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及注塑机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以及包括所述注塑模具的注塑机。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制品通常由前模成型部分和后模成型部分组成。开模后注塑成型制品通常留在后模成型部分,然后通过后模顶出机构使注塑成型制品脱离注塑模具。但有时会遇到注塑成型制品在前模成型部分的胶位较深,开模时把注塑成型制品直接拉到前模成型部分,造成注塑成型制品无法正常脱模,甚至直接把注塑成型制品在前模成型部分的深胶位置部分拉断、拉变形,导致注塑成型制品性能、外观或尺寸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及包括所述注塑模具的注塑机,通过前模顶出机构能够在前模和后模打开时将注塑制品从前模的深胶位置顶出。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可以包括:前模,固定到注塑机的固定板,所述前模具有移动腔;后模,固定到注塑机的移动板,当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合模时,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之间形成用于注塑制品的至少一个型腔;其中,还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固定到注塑机的固定板,所述前模具有移动腔;后模,固定到注塑机的移动板,当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合模时,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之间形成用于注塑制品的至少一个型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模顶出机构,所述前模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位于所述前模的所述移动腔内;以及司筒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司筒,所述司筒的一端固定到所述顶出板,另一端伸入到相对应的型腔内,所述司筒针组件的至少一侧设有顶出板驱动组件,所述顶出板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顶出板和所述移动腔的一个内壁之间的弹性部件;当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合模时,所述顶出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顶出板在所述移动腔内移动,并挤压所述弹性部件;当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开模时,所述顶出板受到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从而带动所述司筒针组件的所述司筒移动,以顶出所述型腔内注塑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针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司筒内的司筒针,所述司筒针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前模,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型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腔的所述内壁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顶出板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包括第一前模部分和第二前模部分,所述第一前模部分和所述第二前模部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纳,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医疗产品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