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光学指纹识别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指纹识别
,尤其涉及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光学指纹识别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已经成为普遍性消费类电子产品。随着全面屏技术的发展,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光学指纹识别技术通常采用适当的光源对手指进行照射,手指的波峰和波谷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反射,根据反射光的差异确定指纹图像。然而,一旦有不法分子根据指纹的纹路信息伪造出人工指纹假冒合法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会给被伪造指纹的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
[0003]目前,已知一种辨别人工伪造指纹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目标指纹上并反射,反射光线经滤光片滤光后照射到光感应区,光感应区采集滤光后的反射光线的光谱信息。由于反射自活体手指皮肤的光线的光谱信息与反射自人工伪造指纹的光线的光谱信息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根据反射光线的光谱信息可以分辨出目标指纹是活体指纹还是人工伪造指纹。
[0004]图1示出了专利技术人已知的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芯片的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由多个像素的阵列构成的光感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包括至少一个谐振腔像素,所述谐振腔像素包括:微透镜;可调谐振腔,位于所述微透镜下方,并具有可调的谐振腔尺寸,以允许波长与所述谐振腔尺寸相适应的光透过;感应电路,位于所述可调谐振腔下方,所述感应电路上设置有用于采集从所述可调谐振腔透过的光的传感器;以及硅基板,位于所述感应电路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谐振腔包括:彼此分开的上镜片和下镜片,所述谐振腔尺寸定义为所述上镜片和所述下镜片之间的间隙尺寸;以及间隔件,设置在所述上镜片和所述下镜片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谐振腔为MEMS可调谐振腔,其谐振腔尺寸在电压的驱动下可调,其中所述间隔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并且所述MEMS可调谐振腔还包括与所述间隔件电连接的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向所述MEMS可调谐振腔的所述电极提供控制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EMS可调谐振腔为法布里
‑
珀罗光学谐振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还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像素,所述感应像素包括:微透镜;保护涂层,位于所述微透镜下方,并允许光透过;感应电路,位于所述保护涂层下方,所述感应电路上设置有传感器,用于采集从所述保护涂层透过的光;以及硅基板,设置在所述感应电路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像素的阵列中,所述谐振腔像素布置在所述阵列的周边,而所述感应像素布置在所述阵列的中间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像素分散布置在所述多个像素的阵列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像素的阵列全部由所述谐振腔像素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为光学指纹识别芯片。11.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
‑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实现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指纹录入步骤,包括:利用所述谐振腔像素采集来自第一目标手指的反射光;
利用所述谐振腔像素采集到的反射光产生第一手指光谱信息;和存储所述第一手指光谱信息;以及指纹识别步骤,包括:利用所述谐振腔像素采集来自第二目标手指的反射光;利用所述谐振腔像素采集到的反射光产生第二手指光谱信息;将所述第二手指光谱信息与已存储的所述第一手指光谱信息进行比对;和当两者不匹配时,所述第二目标手指被识别为无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指纹录入步骤中,利用所述谐振腔像素采集到的反射光产生至少部分的第一手指纹路信息;以及存储所产生的第一手指纹路信息;以及在所述指纹识别步骤中,利用所述谐振腔像素采集到的反射光产生至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曾强,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