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入式水冷功率模块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及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73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入式水冷功率模块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及设计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的顶外壳;冷却系统模块,所述冷却系统模块包括设置于壳体的进出水口,以及冷却管道;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设置于底座与顶外壳之间的水冷功率半导体模块,以及设置于水冷功率半导体模块的若干个扰流柱。该散热控制方法为实时获取工作状态下功率模块的工作温度T;将获取的工作温度T与预设温度阈值比较,判断采取不同散热模式。该设计方法是通过设定底部和顶部的冷却管道的尺寸,确定流量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定功率模块的散热模式和尺寸,从而在提高功率模块散热效率的同时,达到减小能耗的目的。达到减小能耗的目的。达到减小能耗的目的。

An immersion water cooling power module device, cool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sig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入式水冷功率模块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及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浸入式水冷功率模块装置、散热控制方法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飞速发展,与传统燃油车和弱混动力车相比,电动汽车少了发动机和启停系统,但多出了电池、电机、电控核心部件以及车载DCDC、电空调驱动、车载充电器(OBC)等电力电子装置。它们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车载低压用电设备、空调电机所需的电能。这都离不开能够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功率模块。核心部件中电池和驱动电机代替燃油车的燃油和发动机,为车辆的行驶提供澎湃的动力。此时,电机控制器通过功率模块的转换,将动力电池中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为驱动电机提供电能。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地发展,芯片也在不断的更新升级,芯片升级进化后,功率模块作用到逆变器中时还需考虑到散热效率。高电压、高电流带来的热积累,可能导致功率器件被击穿或烧毁。提升散热效率,就可以减小功率器件失效的可能性。
[0003]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传统的功率模块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浸入式双面水冷功率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1),以及设置于底座的顶外壳(12);冷却系统模块(2),所述冷却系统模块包括设置于壳体的进出水口(21),以及冷却管道(22);功率模块(3),所述功率模块包括设置于底座与顶外壳之间的水冷功率半导体模块(31),以及设置于水冷功率半导体模块两侧面的若干个扰流柱(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节能的浸入式双面水冷功率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口包括设置于底座一侧的进水口(211),以及设置于底座另一侧的出水口(2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效节能的浸入式双面水冷功率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包括设置于顶外壳与水冷功率半导体模块之间的顶部冷却管道(221)、设置于底座与水冷功率半导体模块之间的底部冷却管道(222),以及布置于底座的回流冷却管道(223),所述回流冷却管道两端分别连接于顶部冷却管道和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效节能的浸入式双面水冷功率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41),所述顶部冷却管道与底部冷却管道首端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阀门(42),所述顶部冷却管道与底部冷却管道尾端连通处设置有第四阀门(44),所述顶部冷却管道与回流冷却管道连通处设置有第三阀门(4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效节能的浸入式双面水冷功率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功率半导体模块侧边设置有信号端子(33)和功率端子(34)。6.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浸入式双面水冷功率模块装置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实时获取工作状态下功率模块的工作温度T;将获取的工作温度T与预设温度阈值比较,判断采取不同散热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效节能的浸入式双面水冷功率模块装置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的工作温度T与预设温度阈值比较,判断采取不同散热模式的具体步骤为:将获取的工作温度T与预设温度阈值比较;当工作温度T不超过预设温度阈值T1时,采用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四阀门,关闭第三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全斌张明亮谢地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钧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