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出料的密封胶中转储存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9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出料的密封胶中转储存罐,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储存罐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块、第一密封圈、限位孔、第二密封圈和凹槽,所述顶出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顶出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顶出机构,在出料时,将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拧下,然后将外部气泵与进气管进行连接,通过气泵向储存罐的内部加压,在加压后,顶出机构进行滑动,从而通过顶出机构将储存罐内部的密封胶从管口中挤压出,实现了便于将密封胶从储存罐中取出的目的。封胶从储存罐中取出的目的。封胶从储存罐中取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出料的密封胶中转储存罐


[0001]本技术涉及密封胶
,特别是一种便于出料的密封胶中转储存罐。

技术介绍

[0002]密封胶是用来填充构形间隙、以起到密封作用的胶粘剂,主要引随密封面形状而变形、不易流淌、有一定粘结性的密封材料,分为弹性密封胶、液体密封垫料和密封腻子三大类。密封胶具有防泄漏、防水、防振动及隔音、隔热等作用,广泛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仪器仪表及零部件的密封。密封胶通常以沥青物、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干性或非干性的粘稠物为基料,配合滑石粉、白土、炭黑、钛白粉和石棉等惰性填料,再加入增塑剂、溶剂、固化剂、促进剂等制成,在将密封胶制成后,需要将密封胶装入储存罐中,然后进行运输密封胶,储存罐在将密封胶取出时,一般依靠密封胶的重力取出,由于密封胶的粘稠度较大,不便于将密封胶从储存罐中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密封胶中转储存罐。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出料的密封胶中转储存罐,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储存罐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块、第一密封圈、限位孔、第二密封圈和凹槽,所述顶出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顶出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顶出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0005]所述储存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封盖,所述储存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管口,所述管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封盖。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封盖螺纹连接在进气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封盖螺纹连接在管口的一端,可将第一封盖从进气管上拧下,可将第二封盖从管口上拧下。
[0007]可选的,所述顶出机构为圆台形,所述顶出机构的外部直径与储存罐的内部直径相同,所述储存罐内部的一端为圆台形,所述储存罐内部的该端与顶出机构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0008]可选的,所述限位杆套接在第二密封圈的内部,所述顶出机构通过限位杆活动连接在储存罐的内部。
[0009]可选的,所述凹槽为弧形,所述凹槽位于顶出块靠近底板的一侧。
[0010]可选的,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孔圆周阵列在顶出块的内部,使顶出机构可通过限位杆平稳滑动。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通过设置顶出机构,储存罐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储存罐的内部活动连接
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顶出块、第一密封圈、限位孔、第二密封圈和凹槽,顶出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顶出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顶出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在出料时,将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拧下,然后将外部气泵与进气管进行连接,通过气泵向储存罐的内部加压,在加压后,顶出机构进行滑动,从而通过顶出机构将储存罐内部的密封胶从管口中挤压出,实现了便于将密封胶从储存罐中取出的目的。
[0013]2、通过设置储存罐,储存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内部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封盖,储存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管口,管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封盖,凹槽为弧形,凹槽位于顶出块靠近底板的一侧,在灌装密封胶时,通过管口与外部注料管进行连接,注料管将密封胶挤入储存罐中,随着密封胶的进入从而逐步将顶出机构推动,直至将顶出机构推动至储存罐靠近底板的一侧,即可将密封胶完成灌装,且可自动将顶出机构挤压至一侧,便于下次通过顶出机构将密封胶挤出,便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储存罐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顶出机构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底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储存罐,2

限位杆,3

顶出机构,301

顶出块,302

第一密封圈, 303

限位孔,304

第二密封圈,305

凹槽,4

底板,5

槽口,6

进气管,7

第一封盖,8

管口,9

第二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1]如图1

5所示,一种便于出料的密封胶中转储存罐,它包括储存罐1,储存罐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储存罐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出机构3,顶出机构3包括顶出块301、第一密封圈302、限位孔303、第二密封圈304和凹槽305,顶出块30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302,顶出块30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303,限位孔3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304,顶出块30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05,通过设置凹槽305,凹槽305为弧形,弧形可平衡气压对于顶出块301一侧的压力,便于顶出机构3在储存罐1中滑动,在出料时,将第一封盖7和第二封盖9拧下,然后将外部气泵与进气管6进行连接,通过气泵向储存罐1的内部加压,在加压后,顶出机构3进行滑动,从而通过顶出机构3 将储存罐1内部的密封胶从管口8中挤压出,实现了便于将密封胶从储存罐中取出的目的;
[0022]储存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内部开设有槽口5,槽口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封盖7,储存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管口8,管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封盖9,在灌装密封胶时,通过管口8与外部注料管进行连接,注
料管将密封胶挤入储存罐1中,随着密封胶的进入从而逐步将顶出机构3推动,直至将顶出机构3推动至储存罐1靠近底板1的一侧,即可将密封胶完成灌装,且可自动将顶出机构3挤压至一侧,便于下次通过顶出机构3将密封胶挤出,便于实际使用。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封盖7螺纹连接在进气管6的一端,第二封盖9螺纹连接在管口8的一端,顶出机构3为圆台形,顶出机构3 的外部直径与储存罐1的内部直径相同,限位杆2套接在第二密封圈304的内部,顶出机构3通过限位杆2活动连接在储存罐1的内部,凹槽305为弧形,凹槽305位于顶出块301靠近底板4的一侧,限位孔30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孔303圆周阵列在顶出块301的内部。
[002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出料时,将第一封盖7和第二封盖9拧下,然后将外部气泵与进气管6进行连接,通过气泵向储存罐1的内部加压,在加压后,顶出机构3进行滑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出料的密封胶中转储存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罐(1),所述储存罐(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所述储存罐(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出机构(3),所述顶出机构(3)包括顶出块(301)、第一密封圈(302)、限位孔(303)、第二密封圈(304)和凹槽(305),所述顶出块(30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302),所述顶出块(301)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303),所述限位孔(3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304),所述顶出块(30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305);所述储存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内部开设有槽口(5),所述槽口(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封盖(7),所述储存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管口(8),所述管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封盖(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银鼎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