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202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首先选取高产优良的脱毒马铃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取的马铃薯种薯放置在具有光照的室内,保持温度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
,具体为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科学施肥是获得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法,明确适宜的用肥比例,才能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合理的马铃薯施肥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具备高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种植方法水肥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首先选取高产优良的脱毒马铃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取的马铃薯种薯放置在具有光照的室内,保持温度在10

15℃,每天洒水3

5遍进行催芽,当芽长出后将马铃薯种薯进行切块后备用;(二)选择地势平坦且靠近水源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地,整地耕深30

40cm,翻后施肥耙平,做到地平、土细、上实下虚,疏松保墒,垄高20cm,两个垄之间的间距为30

45cm;(三)将步骤一中切块后的马铃薯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后,运输至种植地,种植在垄中,每个马铃薯种薯之间的间距为0.3

0.5m;(四)然后将滴灌带铺设在两个垄之间的墒中,滴灌带位于马铃薯种薯上方3
/>5cm处,可根据当前季节以及马铃薯的生长期进行滴灌流量的调节;(五)当苗出齐后及时查苗补苗,当苗高6

8cm时,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进行除草工作,10

12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第三次在现蕾期结合培土进行,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并结合中耕锄草,拔除感病植株,在浇水时进行中耕培土,不要把土培到毛管上,并且在马铃薯生长期间需定期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
[0005]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土壤深翻后,保墒之前需要进行杀毒处理,且需要在杀毒后进行晾晒一日后再进行种植工作。
[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对马铃薯进行消毒工作时用75%的酒精或者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液进行消毒。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在对马铃薯滴灌时当土壤含水率小于田间持水量50

60%的即进行灌溉,土壤含水率达到田间持水量80%即滴灌饱和;并根据马铃薯生长情况,结合天气降雨情况,每月基本灌溉4

5次,每次滴灌水量6

10m
³
/亩。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种植方法,采用滴灌技术对马铃薯进行灌溉工作,保证了灌溉工作的高效进行,在保证良好的灌溉效果同时还能够节约水资源,而且在种植之前对马铃薯种薯进行消毒工作,保证了马铃薯良好的抗病虫害性能,进而极大的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首先选取高产优良的脱毒马铃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取的马铃薯种薯放置在具有光照的室内,保持温度在10

15℃,每天洒水3

5遍进行催芽,当芽长出后将马铃薯种薯进行切块后备用;(二)选择地势平坦且靠近水源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地,整地耕深30

40cm,翻后施肥耙平,做到地平、土细、上实下虚,疏松保墒,垄高20cm,两个垄之间的间距为30

45cm;(三)将步骤一中切块后的马铃薯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后,运输至种植地,种植在垄中,每个马铃薯种薯之间的间距为0.3

0.5m;(四)然后将滴灌带铺设在两个垄之间的墒中,滴灌带位于马铃薯种薯上方3

5cm处,可根据当前季节以及马铃薯的生长期进行滴灌流量的调节;(五)当苗出齐后及时查苗补苗,当苗高6

8cm时,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进行除草工作,10

12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第三次在现蕾期结合培土进行,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并结合中耕锄草,拔除感病植株,在浇水时进行中耕培土,不要把土培到毛管上,并且在马铃薯生长期间需定期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
[0011]实施例一:首先选取高产优良的脱毒马铃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取的马铃薯种薯放置在具有光照的室内,保持温度在10

15℃,每天洒水3

5遍进行催芽,当芽长出后将马铃薯种薯进行切块处理,脱毒后备用,然后选择地势平坦且靠近水源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地,整地耕深30

40cm,翻后施肥耙平,做到地平、土细、上实下虚,疏松保墒,垄高20cm,两个垄之间的间距为30

45cm,然后将步骤一中切块后的马铃薯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后,运输至种植地,种植在垄中,每个马铃薯种薯之间的间距为0.3

0.5m,然后将滴灌带铺设在两个垄之间的墒中,滴灌带位于马铃薯种薯上方3

5cm处,可根据当前季节以及马铃薯的生长期进行滴灌流量的调节,最后当苗出齐后及时查苗补苗,当苗高6

8cm时,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进行除草工作,10

12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第三次在现蕾期结合培土进行,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并结合中耕锄草,拔除感病植株,在浇水时进行中耕培土,不要把土培到毛管上,并且在马铃薯生长期间需定期的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
[0012]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中,再加上下述工序:
步骤二中土壤深翻后,保墒之前需要进行杀毒处理,且需要在杀毒后进行晾晒一日后再进行种植工作。
[0013]首先选取高产优良的马铃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取的马铃薯种薯放置在具有光照的室内,保持温度在10

15℃,每天洒水3

5遍进行催芽,当芽长出后将马铃薯种薯进行切块处理,脱毒后备用,然后选择地势平坦且靠近水源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地,整地耕深30

40cm,翻后施肥耙平,做到地平、土细、上实下虚,疏松保墒,垄高20cm,两个垄之间的间距为30

45cm,然后将步骤一中切块后的马铃薯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后,运输至种植地,种植在垄中,每个马铃薯种薯之间的间距为0.3

0.5m,然后将滴灌带铺设在两个垄之间的墒中,滴灌带位于马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首先选取高产优良的脱毒马铃薯作为种薯,然后将选取的马铃薯种薯放置在具有光照的室内,保持温度在10

15℃,每天洒水3

5遍进行催芽,当芽长出后将马铃薯种薯进行切块备用;(二)选择地势平坦且靠近水源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地,整地耕深30

40cm,翻后施肥耙平,做到地平、土细、上实下虚,疏松保墒,垄高20cm,两个垄之间的间距为30

45cm;(三)将步骤一中切块后的马铃薯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后,运输至种植地,种植在垄中,每个马铃薯种薯之间的间距为0.3

0.5m;(四)然后将滴灌带铺设在两个垄之间的墒中,滴灌带的滴头位于马铃薯种薯上方3

5cm处,可根据当前季节以及马铃薯的生长期进行滴灌流量的调节;(五)当苗出齐后及时查苗补苗,当苗高6

8cm时,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进行除草工作,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立国苏亚拉其其格陈玉珍秦永林樊明寿于静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