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788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包括带有蒸发器的空调内机与带有冷凝器的空调外机,还包括跨装支架,所述跨装支架的一侧延伸至室内并用于固定空调内机,所述跨装支架的另一侧延伸至室外并用于固定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内机的内部对应蒸发器设置有用于收集并循环冷凝水的冷凝水循环装置,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端通向空调外机内部的冷凝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适应不同宽度与不同厚度的墙体进行兼容便捷安装、同时有效降低空调散热能耗、提高空调散热效率的有益效果。高空调散热效率的有益效果。高空调散热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冷空调窗机的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是十分常用的电器之一,在南方等气候炎热的地区,空调一般作为制冷用。空调分为空调内机与空调外机,空调内机设置在室内用于对室内进行降温,空调外机设置在室外用于散热。传统的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均是通过固定螺栓或固定挂件直接安装在墙面上,使得空调内机或空调外机的移动十分不便,且针对不同厚度的墙体,传统的空调挂件不能兼容使用。同时,传统的空调内机进行制冷时会在蒸发器的冷凝端凝结出冷凝水,冷凝水低落会污染墙面,传统的空调内机是将冷凝水收集并排出至室外,并没有实现对冷凝水的利用。传统的空调外机通过冷凝管和风扇配合散热,往往散热功耗较大。
[0003]针对传统的空调难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面进行兼容安装、安装位置难以调节,且散热能耗较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实现适应不同厚度不同宽度的墙体便捷安装空调,同时有效提高空调的散热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包括带有蒸发器的空调内机与带有冷凝器的空调外机,还包括跨装支架,所述跨装支架的一侧延伸至室内并可拆卸安装有空调内机,所述跨装支架的另一侧延伸至室外并可拆卸安装有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内机的内部对应蒸发器设置有用于收集并循环冷凝水的冷凝水循环装置,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的出水端通向空调外机内部的冷凝器。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跨装支架的室内端与室外端之间的间距,进而使得跨装支架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墙体进行兼容安装;同时通过冷凝水循环装置将空调内机内部蒸发器出凝结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并将冷凝水输送至空调外机内部的冷凝器出,通过将冷凝水喷洒至冷凝器的表面,进而辅助冷凝器进行散热降温,有效降低空调外机的能耗,提高空调的散热效率。
[0007]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制冷端底部的集水盘,所述集水盘通过辅助冷凝管道通向空调外机内部的冷凝器,所述辅助冷凝管道上设置有水泵。
[0008]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空调外机内部的回水盘,所述回水盘位于空调外机内的风扇底部,所述回水盘的一端对应空调外机内部的冷凝器的底部设置,所述回水盘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集水盘连接的回水管以及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排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
[000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冷凝管道的出水端对应空调外机内
部的冷凝器设置有雾化扩散装置。
[0010]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盘的内部设置有液位浮球。
[001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跨装支架包括室内支架、室外支架、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靠近室内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室内支架,所述室内支架上可拆卸安装有空调内机;所述固定支架靠近室外的一侧滑动设置有室外支架,所述室外支架上可拆卸安装有空调外机。
[001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支架包括第一内机限位支架、第二内机限位支架、以及对称设置在固定支架两端的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段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两端的L形支架的水平段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内机限位支架,两端的L形支架的竖直段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内机限位支架;所述L形支架的竖直段上设置有挂接件或挂接口。
[0013]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L形支架的竖直段靠近室内墙面的一侧上铰接有室内辅助支撑架。
[0014]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室外支架包括第一外机限位支架、第二外机限位支架、以及对称设置在固定支架两端的Z形支架,所述Z形支架的顶部水平段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两端的Z形支架的顶部水平段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外机限位支架,两端的Z形支架的竖直段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外机限位支架;所述Z形支架的竖直段上设置有挂接件或挂接口。
[001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Z形支架的竖直段靠近室外墙面的一侧上铰接有室外辅助支撑架。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室内支架直接安装空调内机,通过室外支架直接安装空调外机,并在空调内机的内部设置冷凝水循环装置,通过冷凝水循环装置中的集水盘对空调内机中蒸发器的冷凝端低落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并通过辅助水泵将集水盘中的冷凝式泵至空调外机内部的冷凝器处,通过喷出的冷凝水辅助冷凝器进行散热降温,进而大大提了空调外机的冷凝散热效率,降低了空调外机的散热能耗;(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空调外机的内部设置回水盘用于收集冷凝器上滴落的冷凝水,然后通过回水管将回水盘中收集的冷凝水回流至集水盘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在回水盘中的冷凝水较多时,通过回水盘上的排水管将冷凝水及时排出,避免冷凝水溢出;(3)本专利技术通过直接在墙体上设置包括室内支架、室外支架、固定支架的跨装支架,通过将固定支架直接固定安装在墙面或墙体顶部,然后在固定支架靠近室内的一侧上滑动安装室内之间,在固定支架靠近室外的一侧上滑动安装室外支架,通过滑动室内支架与室外支架,进而调节室内支架与室外支架之间的间距,同时通过室内支架便捷安装空调内机,通过室外支架便捷安装空调外机,进而实现空调内机与空调外机之间安装间距可调的便捷安装,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及厚度的墙体进行兼容安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3为空调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跨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跨装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室内辅助支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

空调内机;2

空调外机;3

跨装支架;4

冷凝水循环装置;31

室内支架;32

室外支架;33

固定支架;311

第一内机限位支架;312

第二内机限位支架;313

L形支架;314

室内辅助支撑支架;321

第一外机限位支架;322

第二外机限位支架;323

Z形支架;324

室外辅助支撑支架;3141

室内顶部支架;3142

室内墙面支架;41

集水盘;42

辅助冷凝管道;43

辅助水泵;44

回水盘;45

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带有蒸发器的空调内机1与带有冷凝器的空调外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包括带有蒸发器的空调内机(1)与带有冷凝器的空调外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跨装间距可调的跨装支架(3),所述跨装支架(3)的一侧延伸至室内并可拆卸安装有空调内机(1),所述跨装支架(3)的另一侧延伸至室外并可拆卸安装有空调外机(2);所述空调内机(1)的内部对应蒸发器设置有用于收集并循环冷凝水的冷凝水循环装置(4),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4)的出水端通向空调外机(2)内部的冷凝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4)包括设置在蒸发器制冷端底部的集水盘(41),所述集水盘(41)通过辅助冷凝管道(42)通向空调外机(2)内部的冷凝器,所述辅助冷凝管道(42)上设置有辅助水泵(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循环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空调外机(2)内部的回水盘(44),所述回水盘(44)位于空调外机(2)内的风扇底部,所述回水盘(44)的一端对应空调外机(3)内部的冷凝器的底部设置,所述回水盘(44)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集水盘(41)连接的回水管(45)以及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排水管,所述回水管(45)上设置有回水泵,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凝管道(42)的出水端对应空调外机(2)内部的冷凝器设置有雾化扩散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41)的内部设置有液位浮球。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冷循环式空调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装支架(3)包括室内支架(31)、室外支架(3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杰侯恩旭罗家豪钟锦科周湘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奥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