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08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其包括在竖井外周设置管井以进行管井降水,同时在竖井内设置插管以进行插管真空降水。经过实践证明,通过坑外管井降水、坑内插管真空降水共同作用的控水措施,对于周边环境复杂、场地狭小、临近地表水、地下水较大、基坑地质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的竖井均能够有效满足其降水需求,降水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公开要求于2021年02月0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2110136828X、名称为“一种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4]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在压差作用下,必然会有地下水不断渗入基坑,若不进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还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
[0005]然而采用常规的降水施工操作,对于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处的工作井,无法满足降水要求,工作坑内水位下降不明显,无法进行下一步施工,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其能够在竖井的开挖深度大于粉质黏土隔水层后,满足竖井的降水需求,特别是周围场地狭小、地下水较大的竖井降水施工时,均具有较好的控水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用于在所述竖井开挖深度大于粉质黏土隔水层深度后,满足所述竖井的降水需求,所述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包括:
[0009]在竖井外周设置管井以进行管井降水;
[0010]在所述竖井内设置插管以进行插管真空降水。
[0011]可选的,所述在竖井外周设置管井以进行管井降水的步骤包括:
[0012]冲孔至预设深度,以形成降水井;
[0013]将无砂滤管下管至所述降水井中;
[0014]在所述无砂滤管与所述降水井的壁面之间回填滤料。
[0015]可选的,所述将无砂滤管下管至所述降水井中的步骤包括:
[0016]在所述降水井外打设相对设置的第一木桩和第二木桩;
[0017]将承牵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木桩和第二木桩上;
[0018]将管堵限位于所述承牵绳,并将所述无砂滤管无砂滤管放入所述管堵,以通过所述管堵封闭所述无砂滤管下端;
[0019]松动所述承牵绳以将所述无砂滤管下管至所述降水井中。
[0020]可选的,所述松动所述承牵绳以将所述无砂滤管下管至所述降水井中的步骤包括:
[0021]所述无砂滤管的数量为多节,一节所述无砂滤管下管一半时,在所述无砂滤管外壁绑缚多根限位条,所述多根限位条沿所述无砂滤管的周向设置,将下一无砂滤管放入所述多根限位条围成的空间内,以保证相邻无砂滤管的同轴度。
[0022]可选的,在所述无砂滤管与所述降水井的孔壁之间回填滤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3]采用压缩空气和清水对所述管井进行洗井;
[0024]从所述无砂滤管内进行抽水,以进行管井降水。
[0025]可选的,所述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还包括:
[0026]在所述管井降水的过程中,还包括降水监测步骤;所述降水监测步骤包括对所述降水井的水位以及水量进行监测。
[0027]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竖井内设置插管以进行插管真空降水的步骤包括:
[0028]在所述竖井的下台阶边墙水力成孔,以形成多个抽水孔;
[0029]将滤水管插入所述抽水孔中;
[0030]在所述滤水管和所述抽水孔的孔壁之间灌入滤料;
[0031]将所述滤水管与集水管连通,通过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真空抽水泵抽水。
[0032]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竖井的下台阶边墙水力成孔,以形成多个抽水孔的步骤包括:
[0033]在所述下台阶边墙打设多根钢管,且所述钢管倾斜向下延伸;
[0034]所述钢管一端设置有喷水孔,上下抽动所述钢管,直至成孔。
[0035]可选的,所述抽水孔与所述竖井的开挖面之间的夹角为α,18
°
≤α≤22
°
,且所述抽水孔向远离所述竖井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0036]可选的,所述通过与所述集水管连通的真空抽水泵抽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检查所述滤水管的渗水性能;
[0037]所述检查所述滤水管的渗水性能的步骤包括,观察所述滤水管是否有水冒出;若所述滤水管内无水冒出,则向所述滤水管内灌水,以观察所述滤水管内水的下渗情况。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3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其包括在竖井外周设置管井以进行管井降水,同时在竖井内设置插管以进行插管真空降水。经过实践证明,通过坑外管井降水、坑内插管真空降水共同作用的控水措施,对于周边环境复杂、场地狭小、临近地表水、地下水较大、基坑地质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的竖井均能够有效满足其降水需求,降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中管井降水处下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中插管真空降水处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3为图2中Ⅲ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4]图标:100

竖井;111

降水井;112

无砂滤管;113

管堵;114

第一木桩;115

第二木桩;116

承牵绳;121

开挖面;122

抽水孔;123

滤水管;124

抽水管;125

集水管;126

黄泥;127

滤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用于在所述竖井开挖深度大于粉质黏土隔水层深度后,满足所述竖井的降水需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包括:在竖井外周设置管井以进行管井降水;在所述竖井内设置插管以进行插管真空降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竖井外周设置管井以进行管井降水的步骤包括:冲孔至预设深度,以形成降水井;将无砂滤管下管至所述降水井中;在所述无砂滤管与所述降水井的壁面之间回填滤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无砂滤管下管至所述降水井中的步骤包括:在所述降水井外打设相对设置的第一木桩和第二木桩;将承牵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木桩和第二木桩上;将管堵限位于所述承牵绳,并将所述无砂滤管无砂滤管放入所述管堵,以通过所述管堵封闭所述无砂滤管下端;松动所述承牵绳以将所述无砂滤管下管至所述降水井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动所述承牵绳以将所述无砂滤管下管至所述降水井中的步骤包括:所述无砂滤管的数量为多节,一节所述无砂滤管下管一半时,在所述无砂滤管外壁绑缚多根限位条,所述多根限位条沿所述无砂滤管的周向设置,将下一无砂滤管放入所述多根限位条围成的空间内,以保证相邻无砂滤管的同轴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有粉质黏土隔水层地质竖井的控水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砂滤管与所述降水井的孔壁之间回填滤料的步骤之后,还包括:采用压缩空气和清水对所述管井进行洗井;从所述无砂滤管内进行抽水,以进行管井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世国刘文凯苏雪梅冯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