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及其散热结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转换控制功率模块
,特别涉及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及其散热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控制器、DCDC、OBC(车载充电机)等零部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随着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与应用,这些部件都离不开能够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应用非常广泛,作为逆变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功率模块在不断的升级换代,芯片升级进化后,功率模块作用到逆变器中时还需考虑到散热效率。高电压、高电流带来的热积累,可能导致功率器件被击穿或烧毁。如何提升散热效率,从而减小功率器件失效的可能性,散热器的结构设计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及其散热结构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包括:
[0005]散热器模块,所述散热器模块包括第一散热器、设置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模块(1),所述散热器模块包括第一散热器(11)、设置于第一散热器外侧的进水管(12)、设置第一散热器底端的第二散热器(1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器外侧的出水管(14);功率模块(2),所述功率模块包括设置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之间的至少一个封装模块(20)、设置于封装模块两侧的扰流柱基板(21),以及设置于扰流柱基板的若干个扰流柱(22);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分别与扰流柱基板两侧端面形成有回流冷却水道(3),且回流冷却水道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与扰流柱基板采用焊接、密封圈、塑封或胶封的密封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回流冷却水道的回流管(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功率端子(23)和若干个信号端子(2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柱基板采用的是单一金属或合金材料。6.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面液冷散热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首先根据功率模块的数量确定并设计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结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斌,张明亮,谢地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钧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