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及相应压滤机的并联滤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30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及相应压滤机的并联滤室,该滤板组件包括并联式滤板、分流夹布器、滤板拉手;创新方案的要点是:(1)在分流夹布器上设置单室分流槽替代滤板T型进料分流孔,使滤板进料通道结构最优化;(2)取消现有安装夹布分料器的单室进料孔,将分流夹布器直接安装在滤板进料通道中,使滤板过滤面积最大化;(3)将现有主夹和配夹二合一螺纹连接式夹布分料器,改进为主夹、配夹和套筒三合一螺纹连接式双面分流夹布器,有效避免了滤布随夹布器旋转而褶皱。并联滤室,使用该滤板组件,各滤板进料通道联通成封闭式进料总通道,分流夹布器的单室分流槽联通进料总通道和滤室,具有多滤室同时进料的功能;产品升级增效。级增效。级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及相应压滤机的并联滤室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并联进料式压滤机(专利分类号B01D25/12)
,涉及一种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包括滤板及其分流夹布器)。

技术介绍

[0002]压滤机,是一种间歇性操作的多滤室加压过滤设备;并联进料式压滤机,俗称单板进料式或单室进料式压滤机,是一种通过进料总通道同时向各并联滤室分流(分料)的新型均匀进料压滤机;主要由双梁机架、滤板压紧机构、并联过滤机构、拉板卸饼机构、清洗滤布机构、接液翻板机构、PLC程控系统组成;适用于各种悬浮液(即液体和固态颗粒的混合物)的固液分离。
[0003]并联过滤机构,即并联进料式过滤机构,是压滤机的核心机构,主要由首尾防腐滤板、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简称:并联滤板组件)、滤布、各流体进出外接管路等零部件组成;并联滤板组件,包括并联式滤板、夹布分料器、滤板支撑拉手、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双滤板支撑拉手将滤板支撑在机架双梁的导轨上,通过液压油缸压紧滤板,多块包覆着滤布的相邻滤板的凹部(空腔部)构成多滤室;具有多滤室同时进料的功能。
[0004]串联式滤板组件,其进料方式为传统的串联式进料(多滤室逐个进料),串联式滤板组件的进料孔设置在滤板的空腔部,进料孔贯通各滤室(串联各滤室),如滤板中部或中上部设进料孔,占用滤板过滤面积,影响滤室有效容积;各滤室不能同时进料,物料逐步通过各滤板进料孔从上一个滤室进入下一个滤室,穿过长达10多米的多滤室需要一定的时间,各滤室进料不均匀,影响滤饼厚薄干湿;且压滤机是多滤室加压的设备,后端存在压力损失,影响整体过滤效果。
[0005]并联滤板组件,具有新型的进料通道,包括进料总通道、滤板进料通道、T型进料分流孔、单室进料孔,如专利号202020093381.7双孔并联进料厢式主副板组合滤室及双进料厢式压滤机;滤板进料通道和单室进料孔是平行相邻的双孔,双孔由T型进料分流孔垂直连接,滤板进料通道位于滤板上角或上跨耳的非空腔部,各滤板的滤板进料通道联通成封闭式进料总通道,夹布分料器安装在单室进料孔中;具有各滤室进料均匀、后端无压力损失、过滤效果较好等优点。
[0006]现有的并联滤板组件,存在以下缺陷:(1)并联式滤板的进料通道结构复杂,其T型进料分流孔垂直于滤板进料通道,加工困难,影响生产效率;(2)安装夹布分料器的单室进料孔占用滤板过滤面积,影响滤室有效容积;(3)夹布分料器,为主夹和配夹二合一螺纹连接结构,夹布器安装时容易带着滤布旋转,使滤布的其它流体孔偏移产生褶皱,影响夹布效果和滤室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并联滤板组件的缺陷,解决并联式滤板的进料通道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单室进料孔占用滤板过滤面积、二合一夹布分料器旋装时带着滤布旋转使
滤布褶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及相应压滤机的并联滤室;相应压滤机的并联滤室——指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的压滤机的并联滤室,因专利名称字数有限而简称。