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布加工系统及网布加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292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布加工系统,包括从后向前依次设置的上料设备、长度方向缝边设备、裁边设备、宽度方向缝边设备和裁断设备;长度方向缝边设备包括传送带、折边机构和第二电动缝纫机;裁边设备包括第三加工座、第三移动架、第一电动裁剪刀和第二电动裁剪刀;宽度方向缝边设备包括整型伸缩机构、第一加工座、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电动缝纫机;裁断设备包括第四X轴平移机构、第一滑动座和第五电动裁剪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完成网布长度方向缝边加工后,能够对网布宽度方向的边沿部分进行连续缝边加工,无需等待网布宽度方向的边沿部分裁剪完成后再进行缝边,且能够对完成宽度方向缝边的网布进行裁断,因此加工效率较高。因此加工效率较高。因此加工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布加工系统及网布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布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网布加工系统及网布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场地,经常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安全网和防尘网,建筑安全网和防尘网以网布卷作为原材料,将网布卷加工为预定长度的矩形的网布,并对矩形网布的四个边沿部分进行缝边加工,防止产生脱线。
[0003]网布长度方向的边沿部分,由于具有连续性,因此在网布加工的输送过程中,容易实现同时对边沿部分进行送绳及缝边加工。而网布宽度方向的边沿部分,由于需要按照网布长度的需求,进行等间距的裁剪,因此在缝边加工时,通常需要在网布的宽度方向完成裁剪后,再由人工或缝纫设备进行缝边加工。由于无法对网布宽度方向的边沿部分进行连续缝边加工,因此网布的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布加工系统及网布加工方法,在完成网布长度方向缝边加工后,能够对网布宽度方向的边沿部分进行连续缝边加工,无需等待网布宽度方向的边沿部分裁剪完成后再进行缝边,且能够对完成宽度方向缝边的网布进行裁断,因此加工效率较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网布加工系统,包括从后向前依次设置的上料设备、长度方向缝边设备、裁边设备、宽度方向缝边设备和裁断设备;
[0007]所述宽度方向缝边设备包括第一底座,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上部安装有第一支撑座,在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两侧的顶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
[0008]在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部安装有两个第一Y轴伸缩机构,在两个所述第一Y轴伸缩机构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和第一整型辊,所述第一输送辊位于第一整型辊的后部,且第一输送辊的高度小于第一整型辊的高度;
[0009]在所述横梁的前部安装有两个第二Y轴伸缩机构,在两个所述第二Y轴伸缩机构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和第二整型辊,所述第二输送辊位于第二整型辊的后部,且第二输送辊的高度大于第二整型辊的高度;
[0010]所述第一整型辊与第二整型辊之间形成整型口;在所述第一Y轴伸缩机构和第二Y轴伸缩机构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检测座和第二检测座,在所述第一检测座和第二检测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以整型口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0011]在所述横梁的下部安装有与整型口对应的整型伸缩机构;
[0012]在所述第一底座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X轴平移机构,所述第一X轴平移机构位于第
一支撑座的前部,在所述第一X轴平移机构上安装有第一电动缝纫机,所述第一电动缝纫机的缝纫针的位置与整型口的位置相对应。
[0013]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长度方向缝边设备包括第二加工台,在所述第二加工台的上部设有传送带;在所述第二加工台的上部设有两个折边机构,两个所述折边机构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折边机构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的外侧连接有折边板,所述折边板向靠近底板的一侧翻折,所述底板与折边板之间形成折边腔,所述折边腔沿底板长度方向的截面面积从后向前逐渐减小;
[0014]在所述第二加工台的两侧均设有加工槽,两个所述加工槽分别位于两个折边机构的前部;在两个所述加工槽内均设有第三安装座,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均设有第二电动缝纫机;所述第二电动缝纫机的缝纫针的位置,与折边机构的前端的位置相对应。
[0015]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底板的上部设有送绳槽,所述送绳槽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角度,所述送绳槽的后端的高度大于前端的高度;所述送绳槽的前端位于折边腔内,所述送绳槽的后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第二加工台上;所述第二电动缝纫机的缝纫针到传送带的距离,小于同一侧送绳槽到传送带的距离。
[0016]进一步优化地,所述裁边设备包括第一加工台,在所述第一加工台的下部安装有框架;在所述第一加工台的两侧的顶壁上均开设有裁剪口;在所述第一加工台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加工座;
[0017]在所述第三加工座的上部均设有第三X轴平移机构,在所述第三X轴平移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动裁剪刀,两个所述第一电动裁剪刀的刀片的位置与裁剪口的位置相对应,且两个所述第一电动裁剪刀的刀片的裁剪方向与第一加工台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0018]在所述第三加工座的上部均设有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Y轴平移机构,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机构上安装有Z轴升降机构,在所述Z轴升降机构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裁剪刀;所述第二电动裁剪刀的刀片的位置与裁剪口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电动裁剪刀的刀片的裁剪方向与第一加工台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平行。
[0019]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三X轴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三加工座的顶壁上的若干第一滑轨和位于第一滑轨上部的第三移动架,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加工台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电动裁剪刀固定安装在第三移动架上;在所述第三移动架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与第一滑轨对应的第一裁边滑块,所述第一裁边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滑轨上;在所述第三移动架的下部还固定安装有第五连接板;在所述第三加工座的顶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平推气缸,所述第一平推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加工台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平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五连接板相连接;
[0020]所述第一Y轴平移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架侧壁上的若干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加工台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平行;在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四移动架,在所述第四移动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与第二滑轨对应的第二裁边滑块,所述第二裁边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二滑轨上;在所述第四移动架上固定安装有第六连接板;在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平推气缸,所述第二平推气缸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加工台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平行,且所述第二平
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六连接板相连接;
