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加热装置及锂电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55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池加热装置及锂电池,电池加热装置包括LC谐振电路、补偿电路和控制回路;LC谐振电路与锂电池组串联于充放电回路中;LC谐振电路用于受控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锂电池组大电池充放电;控制回路控制补偿电路对LC谐振电路进行充放电补偿,以使LC谐振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锂电池组大电池充放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加热装置及锂电池,电池加热装置通过控制回路控制补偿电路对LC谐振电路进行充放电补偿,以使LC谐振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锂电池组大电池充放电,锂电池内部发热,使锂电池快速升温,解决现有电池加热速度慢的问题。解决现有电池加热速度慢的问题。解决现有电池加热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加热装置及锂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到电池加热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池加热装置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做为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由于其较高的比能量、安全性好、无污染性、较高的电压平台、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好等优点,广泛用于手机数码、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电动汽车等。
[0003]锂离子电池对环境比较敏感,一般最佳工作温度为20~35℃;随着温度的下降,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效率下降,且对锂电池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对锂电池循环寿命有损害,一般情况下,在低于某一温度时,是不允许对电池充放电的,或者限功率放电;对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电动汽车来说,由于其工作环境在室外,在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气温一般是零度以下,此时如果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会严重缩小电池的循环寿命;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应用范围,所以需要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使动力电池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
[0004]提高电池温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采用加热垫、空调热风、或者液体从电芯外壳加热,由于热量是从电池外壳传递到电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C谐振电路、补偿电路和控制回路;所述LC谐振电路与锂电池组串联于充放电回路中;所述LC谐振电路用于受控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所述锂电池组大电池充放电;所述控制回路控制所述补偿电路对所述LC谐振电路进行充放电补偿,以使所述LC谐振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所述锂电池组大电池充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C谐振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电容,所述第一电感和电容依次串联于充放电回路中,所述第一电感一端与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另一端与所述锂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另一端连接所述锂电池组的负极电连接,且所述锂电池组的负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锂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锂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第三MOS管,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锂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第四MOS管,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三MOS管同时导通和关闭;所述第二MOS管和所述第四MOS管同时导通和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一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晶晶郑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