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310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两层膜片叠放在一起,并通过密封的方式将两层膜片固定连接;两层膜片之间形成两个流动空间,两个流动空间均设有流动开口;将平板复合膜收卷在用于输送透析液的中心管的外侧,使膜片的两个流动开口分别与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连通;将卷有平板复合膜的中心管放置在透析安装壳内,所述中心管的两端穿出透析安装壳;所述透析安装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平板复合膜的膜卷间隙和出液口之间相互连通。该制作方法获得的透析器不仅具有易于清洗、用水量少、成品率高、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还将过滤和透析功能集成于一体,在透析前对透析液进行过滤,避免污染血液。污染血液。污染血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析器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是尿素症患者维持生命的治疗项目,透析器是透析治疗的核心医用耗材。目前现有技术和临床治疗透析器产品,均为聚砜族[聚砜polysulfon(P S)和聚醚砜polyethersulfon(P E S)]中空纤维膜透析器,其结构是在透析器外壳内安装有中空纤维膜,二端用树脂胶固定。透析器的外壳有两端盖,血液从一端盖进入,经中空纤维后从另一端盖流出。在外壳上的一端侧有透析液进液口,另一端侧有透析液出液口。这种透析器在临床治疗时,病人的血液经透析管路、血泵从动脉引出后,进入透析器的中空纤维膜,并经透析器出口回到患者体内。进一步,在上述透析器中,中空纤维透析膜为核心的组成部件,血液的透析主要依靠中空纤维透析膜,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1158273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公开的一种聚砜中空纤维半渗透膜及其组件的制备工艺和公开号为CN1680010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公开的一种改性聚醚砜中空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等。
[0003]现有的中空纤维透析器存在以下的不足:
[0004]1、中空纤维膜内孔径比较小,孔径一般为0.2mm,外径约为0.28

0.3mm,血液要在高压的状态下穿行,很容易发生破膜,同时要求血液要有良好的抗凝作用,而且中空纤维要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否则血液会在很小的膜孔中会发生堵塞,形成血栓影响疗效。另外,中空纤维膜的内孔中存在凸起“毛刺”,当血液高速流过且与“毛刺”进行碰撞时,容易对血液中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造成损伤,破坏血液。
[0005]2、现有技术的中空纤维透析器,常用的膜交换面积1.4

2.0平方米之间。以1.4最小的中空纤维膜交换面积来计算,中空纤维就高达8000根左右;以面积在2.0的话,可以高达12,000根中空纤维。由这么多条细小的中空纤维捆成的中空纤维膜束,放置在一个直径为50毫米左右的外壳中,中空纤维几乎是紧粘贴在一起的。特别是在中空纤维被打湿以后,中空纤维之间将会严重的粘贴在一起,造成大量的膜孔阻塞,很大程度上的阻碍了中空纤维内血液与透析液的接触,特别是纤维束中央部位的纤维几乎无法接触到透析液,导致透析器的清除率与其相应的膜交换面积不匹配,严重的影响了治疗效果。
[0006]3、在制造工艺上,中空纤维的内孔为0.2毫米,这一内孔的生成,是要注入有机溶剂芯液,这一芯液被制膜液包裹在中空纤维的中心,在中空纤维喷入凝固水浴沲成型之后,中空纤维膜内孔中的有机溶剂,往往很难在后清洗和干燥工序中完全被清洗和排除出来,往往干燥后的中空纤维,其内孔含有大量被干燥后未清洗的干净的有机溶剂。这些超标的有机溶剂在治疗时,如不冲洗干净,就会直接与血液接触进入人体,长期使用的话将对人体的肝脏和眼球和皮肤等有很大的伤害作用。
[0007]4、现有技术生产中空纤维的生产设备,投入巨大,并需要十几节的洗槽清洗,以及十几节的热空气干燥。用水量大,高耗能,很容易环境污染,而且成品的报废率也高,生产成
本高,直接导致成品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获得的透析器不仅具有水润性好、易于清洗、用水量少、成品率高、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还将过滤和透析功能集成于一体,在透析前对透析进行过滤,避免杂质随着透析液进入血液中而污染血液。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包括膜液制备工序、单层膜片制备工序、平板复合膜制备工序以及组合安装工序;
[0011]其中,平板复合膜制备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两层膜片叠放在一起,并通过密封的方式将两层膜片固定连接;两层膜片之间形成两个流动空间,两个流动空间均设有流动开口;在设置有流动开口的一端,两层膜片的膜边错位设置,形成两个流动空间的进出液口;
[0013]组合安装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平板复合膜收卷在用于输送透析液的中心管的外侧,使膜片的两个流动开口分别与沿着轴向设置在中心管上的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连通;其中,所述中心管的内腔设有阻挡部,该阻挡部将中心管的内腔分隔为分别与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连通的两部分;
[0015]将卷有平板复合膜的中心管放置在透析安装壳内,所述中心管的两端穿出透析安装壳且与用于提供透析液的管路连通;所述透析安装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平板复合膜的膜卷间隙和出液口之间相互连通。
[0016]上述制作方法获得的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工作原理为:
[0017]工作时,通过进液口将待透析的血液通入透析安装壳中,待透析的血液沿着平板复合膜的膜卷间隙(膜卷间隙为膜片在收卷后的外侧间隙)往下流动。与此同时,将透析液通入中心管中,透析液沿着轴向往下流动,在阻挡部的阻挡下,透析液经过其中一个流动开口进入对应的流动空间中,继而沿着螺旋形状的流动空间往前流动,同时往膜外进行渗透,从而与膜外的血液融合,融合后的混合液体继续沿着的膜卷间隙轴向流动。当混合液体流动至析出的位置时,亦即融合后的混合液体从其中一个流动空间的外侧流动至另一个流动空间的外侧时,在负压的作用下,透析液携带着血液中的废物(尿素氮、肌酐、磷、或大分子物质B2

