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蓄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149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蓄热体,包括蓄热壳体、蓄热体、电热管,所述蓄热壳体的内部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蓄热腔室且相应的两侧面贯通,所述蓄热体呈背靠式置于两个蓄热腔室内,所述电热管置于两个蓄热腔室之间的夹层中,所述蓄热壳体的内部上下两侧对应设有用于实现蓄热体与蓄热壳体接触后两者之间存在空隙,以利于气体流通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便于安装于车体内部,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蓄热体还包括快速供暖和缓和供暖两种速率模式的供暖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蓄热体


[0001]本技术涉及供暖设备
,具体为一种车载蓄热体。

技术介绍

[0002]蓄热体广泛用于工业热工设备节能技术方面,使工业热工设备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产量和改善质量,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蓄热体截面孔主要有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两种孔结构,且孔道是相互平行的直通道结构。这种结构大大降低了气孔流经的阻力,大幅度提高了蓄热体的单孔体积换热效率。
[0003]目前在寒冷的冬季,一些车的内部没有供暖设备,而现有蓄热体体积及重量大,无法满足车载内部有限空间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蓄热体。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车载蓄热体,包括蓄热壳体、蓄热体、电热管,所述蓄热壳体的内部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蓄热腔室且相应的两侧面贯通,所述蓄热体呈背靠式置于两个蓄热腔室内,所述电热管置于两个蓄热腔室之间的夹层中,所述蓄热壳体的内部上下两侧对应设有用于实现蓄热体与蓄热壳体接触后两者之间存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蓄热体,包括蓄热壳体(1)、蓄热体(2)、电热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壳体(1)的内部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蓄热腔室且相应的两侧面贯通,所述蓄热体(2)呈背靠式置于两个蓄热腔室内,所述电热管(3)置于两个蓄热腔室之间的夹层中,所述蓄热壳体(1)的内部上下两侧对应设有用于实现蓄热体(2)与蓄热壳体(1)接触后两者之间存在空隙,以利于气体流通的第一限位块(4)、第二限位块(5);所述蓄热壳体(1)的内部侧边设有用于固定蓄热体(2)且呈凸形结构的纵向凸台部(6),所述蓄热体(2)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利于气体流通的纵向梯形槽(7)及横向波形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壳体(1)的上端外部壳体上设有为一体式进气结构的导气管(9)及风扇(10),所述风扇(10)通过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山杨金川叶庆苗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苏立新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