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142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罩,所述外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引流软管,所述第一引流软管的上端面连通有外螺纹硬管,所述外螺纹硬管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接件,从而达到了对引流管固定时方便将外罩内的第一引流软管拉至拉直状态的效果,避免医护人员插入患者身体内第一引流软管的深度不同造成第一引流软管弯曲打折的问题,以及不便对露出的第一引流软管进行微调导致降低引流的效率,并且该结构对引流管固定后对患者伤口处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外部水分、灰尘进入造成伤口感染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手术后,患者有时需通过引流管引流体腔内积液,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目前临床上传统的方法是用手术缝合线在引流管管壁周围捆绑结扎后缝合于皮肤表面上,由于引流管外侧与皮肤缝合位置没有辅助固定结构,易导致引流管在患者动弹时,引流管在伤口处活动,严重时会从伤口处脱出,从而导致引流不畅、伤口出血,加大了患者的痛苦,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0003]现有的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医护人员插入患者身体内第一引流软管的深度不同,对引流管固定时不能将外罩内的第一引流软管拉至拉直状态,固定管件处的伸入患者身体内的引流软管容易发生完全堆积以及打折,进而导致降低引流的效率,并且不便对患者伤口处起到防护作用,外部水分、灰尘容易对伤口造成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具有对引流管固定时方便将外罩内的第一引流软管拉至拉直状态,避免医护人员插入患者身体内第一引流软管的深度不同造成第一引流软管弯曲打折的问题,以及不便对露出的第一引流软管进行微调导致降低引流的效率,并且该结构对引流管固定后对患者伤口处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外部水分、灰尘进入造成伤口感染的问题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板,所述固定框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粘胶垫,所述固定框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罩,所述外罩的上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穿孔,所述外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引流软管,所述第一引流软管的上端面连通有外螺纹硬管,所述外螺纹硬管的上端穿过穿孔并延伸至外罩的上方,所述外螺纹硬管的上端面连通有第二引流软管,所述外螺纹硬管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端面与外罩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大于穿孔的直径,所述固定环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接件,所述固定环与外罩之间通过四个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06]为了方便对外罩内伤口进行检查以及换药,作为本技术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外罩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两个检查口,两个所述检查口分别位于固定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检查口的上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封盖,两个所述封盖的上端面均安装有提手。
[0007]为了提高外罩内的透气性,防止灰尘以及外部水分难以快速通过透气孔进入外罩到患者伤口处,作为本技术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外罩的外侧壁下端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0008]为了对外螺纹硬管继续向外移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外螺纹硬管与外罩脱离的问
题,作为本技术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外螺纹硬管的外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位于外罩的内部,所述限位挡环的外径大于穿孔的直径。
[0009]为了两个封盖封闭两个检查口后避免二者之间容易张开的问题,作为本技术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外罩的上端面以及两个封盖的下端面均嵌入设置有磁块。
[0010]为了避免意外碰触外罩上端四角对患者以及医护人员造成伤害,作为本技术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外罩的上端面四角均呈弧形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医护人员将第一引流软管插入后,首先外罩罩到患者伤口周围,通过粘胶垫固定,根据第一引流软管插入的深度,第一引流软管露出的长度不同,向外轻轻拉动外螺纹硬管,直到第一引流软管在外罩内呈拉直状态,接着向下拧动固定环,直到固定环与外罩的上端贴合,紧接着拧动四个连接件,将固定环与外罩进行固定,进而完成对引流管的固定,从而达到了对引流管固定时方便将外罩内的第一引流软管拉至拉直状态的效果,避免医护人员插入患者身体内第一引流软管的深度不同造成第一引流软管弯曲打折的问题,以及不便对露出的第一引流软管进行微调导致降低引流的效率,并且该结构对引流管固定后对患者伤口处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外部水分、灰尘进入造成伤口感染的问题。
[0013]2、该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当医护人员需要对伤口进行检查以及换药时,手握提手,向上拉动封盖,将封盖打开,打开后方便对患者伤口进行检查以及换药,从而达到了方便对外罩内伤口进行检查以及换药的效果。
[0014]3、该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外罩对引流管固定时,通过多个透气孔,进而提高了外罩内的透气性,同时由于多个透气孔位于外罩外侧下端,进而灰尘以及外部水分难以快速通过透气孔进入外罩到患者伤口处。
[0015]综上所述,该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具有对引流管固定时方便将外罩内的第一引流软管拉至拉直状态,避免医护人员插入患者身体内第一引流软管的深度不同造成第一引流软管弯曲打折的问题,以及不便对露出的第一引流软管进行微调导致降低引流的效率,并且该结构对引流管固定后对患者伤口处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外部水分、灰尘进入造成伤口感染的问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A处剖视图。
[0020]图中,1、固定框板;101、粘胶垫;102、外罩;103、检查口;104、封盖;105、提手;106、磁块;107、透气孔;108、穿孔;2、第一引流软管;201、外螺纹硬管;202、第二引流软管;3、固定环;301、连接件;4、限位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板1,固定框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粘胶垫101,固定框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罩102,外罩102的上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穿孔108,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粘胶垫(101),所述固定框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罩(102),所述外罩(102)的上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穿孔(108),所述外罩(1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引流软管(2),所述第一引流软管(2)的上端面连通有外螺纹硬管(201),所述外螺纹硬管(201)的上端穿过穿孔(108)并延伸至外罩(102)的上方,所述外螺纹硬管(201)的上端面连通有第二引流软管(202),所述外螺纹硬管(20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下端面与外罩(102)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所述固定环(3)的外径大于穿孔(108)的直径,所述固定环(3)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接件(301),所述固定环(3)与外罩(102)之间通过四个连接件(301)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引流装置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育珠朱洪波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