微球蛋白等)从膜卷间隙渗透到另一个流动空间中,继而从另一个流动空间的流动开口流回到中心管中,再从中心管流向透析回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而透析后的血液继续沿着膜卷间隙往下流动,最后从透析安装壳的出液口回流至人体内。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流动空间之间设有互通的流动通道。
[0019]优选地,所述流动通道设置在远离流动开口的一端。
[0020]通过上述结构,在沿着螺旋形状的流动空间往前流动时,其中一部分透析液会往膜外进行渗透,与血液进行融合,剩下的另一部分透析液会从流动通道进入另一个流动空间中,继而经过进液通孔回到中心管中,最后从中心管流向透析回路。这样,通过打通两个流动空间,相当于打通了直接往前流动的通道,在透析液进行渗透的同时,可以加快透析液的流动,使得透析液的输送更加流畅,有利于提高透析效率。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均设有多个,多个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分别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22]多个平板复合膜沿着圆周方向交叠地收卷在中心管的外侧,多个平板复合膜的流动开口分别与对应的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当透析液进入中心管后,可以从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布的通孔分别进入不同的平板复合膜的流动空间中,同时进行透析操作,能够提高透析效率以及获得更好的透析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膜液制备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0024]将4~10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膜液制备工序、单层膜片制备工序、平板复合膜制备工序以及组合安装工序;所述平板复合膜制备工序包括以下步骤:将两层膜片叠放在一起,并通过密封的方式将两层膜片固定连接;两层膜片之间形成两个流动空间,两个流动空间均设有流动开口;在设置有流动开口的一端,两层膜片的膜边错位设置,形成两个流动空间的进出液口;所述组合安装工序包括以下步骤:将平板复合膜收卷在用于输送透析液的中心管的外侧,使膜片的两个流动开口分别与沿着轴向设置在中心管上的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连通;其中,所述中心管的内腔设有阻挡部,该阻挡部将中心管的内腔分隔为分别与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连通的两部分;将卷有平板复合膜的中心管放置在透析安装壳内,所述中心管的两端穿出透析安装壳且与用于提供透析液的管路连通;所述透析安装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平板复合膜的膜卷间隙和出液口之间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流动空间之间设有互通的流动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通道设置在远离流动开口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收卷式透析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均设有多个,多个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分别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平板复合膜沿着圆周方向交叠地收卷在中心管的外侧,多个平板复合膜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良红云琛云大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恩德氏医疗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