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创新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以下简称:并联滤板组件),包括并联式滤板(简称:滤板)、双面分流夹布器(简称:分流夹布器);总体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即创新的总体构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在于:(1)优化滤板进料通道结构设计:取消现有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的T型进料分流孔,将分流夹布器直接安装在滤板进料通道中,在分流夹布器上设置单室分流槽替代T型进料分流孔,使滤板进料通道结构最优化,因此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简化滤板进料通道结构设计:取消现有安装夹布分料器的单室进料孔,将分流夹布器直接安装在滤板进料通道中,因此减少了单室进料孔所占用的滤板面积,使滤板过滤面积最大化,提高了滤室有效容积;(3)改进分流夹布器组合方式:将现有主夹和配夹二合一螺纹连接式夹布分料器,改进为主夹、配夹和套筒三合一螺纹连接式双面分流夹布器,紧夹时主夹和配夹不随套筒旋转(套筒转夹不转),有效避免滤布随夹布器旋转而褶皱,确保夹布效果和滤室质量;从而,解决了并联式滤板的进料通道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单室进料孔占用滤板过滤面积、二合一夹布分料器旋装时带着滤布旋转使滤布褶皱的技术问题。
[0009]具体设计方案是:并联滤板组件,是并联过滤机构的关键部件,主要由并联式滤板(简称:滤板)、分流夹布器、滤板支撑拉手、滤布挂销、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1)所述的并联式滤板,为厢式并联进料滤板,双面结构对称,具有边框密封面、凹部过滤网点、滤板进料通道、夹布器安装槽、下角双出液孔、右上角多功能孔、滤板承压台(兼滤布支撑)、孔端密封槽、拉手安装螺孔、挂布销孔,采用聚丙烯注塑成型再机加工部分结构;滤板进料通道位于滤板上角或上跨耳的非空腔部,具有双夹布器定向槽,夹布器定向槽与夹布器定向凸筋相应、使单室分流槽对内成45
°
角;夹布器安装槽,其规格与分流夹布器相应,其槽深保证夹布器安装以后与边框密封面等高;(2)所述的分流夹布器,为主夹、配夹和套筒三合一螺纹连接式双面分流夹布器,包括带槽主夹、带槽配夹、紧夹套筒,其规格与滤板进料通道和夹布器安装槽配合,分别采用聚丙烯注塑成型再机加工螺纹;带槽主夹,为空心圆n型半边主夹,具有滤布压盖、单室分流槽、主夹内螺纹、双定向凸筋,滤布压盖的外径以压住滤板进料通道孔端的滤布为准,单室分流槽为n型、位于带槽主夹外端面,主夹内螺纹与螺筒外螺纹配套,主夹螺纹段外径与滤板进料通道相应;带槽配夹,为空心圆n型半边配夹,与带槽主夹外部结构相同,具有滤布压盖、单室分流槽、配夹嵌筒槽、双定向凸筋,配夹嵌筒槽与套筒帽缘活动配合;紧夹套筒,为连接并拧紧带槽主夹和带槽配夹的外螺纹套筒,具有套筒帽缘、套筒外螺纹、套筒旋动筋,套筒帽缘与配夹嵌筒槽活动配合,套筒外螺纹与主夹内螺纹配套,套筒旋动筋均布于套筒内壁,套筒长度与滤板厚度相应。
[0010]主要零部件的连接关系是:为方便说明,外加与并联滤板组件密切相关的滤布;(1)大部分零部件的组装:滤布安装前,滤布挂销插在滤板上边的滤布挂销孔中,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安装在相应的孔端密封槽中,双滤板支撑拉手分别安装在滤板两侧的拉手安装螺孔中(位于滤板重心的上方);(2)滤布安装:两块套筒联体滤布的一块滤布穿过滤板进料通道,挂在滤布挂销上将滤板包覆,滤布联体套筒位于滤板进料通道中,相邻滤板上的两块滤布可构成过滤布袋;(3)分流夹布器安装:带槽主夹和带槽配夹压着滤布分别对称定向
安装在滤板进料通道两端、夹布器定向凸筋插入夹布器定向槽;紧夹套筒穿过带槽配夹初步拧进带槽主夹,使用夹布器配套扳手拧紧紧夹套筒(套筒转夹不转),紧夹套筒保护滤布联体套筒、并贯通滤板两面的滤室;(4)并联滤板组件的总装:双滤板支撑拉手将滤板支撑在机架双梁的导轨上,通过液压油缸压紧滤板,多块包覆着滤布的相邻滤板的凹部(空腔部)构成多滤室;各滤板的三种流体孔(滤板进料通道、下角双出液孔、右上角多功能孔)分别联通成三种封闭式总通道(进料总通道、出液总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并联进料式滤板组件,包括并联式滤板、分流夹布器、滤板支撑拉手、滤布挂销、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联式滤板,为厢式并联进料滤板,双面结构对称,具有边框密封面、凹部过滤网点、滤板进料通道、夹布器安装槽、下角双出液孔、右上角多功能孔、滤板承压台、孔端密封槽、拉手安装螺孔、挂布销孔;滤板进料通道位于滤板上角或上跨耳的非空腔部,具有双夹布器定向槽,夹布器定向槽与夹布器定向凸筋相应、使单室分流槽对内成45
°
角;夹布器安装槽,其规格与分流夹布器相应,其槽深保证夹布器安装以后与边框密封面等高;所述的分流夹布器,为主夹、配夹和套筒三合一螺纹连接式双面分流夹布器,包括带槽主夹、带槽配夹、紧夹套筒,其规格与滤板进料通道和夹布器安装槽配合;相互连接关系是:滤布挂销插在滤板上边的滤布挂销孔中,各流体进出孔端密封圈安装在相应的孔端密封槽中,双滤板支撑拉手分别安装在滤板两侧的拉手安装螺孔中;滤布挂在滤布挂销上将滤板包覆;带槽主夹和带槽配夹压着滤布分别对称定向安装在滤板进料通道两端、夹布器定向凸筋插入夹布器定向槽;紧夹套筒穿过带槽配夹初步拧进带槽主夹,使用夹布器配套扳手拧紧紧夹套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森梁金龙张学刚王华争冯宗贤
申请(专利权)人: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