[0021]所述Z轴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四移动架另一侧的若干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三滑轨;在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第三滑动座,在所述第三滑动座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与第三滑轨对应的第三裁边滑块,所述第三裁边滑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三滑轨上;所述第二电动裁剪刀固定安装在第三滑动座上;在所述第三滑动座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七连接板;在所述第四移动架的另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竖推气缸,所述竖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七连接板相连接。
[0022]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一Y轴伸缩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且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推动气缸;在所述第一推动气缸的前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辊和第一整型辊转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
[0023]所述第二Y轴伸缩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安装在横梁上且沿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布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后向前依次设置的上料设备(1)、长度方向缝边设备(2)、裁边设备(3)、宽度方向缝边设备(4)和裁断设备(5);所述宽度方向缝边设备(4)包括第一底座(41),在所述第一底座(41)的上部安装有第一支撑座(411),在所述第一支撑座(411)的两侧的顶壁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柱(4111)和第二支撑柱(4112),在所述第一支撑柱(4111)和第二支撑柱(411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4113);在所述第一支撑座(411)的上部安装有两个第一Y轴伸缩机构,在两个所述第一Y轴伸缩机构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423)和第一整型辊(424),所述第一输送辊(423)位于第一整型辊(424)的后部,且第一输送辊(423)的高度小于第一整型辊(424)的高度;在所述横梁(4113)的前部安装有两个第二Y轴伸缩机构,在两个所述第二Y轴伸缩机构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433)和第二整型辊(434),所述第二输送辊(433)位于第二整型辊(434)的后部,且第二输送辊(433)的高度大于第二整型辊(434)的高度;所述第一整型辊(424)与第二整型辊(434)之间形成整型口(44);在所述第一Y轴伸缩机构和第二Y轴伸缩机构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检测座(441)和第二检测座(442),在所述第一检测座(441)和第二检测座(44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44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444),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443)和第二光电传感器(444)以整型口(44)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在所述横梁(4113)的下部安装有与整型口(44)对应的整型伸缩机构;在所述第一底座(41)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X轴平移机构,所述第一X轴平移机构位于第一支撑座(411)的前部,在所述第一X轴平移机构上安装有第一电动缝纫机(486),所述第一电动缝纫机(486)的缝纫针的位置与整型口(44)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布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方向缝边设备(2)包括第二加工台(21),在所述第二加工台(21)的上部设有传送带(22);在所述第二加工台(21)的上部设有两个折边机构(23),两个所述折边机构(23)分别位于传送带(22)的两侧;所述折边机构(23)包括底板(2311),在所述底板(2311)的外侧连接有折边板(2312),所述折边板(2312)向靠近底板(2311)的一侧翻折,所述底板(2311)与折边板(2312)之间形成折边腔(2313),所述折边腔(2313)沿底板(2311)长度方向的截面面积从后向前逐渐减小;在所述第二加工台(21)的两侧均设有加工槽(24),两个所述加工槽(24)分别位于两个折边机构(23)的前部;在两个所述加工槽(24)内均设有第三安装座(241),在所述第三安装座(241)上均设有第二电动缝纫机(242);所述第二电动缝纫机(242)的缝纫针的位置,与折边机构(23)的前端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布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2311)的上部设有送绳槽(232),所述送绳槽(232)与水平方向呈倾斜角度,所述送绳槽(232)的后端的高度大于前端的高度;所述送绳槽(232)的前端位于折边腔(2313)内,所述送绳槽(232)的后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33),所述第一支撑架(233)固定安装在第二加工台(21)上;所述第二电动缝纫机(242)的缝纫针到传送带(22)的距离,小于同一侧送绳槽(232)到传送带(22)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布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裁边设备(3)包括第一加工台(31),在所述第一加工台(31)的下部安装有框架(311);在所述第一加工台(31)的两侧的
顶壁上均开设有裁剪口(312);在所述第一加工台(31)的两侧均设有第三加工座(313);在所述第三加工座(313)的上部均设有第三X轴平移机构,在所述第三X轴平移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动裁剪刀(321),两个所述第一电动裁剪刀(321)的刀片的位置与裁剪口(312)的位置相对应,且两个所述第一电动裁剪刀(321)的刀片的裁剪方向与第一加工台(31)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在所述第三加工座(313)的上部均设有固定架(33),在所述固定架(33)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一Y轴平移机构,在所述第一Y轴平移机构上安装有Z轴升降机构,在所述Z轴升降机构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裁剪刀(343);所述第二电动裁剪刀(343)的刀片的位置与裁剪口(312)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电动裁剪刀(343)的刀片的裁剪方向与第一加工台(31)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布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X轴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三加工座(313)的顶壁上的若干第一滑轨(322)和位于第一滑轨(322)上部的第三移动架(32),所述第一滑轨(3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加工台(31)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电动裁剪刀(321)固定安装在第三移动架(32)上;在所述第三移动架(32)的下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与第一滑轨(322)对应的第一裁边滑块(323),所述第一裁边滑块(323)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一滑轨(322)上;在所述第三移动架(32)的下部还固定安装有第五连接板(324);在所述第三加工座(313)的顶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平推气缸(325),所述第一平推气缸(325)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加工台(31)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平推气缸(325)的活塞杆与第五连接板(324)相连接;所述第一Y轴平移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架(33)侧壁上的若干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331),所述第二滑轨(33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加工台(31)上的网布的移动方向相平行;在所述固定架(33)上设有第四移动架(332),在所述第四移动架(33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与第二滑轨(331)对应的第二裁边滑块(333),所述第二裁边滑块(333)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第二滑轨(331)上;在所述第四移动架(332)上固定安装有第六连接板(334);在所述固定架(33)的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平推气缸(335),所述第二平推气缸(335)的活塞杆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加工台(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银王慧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戴森博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