舒缓人体背部压力,靠背泡沫主体后壁被挖空后仅留有左、上、右边缘,方便安装靠背面套,同时减少泡沫用量,降低成本。
[0012]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C中,头枕背部装饰件挖空区域大于颈部前装饰件的挖空区域便于第二自攻螺钉通过,颈部前装饰件的挖空区域大于连接件的外部轮廓便于螺栓通过,方便安装。
[0013]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C中,头枕塑料件沿周向设有与头枕背部装饰件前侧卡孔对应配合的卡齿,通过卡齿匹配紧密贴合,进行头枕背部装饰件安装于头枕塑料件前的初步定位方便进一步安装,且两者外沿紧密贴合,增加头枕的美观性。
[001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C中,颈部前装饰件设置有卡座,颈部后装饰件设置有与卡座对应配合的挡板,内部结构稳定,防止在受到外力时,颈部装饰组件发生变形。
[0015]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A中,连接件呈三角形环状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头枕塑料件的安装更稳固可靠。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颈部装饰组件将头枕杆罩在其中,造型新颖独特,防止头枕杆因裸露在外导致不必要的磨损。
[0018](2)颈部装饰组件的下端与座椅靠背紧密贴合,使整体座椅的头枕与靠背无缝安装,造型流畅,颈部装饰组件前后通过卡扣扣合而成,安装方便,紧密贴合,增加颈部装饰组件的美观性,从而增加了座椅的美观性和稳固性。
[0019](3)靠背泡沫主体呈内空结构,节省原材料,结构轻盈,运输成本低,可批量生产。
[0020](4)靠背颈部泡沫嵌套于靠背泡沫主体顶端,靠背泡沫主体的强度低于靠背颈部泡沫的强度,与常规的一体式靠背泡沫结构相比,靠背泡沫结构可以有效延长靠背泡沫使用寿命,避免因为颈部泡沫强度不够导致颈部泡沫产生变形从而造成安装后的缝隙,影响靠背与头枕安装时交接处的密封性和美观性。
[0021]综上所述,具有技术可行、安装方便、方法新颖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头枕塑料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头枕背部装饰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颈部前装饰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颈部后装饰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头枕骨架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组装后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座椅靠背的结构示意图(无靠背面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图8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以下:
[0032]步骤A、安装头枕杆1在靠背骨架上,头枕杆1呈“n”型,头枕杆1的横杆前侧焊接有连接件11,连接件11呈三角形环状结构,竖杆底端焊接于靠背骨架上。
[0033]步骤B、安装座椅靠背4,座椅靠背4由靠背泡沫主体41、靠背颈部泡沫42和靠背面套组成,通过发泡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靠背头枕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安装头枕杆(1),头枕杆(1)呈“n”型,头枕杆(1)的横杆前侧焊接有连接件(11),竖杆底端焊接于靠背骨架上;步骤B、安装座椅靠背(4),座椅靠背(4)包括靠背泡沫主体(41)、靠背颈部泡沫(42)和靠背面套,通过发泡模具发泡形成靠背颈部泡沫(42),靠背颈部泡沫(42)整体呈环状结构,使靠背颈部泡沫(42)一体嵌入靠背泡沫主体(41)上方开口处,靠背颈部泡沫(42)的强度高于背泡沫主体(41)的强度,靠背泡沫主体(41)呈内空结构,靠背泡沫主体(41)后壁被挖空后仅留有左、上、右边缘,将形成的靠背泡沫外套上靠背面套,将座椅靠背(4)从上往下套装于靠背骨架上;步骤C、组装头枕总成(3)和颈部装饰组件(2)部件,头枕总成(3)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头枕面套(31)、头枕泡沫(32)、头枕塑料件(33)和头枕背部装饰件(34),所述颈部装饰组件(2)包括颈部前装饰件(21)和颈部后装饰件(22),头枕塑料件(33)的后侧一体注塑成型有若干预埋螺母(331)、若干第一安装柱(332)、若干第二安装柱(333),将头枕背部装饰件(34)和颈部前装饰件(21)的中部均挖空,头枕面套(31)的开口边缘包裹住头枕塑料件(33)的边缘台阶,将头枕泡沫(32)置于头枕面套(31)和头枕塑料件(33)之间,沿头枕背部装饰件(34)的挖空区域的边缘设置与第一安装柱(332)对应配合的第一安装孔(341),并通过第一自攻螺钉将头枕背部装饰件(34)安装到头枕塑料件(33)上,沿颈部前装饰件(21)的挖空区域的边缘设置与第二安装柱(333)对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211),并通过第二自攻螺钉将颈部前装饰件(21)安装到头枕塑料件(33)上;步骤D、安装头枕总成(3)和颈部前装饰件(21)于头枕杆(1)上,在连接件(11)上开设与预埋螺母(331)对应的第三安装孔(111),并通过螺栓将头枕总成(3)、颈部前装饰件(21)一起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武聂维超邹修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立至信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