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机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763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36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气侧管、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第一气侧管、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均分别连通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第一气侧管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还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至少一个蓄热模块,至少一个恒温除湿内机,至少一个热水模块,至少一个热水发生器模块,还包括光伏模块,光伏模块能够吸收太阳能并产生电能以供给至多联机空调。根据本公开通过一套系统可以同时实现恒温除湿、蓄热化霜、空调需求、地暖需求、生活热水需求和光伏的应用的效果,解决用户不同的实际需求,各个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接入系统或不接入系统。选择接入系统或不接入系统。选择接入系统或不接入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联机空调


[0001]本公开涉及多联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联机空调。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特点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地区消费者对空调产品的功能需求重点也各不相同。例如,南方重点关注空调制冷功能;北方对空调制冷功能关注不高,主要关注空调的制热和地暖功能;长江流域梅雨季节时期,对空调的恒温除湿功能要求较高;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空调系统是最优的使用方案。而为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若将全部功能集成设计,系统复杂而且成本很高。
[0003]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套空调系统可以集空调模块、地暖模块、生活热水模块、恒温除湿模块、蓄热化霜模块和光伏模块,同时实现恒温除湿、蓄热化霜、空调需求、地暖需求、生活热水需求和光伏的应用。
[0004]专利号为CN 210832379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集制冷、制热和地暖功能于一体的空调系统,这种系统虽然可以实现制冷、制热、恒温除湿和地暖的功能,但是无法解决制热水的需求,蓄热化霜和光伏功能亦无法实现。
[0005]专利号为CN10429641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根据用户需求自由匹配空调系统和热水的需求量,但是此系统又无法实现其他的功能。
[0006]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化全功能多联机采用三管制空调控制,系统缺点突出,存在系统实用性差、内机换热器效率利用不充分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公开研究设计出一种多联机空调。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空调无法同时实现恒温除湿、蓄热化霜、空调需求、地暖需求、生活热水需求和光伏的应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其包括:
[0009]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气侧管、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所述第一气侧管、所述第二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均分别连通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所述第一气侧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
[0010]还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之间;
[0011]还包括至少一个蓄热模块,所述蓄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之间;
[0012]还包括至少一个恒温除湿内机,所述恒温除湿内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之间、和/或所述恒温除湿内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之间;
[0013]还包括至少一个热水模块,所述热水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之间、和/或所述热水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之间;
[0014]还包括至少一个热水发生器模块,所述热水发生器模块能够进行地暖供热和/或制热水,所述热水发生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之间、和/或所述热水发生器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和所述液侧管之间;
[0015]还包括光伏模块,所述光伏模块能够吸收太阳能并产生电能以供给至所述多联机空调。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室内机管路,所述室内机管路上设置所述室内换热器和第一节流装置。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热模块包括蓄热器和蓄热管路,所述蓄热管路上设置所述蓄热器和第二节流装置。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恒温除湿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第三管路上,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气侧管、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液侧管,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四管路上,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气侧管、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液侧管。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四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四节流装置。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模块包括水箱和第五管路,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上,且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液侧管上、另一端通过第六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气侧管上,所述第五管路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七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二气侧管上。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五节流装置,所述第六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七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或,所述第六管路上还设置有仅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一气侧管流向所述第五管路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七管路上还设置有仅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五管路流向所述第二气侧管的第二单向阀。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发生器模块包括换热组件和第八管路,所述换热组件能够换热产生热水以供地暖和/或加热水箱中的热水,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八管路上,且所述第八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液侧管上、另一端通过第九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一气侧管上,所述第八管路的另一端还通过第十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二气侧管上。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八管路上设置有第六节流装置,所述第九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十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和/或,所述第九管路上还设置有仅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一气侧管流向所述第八管路的第三单向阀,所述第十管路上还设置有仅允许流体从所述第八管路流向所述第二气侧管的第四单向阀。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汇流器和光伏逆变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依次经过所述汇流器和所述光伏逆变器后对所述多联机空调的室外机进行供电。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其中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五端连通、并一同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
[0026]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六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气侧管连通;
[0027]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气侧管连通;
[0028]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二端和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七端和第八端均连
通、并一同连通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
[0029]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多联机空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本公开提供的多联机空调通过包含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过冷器、普通室内机、恒温除湿模块、蓄热模块、热水模块、地暖模块和光伏模块,一套系统可以同时实现恒温除湿、蓄热化霜、空调需求、地暖需求、生活热水需求和光伏的应用的效果,解决用户不同的实际需求,各个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接入系统或不接入系统,各个模块的接入与否不会对系统中已接入的其他功能模块产生任何影响。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模块化全功能空调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同时又无需同时安装多套系统,可以进行多种功能可以自由组合搭配。该系统可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为用户节约最大的成本,安装方便、灵活,使用舒适。本专利技术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自由搭配特定的内机和模块,同时实现恒温除湿、蓄热化霜和光伏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公开的多联机空调的系统结构图;
[0032]图2是本公开的多联机空调中光伏模块与外机连接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表示为:
[0034]1、压缩机;1a、排气端;1b、吸气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第一气侧管(31)、第二气侧管(32)和液侧管(33),所述第一气侧管(31)、所述第二气侧管(32)和所述液侧管(33)均分别连通在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所述第一气侧管(31)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端(1a)连通;还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61),所述室内机(61)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32)和所述液侧管(33)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蓄热模块(62),所述蓄热模块(62)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32)和所述液侧管(33)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恒温除湿内机(63),所述恒温除湿内机(63)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侧管(31)和所述液侧管(33)之间、和/或所述恒温除湿内机(63)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32)和所述液侧管(33)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热水模块(8),所述热水模块(8)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侧管(31)和所述液侧管(33)之间、和/或所述热水模块(8)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32)和所述液侧管(33)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热水发生器模块(9),所述热水发生器模块(9)能够进行地暖供热和/或制热水,所述热水发生器模块(9)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侧管(31)和所述液侧管(33)之间、和/或所述热水发生器模块(9)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侧管(32)和所述液侧管(33)之间;还包括光伏模块(10),所述光伏模块(10)能够吸收太阳能并产生电能以供给至所述多联机空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61)包括室内换热器(611)和室内机管路(101),所述室内机管路(101)上设置所述室内换热器(611)和第一节流装置(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模块(62)包括蓄热器(621)和蓄热管路(102),所述蓄热管路(102)上设置所述蓄热器(621)和第二节流装置(7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除湿内机(63)包括第一换热器(631)和第二换热器(632),所述第一换热器(631)设置在第三管路(103)上,所述第三管路(103)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气侧管(32)、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液侧管(33),所述第二换热器(632)设置在第四管路(104)上,所述第四管路(104)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气侧管(31)、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液侧管(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103)上还设置有第三节流装置(73),所述第四管路(104)上还设置有第四节流装置(7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模块(8)包括水箱(81)和第五管路(105),所述水箱(81)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105)上,且所述第五管路(105)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液侧管(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凯王芳倪毅李龙飞傅英胜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